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的内部审计如何协助管理层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2009-05-14杨高惠
杨高惠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将于2009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由于该基本规范开创性地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监管为促进、以中介机构审计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控制实施机制,要求企业实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制度,并将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那么企业的内部审计如何协助管理层实施这一规范呢?笔者认为,发挥内部审计的特点,可以协助企业管理层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要素。
一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
内部控制是指组织内部为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保证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提高组织运营的效率及效果,而采取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可见内部控制本身就是内部审计的一项工作内容,它们都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是增加公司价值的高层次管理资源,是强化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企业管理层,应该明白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高层次管理资源的作用,因此,公司管理层要按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五项原则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是不可能离开内部审计。
二目前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些现状
目前,企业一般虽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从内部控制本身看,尚存在制度不完善、控制体制不顺、会计人员素质较低对制度的理解不深等,再加上对并不完善的制度执行不力、常遇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外部监督非常乏力,从而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失效,从企业近几年发生的涉及会计违法违纪案件和各有关部门对企业审计检查的结果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信息失真。近年来,企业由于会计核算不实而造成的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如常规性的印单(票)分管制度、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及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等得不到真正的落实,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人为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设置账外账、乱挤乱摊成本、隐瞒或虚报收入和利润:资产不清、债务不实等等。
(二)费用支出失控潜在亏损增加。如有的企业由于财产物资内部控制管理薄弱。物资购销制度松弛,存货采购、验收、保管、运输、付款等职责未严格分离,存货的发出未按规定手续办理,也未及时与会计记录相核对,对多年来的毁损、报废、短缺、积压、滞销等不作处理,致使巨额潜亏藏在库存中,再加上经济往来中审查制度不健全等,造成资产大量流失。
(三)违法违纪现象时常发生。如有的企业主管财务的领导、业务经办人员、财会人员利用内控不严的漏洞大量收受贿赂、贪污公款、挪用、盗窃资盘,或与企业外部不法商人相勾结,利用虚假发票,非法侵占企业资金等。
三发挥内部审计职能协助企业管理层实施好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出台,对企业的管理层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明确规定了管理层应承担设立和维持一个应有的内部控制结构的职责,构建以内部环境为重要基础、以风险评估为重要环节,以控制活动为重要手段、以信息与沟通为重要条件、以内部监督为重要保证,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五要素内部控制框架。还要求上市公司提供内部控制报告和内部评价报告,并由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做出评价。
由内部审计的定义可知。内部审计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审查被审单位内部控制所采取各项政策、程序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简单的说就是以内部控制为主线,找出内部控制系统的薄弱环节、盲点及盲区与员工舞弊行为,查找各种影响经营目标的风险,加强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同时提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增加企业效益的建议。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估和检查,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和漏洞,从投资、融资担保等重大经济活动,到各项管钱、管物、管人的工作结点等方面,分析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偏差和失误,以确保揭露组织潜在的风险,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内部审计机构熟悉本企业的组织情况。通过对企业经济业务的审查和弹价,及时对可能的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估、防范和化解。对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寻找内部控制薄弱的环节,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所以内部审计是实施企业风险管理方案的有力帮手。同时,企业的风险管理也能够改善内部审计职能的效率,远离诸如警察那样的脚色,以较少的投人实现了更多的收益。
作为公司对权利进行监督和制约的内在需要,通过内部审计对关键控制和程序进行监督是良好企业实务的组成部分,有利于保持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内部审计的存在,客观上会对组织内的经营管理者和其他职能部门产生威慑作用,使其不得不维持良好的控制系统,并努力改善工作绩效。内部审计是实现内部控制的关键要素。内部审计机构若另据管理当局授权,适时开展财务收支审计、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程造价审计、管理审计,绩效审讹则能够多角度检验各项内部控制实施的综合效能。
当然,要实施好基础规范的五要素内部控制框架,仅有内部审计是不够的,还需要:
(一)构成良好的控制环境。因为内部控制是全体员工参与的控制,员工素质优劣与企业文化构成控制的环境,控制环境的营造,关系到内部控制的效果,在企业精神的旗帜下,集合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从而构成良好的控制环境,内部控制方可有序进行。
(二)转变观念,增强内部控制意识。目前,内部控制的内容己超越会计和财务范围,渗透到经营的各个方面和管理的全过程。内部控制除了保全资产和检查财务资料的准确可靠性以外,更重要的是执行管理政策,提高经营效益。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从原来传统的管理理念中转变过来,树立企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的观念,使内部控制贯穿并渗透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三)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要使内部控制真正成为企业的内在需要,主要取决于企业领导。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失控,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这种现象从表面上看好象是领导对财务知识、财经纪律了解不深所造成的,实际上是许多领导明知故犯,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产权制度和代理问题。因此,只有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领导人与企业兴衰息息相关,企业领导者才会有动力按基础规范去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才会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