监督被误读的背后
2009-05-14常苏英
杂文选刊 2009年9期
笔者赞成潘多拉《官员更需要“不自觉地接受监督”》(《杂文选刊》2009年8月[上])一文的观点。作为一种制约权力的力量,监督只会被当权者自觉地抵制,而不会被当权者自觉地完接受。“自觉接受监督”的说法本身就有逻辑问题:如果你想滥用权力,怎么会自觉接受监督?如果你不想滥用权力,又何须自觉接受监督?
监督的含义本来是非常简单明了的,可现在总是被误读。近日笔者在某权威媒体上竟看到了“自觉接受监督是一种福份”的说法!其理由是:有了监督,才可能避免逐渐滑入犯罪的泥潭,免受法律的制裁。但问题是,假如没有“不自觉”的监督,何以发现官员的犯罪行为?更何谈制裁?
笔者分析,监督被误读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长期以来我们奉行一种“精神人” 的理论(与西方“经济人”理论相对),即认为绝大多数官员都是有着崇高精神境界的无私之人,根本无需监督,因而在理论研究和制度设置上都没有对监督予以足够重视;二是有些官员害怕监督却又想落个光明磊落的美名,故意玩文字游戏,曲解监督。
用笔者这个“经济人”的眼睛来看,任何人符合其个人利益的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官员不愿接受监督,尤其不愿让监督制度化,符合他们的利益,因而是可以理解的。不可理解的是,民众不懂得利用监督权去保护自己的权益,这是民众诸多痛苦和不幸的根源!杂文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唤醒民众的觉悟,将监督强加于官员身上。
常苏英(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