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寨”文化是哪门子文化?

2009-05-13

百家讲坛 2009年8期
关键词:山寨草根理由

在2008年这个不平凡的年度,“山寨”一词意外地成了流行语之一,从“山寨手机”到“山寨店铺”、“山寨品牌”乃至“山寨百家讲坛”、“山寨春晚”……一时间“山寨”好似一种时代文化。一样事物能迅速蹿红必有其理由,“山寨”文化的流行,有时代发展必然性藏身其中,以草根对抗权威,以大众对抗精英,是其闪光点所在,但在“山寨”大旗下,也隐藏着创新力贫瘠、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以及流氓无产阶级文化的暗影。那么您是如何看待“山寨”这种现象的呢?欢迎您来稿参与讨论。

从本质上说,“山寨”文化是一种草根文化,是大众主体意识觉醒的产物。现时代,开放的商业社会为每个人都提供了一个平台,大家还有什么理由不“山寨”一把呢?超女如是,“山寨春晚”如是,“山寨”其他什么的也如是。如果说主流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干推动力,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方向,那么,出于对主流文化的模仿而产生的觉醒意识,正是“山寨”文化的基本特征。各色各类的“山寨”现象,无不包含着朦胧的向上意识和进取精神,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抄袭和盗版。

在开放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中心。从历史的长河来看,时代的潮流也把每个人推到了时代发展的前沿。在这里,每个人都有权力和能力创造并演绎自己的历史。而超级女生、超级男生、“山寨春晚”等更是为历史惯性中的小人物提供了大舞台。在这里,没有强者预先制定的规则,而是大众根据自己的判断形成新的规则。众多“山寨”迷对“山寨”文化的热衷,其根本原因正是基于此。

诚然,眼下的“山寨”文化还处于“山寨”阶段,还远没有达到“山寨”的自觉,以至于形成一种稳健的运作模式;在传播和蜕变的过程中,“山寨”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冲击和碰撞将不可避免;“山寨”文化作为既有规则的边缘选手,不会也不可能十分熟悉圈内的规则。但是,这并不构成打压甚至取消“山寨”文化的理由。“山寨”文化给主流文化带来的压力,恰恰构成了主流文化自身蜕变的外在动力。而主流文化只有积极面对“山寨”的挑战,借迎接挑战之机弥补自身的缺陷,才是面向未来的出路。

“山寨”文化的出现是社会宽容和开放的体现,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产物。在这样一个开明开放的社会,对“山寨”文化仍然采取粗暴的“贴标签”方式,不能不说其本身就带有极大的反讽意味。“山寨”文化作为一种新事物,既需要保护,又需要引导。正所谓,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不妨站在历史的高度,让“山寨”文化在充分接受历史和时代检验的过程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充分发挥其建设性的作用。

猜你喜欢

山寨草根理由
十二星座上课迟到的理由
接棒李显龙,“草根”黄循财何以脱颖而出
15 Seconds to Stardom
迟到的理由
草根艺术家
迟到理由
管他三七二十一
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