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改革建设60年
2009-05-14常景泽
常景泽
“西安市中心城区之一,辖区面积二十二平方公里,八个街道办事处,一百多个社区,常住人口八十三万……”。看似不起眼的一组数据却足以显示碑林区在各方面的强势,这就是被称为西安“白菜心”的碑林区。
碑林区因为辖区内宋代“碑林”而得名。这里不仅是一方写满了中华文明史的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更是一个洋溢着人类现代文明,融入年轻和开放等元素的新型城区。借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东风,碑林区也从西安的中心城区变成了西安的核心城区。在激荡的改革大潮中,碑林区也正逐步的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并长期也将一直站立在改革大潮的浪头上。
古代的凝重,现代的繁华,向世人展示着碑林区特有的时代风采,在这些风采的背后,却是碑林区在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号召下,自上而下三十年来的苦心经营。今天,不仅是成绩的总结,更是经验的总结,为的是日后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从单调到缤纷的服饰
上世纪70年代,一身没有领章帽徽的草绿旧军装,扎上棕色武装带,胸前佩戴毛主席像章,斜挎草绿色帆布挎包,胳膊上佩戴着红卫兵袖章,脚蹬一双草绿色解放鞋,这样的装束在当时被认为是绝对时尚的,而且是被认为最有品位的了。
对于此,今年47岁,一直在红缨路社区居住的孙文玲说:“那会的男同学基本上一年四季就是那一套军装,而女同学里谁要是穿个军装,那也是很受人关注的,就像电视剧《血色浪漫》里所描写那样的,但现在,估计没人会穿了。”
据了解,建国初至1978年前后,碑林地区居民的服装款式和花色单一,面料多为棉布和化纤布。即使到了1980年,碑林区居民衣着类人均消费支出也仅为73.68元。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碑林,碑林地区的人民才开始注重穿衣戴帽的时尚。衣着消费档次也越来越高,款式更新的速度也加快起来。人们逐渐看到大喇叭裤、蝙蝠衫,还有健美裤和连衣裙。
孙文玲说:“健美裤流行了相当长的时间。一般以黑色为主,带有很大的弹性。后来脚蹬裤的材料变得多种多样,不过基本的特点都没有变:贴身,高弹力,且透风。那个时候,年轻的女孩都是很热衷健美裤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指引下,碑林区以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城区服务功能为目标,以搞活企业、街道、流通为重点,对区属工商企业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在商业企业推行租赁经营、承包经营和股份制改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喝经济效益。以社会化服务为内容,发展街道第三产业,增强社区多功能服务机制。
1984年,北临东大街、南到东木头市,长365米,宽14米,有国有、集体、个体门店100多家,固定货亭246户,临时摊位100余个,从业人员1000余人的骡马市服装市场开业。在经营的中、高档服装里,款式新颖,品种齐全,色彩绚丽,日均客流量最高达7万人次。这在当时也是名躁西北五省乃至全国的服装市场,甚至当时有人说如果新款的衣服当天在广州上市,那么次日,在骡马市里肯定会有同样的衣服之说。
骡马市服装城的开业营业,给当时碑林区甚至是西安市的人民在服装的选择上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也许先人们不会想到,古时进行牲畜交易的市场如今成为了人们十分热衷的服装市场了,但亘古不变的是这里的人群依旧熙熙攘攘。
1993年10月,碑林区李家村服装城开业,这一消息的传出,给当时许多紧随潮流的年轻男女在服装的选择上带来了更大的选择。李家村服装城的开业,不仅没有与骡马市服装城产生冲突,反而互相取长补短,使得当年碑林区衣着类零售额达到8359.6万元。
如今,骡马市、李家村都不在是当年那个一个挨一个的服装摊位了,转而换之的是多业态的、环境优雅的步行街和大商场。设施的现代化、管理的规范化、服务的人性化无不体现碑林区在改革开放中的发展轨迹。而在碑林区内的开元、民生、百盛、世纪金花等众多商场也在激烈的市场经济里一同竞争。
在周末,孙文玲经常和家人一起出来逛街,她说:“在衣着类的消费方面,从以前的单调没有选择但现在的琳琅满目难以取舍,经历的时间真是太短了,有时我还经常跟女儿因为选衣服发生争执呢!”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碑林区将根据区位优势,不断的优惠政策、大力招商,使越来越多的世界名牌、国内名牌扎根碑林,不但为碑林区的人民,也为西安市人民提供了不出远门就能第一时间感受到世界潮流的风向。
从吃饱到吃好饮食
西安解放时,碑林地区经济非常落后。1949年全区工业产值为1478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70万元。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1957年全区工业总产值2351万元,按可价比计算,较建国初期增长52.6%。
正是由于当时百废待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城市居民口粮实行按人分等,定量供应,各种副食品凭票、券按月定量供应。人民群众手持票、券在专门定点的门市部排队购买各种副食品的情景随处可见。
说起这样的往事,在碑林区干了一辈子教育工作,今年77岁的李柏亭老人仍然记忆犹新。上世纪50年代年刚参加工作时,他一个月工资只有40多元,后来涨到60多元,一直保持到70年代末。
李柏亭老人说:“刚工作时的工资刚好够一家子的开销,就这还得是省吃俭用,到后来工资改革,每年才可以省下来一些,给老家的老人们能送点回去。而且当时并不是我一个人这样,很多人都如此,我在当时拿的都是高工资。”
即使是拿高工资,李柏亭老人一家仍是将口粮计划到每一张嘴上,始终坚持“忙时吃干,闲时吃少”的原则。在掐着指头算日子如何过的那些年,李柏亭老人说:“那会的人看上去都像是营养不良似的。”
1984年,西安市给碑林区下放了蔬菜、饮食、食品、旅浴等4个行业,75个网点,3642名职工,全区商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到1990年,碑林区彻底结束了油及副食品凭票供应的历史。1993年,粮食也全部放开销售,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也逐步由“主食型”向“副食型”转变。
从碑林老百姓日益丰盛的“菜篮子”里,从普通家庭的餐桌上,不难寻找出答案:改革开放不仅给碑林人民带来了经济收入的提高,更是改善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和方式。
1993年,李柏亭老人退了休,这时他的工资已经过了千元。五个子女陆续成家,老两口的钱自己花,一年可以攒下几千元。手头渐渐宽裕了,饭桌上的样式也丰富了起来,不再是像当年那样紧张了。
李柏亭老人说:“从温饱走向小康的中国人,餐桌上逐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盛。”与此相对应的是,外国的快餐如麦当劳、肯德基在此时也进入中国市场。人们依稀可以看到,从当年的要解决温饱变成解决怎么吃好的日子到来了。
大超市、洋快餐的落户碑林,让碑林区的餐饮业态逐渐的齐全起来。现在逢年过节,大多数人的家里都不会准备太多年货,因为菜市场、超市天天有新鲜的供应。而且饭店提供的年夜饭等服务也逐渐的让更多的人所接受。
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吃风大长,一年在餐桌上甚至能吃掉上千亿元人民币。鲍鱼、海参、甲鱼、鱼翅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中国菜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口味。西餐、法国大菜、意大利比萨、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等纷纷进军中国,中国人不出国门便能吃遍世界。
李柏亭老人说:“虽然现在生活好了,但是艰苦朴素和节约精神还是要的,同时也要重视自身的健康。”老人的话表明,人们开始呼应健康主题,对回归自然的“水果蔬菜”重新重视。
从被动分房到主动选房
从20世纪60年代的平房、70年代的筒子楼、80年代的单元楼、90年代的二室一厅、到跨入新世纪的小高层、复式住宅、跃层、别墅,一个个时代的住房标志充分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而这样一个标志也是碑林区住房改革的一个放大的缩影。
吴大爷今年76岁,精神矍铄,退休前在区政府工作。 目前居住的三室一厅是2003年买的。他笑着说:“刚搬进来那会儿,高兴的好几天睡不着,没想到老了老了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我打心眼里感谢国家的改革开放。”
上世纪70年代,吴大爷一家9口人,住在总共不到20平方米的两间平房里。由于那个年代提倡的是先生产,后生活;高积累,低消费,所以住房建设的速度远远跟不上城市人口增长的速度。
那时期城镇居民解决住房停留在“等、靠、要”三个字上。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向单位要房。吴大爷也是这样,期盼着单位能尽快给自己分房,而他所在的政府机关,不知有多少人在排队等房。
针对当时“抢”房的情景,吴大爷回忆说:“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送礼、递条子的,拿菜刀威胁的……房管部门的门槛都能踩破了。”其实等待分房对大多数人来说,结果大多是没有的,可即使这样,人们还是在天天盼,月月想,年年等。
到了1979年,碑林区就开始了辖区的商品房开发,是年,碑林区南关正街西侧建起了10幢商品楼,总面积27000平方米,解决了540余户居民的住房困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房改政策的出台,至1984年,住宅和办公用房的需求陡增,更推动了商品房的建设速度。
1998年,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为标志,住房制度改革全面展开。住房实物分配被取消,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许多人的住房轨迹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此后的几年,为了加速碑林区的城市化进程,碑林区在辖区内又对城中村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全区15个城中村“农转居”工作全面完成,李家村、西何家村等城中村拆除面积达55万平方米,紫竹花园、西宝花园、芙蓉小区等31栋安置楼全面竣工,3640户群众喜迁新居,西何家村、北沙坡村改造模式被市委、市政府评价为全市城中村改造的成功范式。
棚户区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全市率先启动、率先实施了涉及405户、拆迁面积达4.5万平方米的东窑坊棚户区改造拆迁工作,首次实现拆迁“零上访”,为全市棚户区改造提供了有益借鉴。
立足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区品位,高起点、高标准地将全区城中村改造纳入良性的发展轨道,改善城中村居民的居住环境,把城中村改造成现代化的新型社区。针对棚户区贫困家庭较多的实际,给特困户提供廉租房和一次性困难救助,尽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居住需求,使他们和谐地融入到城市新社区。是碑林区在此项工作上所追求的目标。
碑林区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一直都保持为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满足居民群众在同层次上对居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使居民群众感到快捷、优美、安全、舒适。碑林区地处中心城区,最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为居民群众提供最好的公共服务。
建国以来,碑林区政府不断加快住宅建设,城镇居民住房极为困难的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碑林区群众在闹市中心“安新居”的梦想会在不久实现。
窄道变通途
碑林辖区道路,城垣内大部分形成于明清两代,城垣大部分形成于建国后。建国后,城市道路随着城市建设迅猛发展,期间因受到“文革”影响,道路建设速度放缓,没有很大的建设。
由于碑林区所在地道路多数为古时就有,所以在后来的改造过程中,碑林区政府仍然在原路基础上进行返修改善,力图保持道路原貌,在部分主干道,宽度达百米之余,分别连接东西向和南北向,构成辖区路网骨架。
尽管城市基础建设迅猛发展,但是物质贫乏的那个年代,如果说是谁家拥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这在当时可是十分时髦。那时结婚都讲究要“三转一响”,而自行车则属“三转”之一,可见自行车当时是个奢侈品。
建国后,城市道路建设步入新的发展时期,碑林区政府先后拓宽南大街、长安路、含光路、兴庆路等多条区内主干道。并新建了环城东路南段、东关柿园路、朱雀大街、南二环等,其中大部分为高级路面。
有了平坦的道路,公交车也就顺应渐渐发展起来,紧随其后,西安也出现了出租车。到了上世纪90年代,人们的经济收入有了大幅度提升之后,那个在当年被视为奢侈品的自行车便慢慢的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
2007年统计,目前碑林全区15条支干线全部拓宽,254条道路纵横交错,167条背街小巷改造全面完成,地铁2号线从碑林横穿而过,公交站点覆盖全区80%以上的道路,居民出行极为便捷。
碑林区政府还加大市政建设力度,完善城区居住服务功能。着力增强中心区域功能的渗透力、辐射力,积极实施经九路拓宽、贯通工程,把经九路建设成连接南二环、大唐东市、咸宁路和长乐坊的纵横南北的文化商贸主干道。
雁塔北路是碑林区的IT商业一条街,而且在全国也是知名的一条商业街,为了改善这里的道路状况,营造良好的商业氛围,碑林区政府在 年拓宽改善路面时,用红色的沥青铺盖在雁塔北路的人行道上,因此红色的马路也成为碑林区乃至西安市的特色。
增加公交运力、改善道路状况并非只位缓解交通压力,更多的也是为改善市容环境及居民的居住环境而做。随着碑林区政府的长期重视,辖区内的道路发生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昔日的“半截路”变成了畅通大道,长安路两侧的现代化建筑鳞次栉比,一幢幢玻璃幕楼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每到春季,友谊路两侧绿草茵茵,绿树葱茏,鸟儿穿梭于枝桠之间,如果不是身边川流不息的车流,真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
建国60年,碑林的道路变宽了,交通、工作以及居住环境发生了巨变。一条条宽阔的大道四通八达,一个个新建小区拔地而起,绿树鲜花绿地及健身器材点缀其中,广大市民安享其中怡然自得,一个宜居的碑林正在出现。
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2.23亿元、176.1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5亿元,年均递增21%。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53.44亿元,阳光丽都大剧院、立丰购物广场等45个项目相继竣工,其中,西部电力商务中心、自在广场和长安国际广场、骡马市商业步行街分别被评为西安市“十大地标建筑”和“市民心目中未来十大标志性建筑”。
改革开放实现了新的跨越。累计完成企业改制142户,推出了招商引资“七大举措”,沃尔玛、家乐福、高盛等世界500强和盛邦集团、东方家园、大连万达等知名企业先后落户碑林,2007年外资到位额、引进内资额完成4611万美元、20亿元%。
60年的奋发图强,60年的沧桑巨变,60年的踏实前行,给碑林区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如今,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碑林区委、区政府不满足昨天已取得成绩、不停止今天前进的脚步,不放弃明天永远的追求,总结昨天、实干今天、预干明天、谋划后天,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层次发展,按照“内涵增效”发展思路和“思想有多远,行动就有多远”崭新理念,自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魄力,以带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挥动着打造核心城区的巨大手笔,激荡真诚造福百姓的真情,敞开真心为民的博大胸怀,积极实施“商贸带动、旅游拉动、文化驱动、科技推动”四大战略,提出了建设“宜居、宜业、宜学、宜商、宜游”五宜新型城区的宏伟目标,使这个古老而年轻的城区不断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勤劳智慧的碑林人民也正以重开丝绸之路、重振汉唐雄风的宏伟气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矢志不渝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努力着、奋斗着!一个整洁美丽、诚信文明,古风新韵、典雅雍容的碑林,正在崛起于千年古都,腾飞的碑林乘着创“四城同创”的强劲东风走向新的盛世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