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误区及有效对话的生成
2009-05-13孟岩
对话教学是指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质,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互动交往为特征,以问题讨论为核心,在教师引导下,师生本之间进行交流合作、获取智慧、提高能力的学习活动过程。它的提出为语文教学的革故鼎新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探索空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1]“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1]新课标明确提出的“对话”这一概念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但是考察当前语文新课程对话教学的现状,透视语文对话教学的课堂实际,语文课堂对话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的课堂上实行的所谓的“对话”教学与传统的问答式、专制型教学别无二致,表现出一元化的特性;甚至在有些教师的课堂上出现“对话”泛滥,只追求热闹的形式,而忽视了“对话”的精神和意义:这些虚假对话、低效甚至无效对话的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和思考。
一、语文课堂对话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对话的根本性在于平等的主体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真正的对话是每个对话参与者都把对方作为一个平等的主体来对话。在语文阅读活动中读者与文本产生一种情感反应和共鸣,读者通过文本的阅读,就能与潜在于文本中作家见面,在这种情感反应共鸣过程中,沟通了阅读主体、作家两个主体世界,使读者与作家、学生与文本发生情感的交流、心灵的碰撞。因此“阅读中的对话就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交锋,一个心灵与另一个心灵的碰撞,就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拷问,一个主体与另一个主体相互间的敞开、消解、融合与同构”[2]。然而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大量虚假对话和无效对话。
(一)脱离文本的空对话
文本是师生课堂对话的直接凭借和依据,教师为了体现自主学习的效果,在学生对话过程中“隐退”,任由学生天马行空地随意发挥,漫无边际地自说自话,置文本于不顾,严重偏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这种脱离文本视野,缺失文本价值关照的对话,是一种没有灵魂和实质的空对话。这样,在对话的过程中没有意义的生成,对话只能成为空洞无物、毫无意义的语言形式。这样的对话越多,距离教学目标就越远;对话的氛围越热烈,学生思想的天空就越模糊。久而久之,学生会变得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迷失了精神的家园。 例如,有的教师在教王实甫《西厢记》的《长亭送别》时架空解读,往往着眼于文中的几支曲子,师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分析和鉴赏。但《长亭送别》是戏剧,应该“用戏剧的眼光来看待戏剧的语言”,其曲子鉴赏的“对话”也应该是人物的心理、人物的性格乃至矛盾的冲突。
(二)教师主宰的假对话
语文课堂本应是教师引发学生智慧火花和激发灵性的地方,是师生共享知识和智慧的殿堂。虽然现在教师不唱独角戏了,摇身一变成了“导演”,但他仍然牢牢掌控着教学的进程,预设好教学轨道,通过问答、设疑、质疑来展开教学。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宰,学生成了课堂的陪衬,很多情况下是学生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
在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上,教师是对话情境的制造者,对话话题的发起者,对话过程的控制者,对话结果的裁定者。教师虽然从形式上给予学生自由言说的机会,但是整个对话过程都牢牢地掌握在教师预设的框框中。虽然课堂有问有答,但是在话语霸权之下,不过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一步步地接近预先设计好的答案。这样的课堂对话所表现出来的,不是学生学习、感悟和建构知识的过程,而是被老师强势牵引着的模式化的表演,是装腔作势的假对话。
(三)学生主体的浅对话
目前,学生的自主阅读又走到了一个“惟自主论”的极端,而教师和文本却话语缺失。在对话教学中,如果没有教师的参与、组织和引导,对话将不会在真正意义上存在,教学的目的也不可能达到。但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任由学生对一个话题进行讨论和发言,或者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琐碎浅显的问题,也不管这些问题有没有思考的价值,有没有提问的必要,问题回答完,对话也随教学任务的完成而结束。这样对学生的话语内容和形式不作任何规范与评价,在最后通通表扬一番,说一些鼓励与小结的话便匆匆结束,这样的对话缺少思维的交锋,思想的碰撞;没有精神的交流,视界的融合;缺乏自我反思和相互唤醒,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对话和问答,其实是变异了的“独白”,是近乎无效的对话。
(四)热闹形式下的伪对话
整堂课表面上热热闹闹,讨论、辩论、争吵地异常激烈,但是各方都自以为是,强调各自的观点或立场,缺少倾听、思考、交融、批判和反思,这样的对话往往缺乏思想的碰撞,根本没有理解和深入的可能。如一位教师执教《雷雨》,要求学生谈谈自己对周朴园形象的理解。课堂分为截然不同的两派:一方认为周朴园是一个凶横、虚伪和腐朽的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反动资本家形象。一方则认为周朴园是一个具有善性良知、念旧情重道义的人。双方唇枪舌剑,各执一词,争得不可开交。然而,正因为缺少了倾听和沟通,最后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仍失之偏颇。
因此在轰轰烈烈的对话之时,教师要保持一种清醒的头脑,警惕教学中的空对话、假对话、浅对话、伪对话。
在深刻反思的同时,更需要重视的是如何通过建构课堂有效对话而使语文课堂真正有所生成,使学生在有效对话中生成自我的理解和判断,达到自我建构目的,真正实现自我精神世界的拓展和人生经验的增长。或者说,在对话型教学过程中怎样使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不是停留在热闹无效的层面上,而是深入情感的层次,真正体现平等、合作、互助的精神,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生命智慧的发展和终极价值的实现。作为一线教师,有必要对有效对话教学进行理性的审视与探究,积极促进有效对话的生成。
二、语文课堂教学如何生成有效对话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生成有效对话?生成是对教学过程灵动可变性的概括,是对以往强调过程的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是真实的教学的推进过程。然而生成并不是没有导向的自由生成,而是有目的、有方向的价值引导下的自主构建。只有正确引导下的对话,才是有效的,才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唤醒和尊重,体现师生之间的融合和心灵的碰撞。
(一)创设对话情境,充满平等、民主
教学情境是一种潜在的课程,能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来,敞开、引发真正意义的对话。而营造宽松和谐的对话情境,有助于把教与学的过程变成师生交往的平台,让学生“有恃无恐”地发表自己的观点,“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学习需要。只有创设开放自由的教学情境,学生才能放飞自己心灵,才能获得个性和多种智能的发展。
罗杰斯指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要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对话教学主要给学生和教师营造一个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氛围,使课堂成为教师、学生充满爱心、富有差异和个性对话平台。对话只有在宽松、民主、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生才能畅所欲言,智慧的源泉才会不断喷涌,课堂才会真正有所生成。
(二)营建层次对话,培养学生倾听
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现有的文化水平,引导学生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并采取各种具有层次性的能力发展序列,在兴趣与智慧之中不断地开阔他们的视野与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是非性提问、陈述性提问向推理性提问的过渡,一步步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去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入对话时,也要带有一颗“学生心”,用“学生心”与学生交流对话。
“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读写说的活动中树立对话的态度,要让学生明白,对话不仅仅是发言,也包括倾听,而且首先是倾听,倾听才是关键。”[3]倾听就是师生、生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进步,共同分享。每一个人既是倾听者,也是发言者,倾听是相互的,都应保持开放的心态对别人不同的意见也应努力倾听。教师要善于发挥观点直接碰撞的作用,让学生之间进行直接的“交谈”与“交锋”,从而使信息能够实现“零距离”的交互。
成功的课堂,是一个有准备而充满着各种观点碰撞的“意义交汇场”,是新观点、新见解的发源地,是一个既有共同语言主导思想,又有不同见解与个性展现的乐园。在对话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语言载体相互倾听、相互接纳,相互启发、相互评价、相互欣赏,走进彼此的精神世界,实现精神的相遇、思想的相通、智慧的相生和生命的相融。并通过不断的反思和强化,拓展知识领域,提升人文素养。
(三)确认教师角色,深化对话维度
“在‘对话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双重的,既是一个读者,一个对话者,他更是一个教育者引导者甚至管理者,是规则的传授者和守护者。”[3]因此,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对话者、促进者。
首先,作为语文对话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求教师对语文教学的问题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有意义的对话话题,对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深思熟虑,要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要事先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提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对话热情,从而给整个教学留下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
其次,在阅读对话教学活动中,作为语文对话教学活动的对话者之一,教师要与文本、学生对话。教师和文本的对话是建构学生和文本对话的桥梁,完成对文本资源开发的途径。
最后,作为语文对话教学活动的促进者,教师在对话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适时提出能进一步促进学生思考的话题,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得到升华,从而形成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他们的人生体验,丰富作品的内涵。
提升对话质量的关键还在于教师抓住对话契机,引导学生不断开拓对话真度、深度和广度。“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真实的课堂对话从质疑、寻疑、解疑开始,教师应适时抓住学生中即时生成的疑点,引导他们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提升课堂对话的真实度;由于知识、智力、生活体验等因素的限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缺乏一定的尝试和广度,教师应及时抓住学生理解上的浅点,引导他们对文本进行体味、思考,让学生的理解从浅层次向深层次发展,开掘对话的深度、广度。
总之,真正有效的对话教学并不是从形式上撕掉灌输式教学的面纱就能发生,只有充分认识到对话教学的实质内涵,掌握对话教学的实施策略,对话教学才能从无效走向有效,从肤浅走向深刻,从茫然走向本真,从僵化走向灵性,才能实现课堂生命灵性的融合、理解、丰富与绽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曹明海.语文教学本体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3]王尚文.“对话型”语文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5,(12).
(孟岩 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