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主题探究活动中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2009-05-13张金侠

都市家教(教育交流)·理论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探究评价活动

张金侠

激励性评价作为一种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动机,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的价值判断活动,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从而推进主题探究活动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激励功能在课前、课堂、课余三大渠道上发挥着独特的魅力。

一、课前激励,积极投入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

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依据这一理念,每一单元都有一个“主题探究”,引领学生主动探究。这样一个主题探究活动,起码要持续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一方面,老师在课堂内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外进行这一主题探究活动。课外的主题探究活动能不能有效地开展,就直接关系到二者能不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互补作用,就像物理学上所说的共振激荡现象一样,使教学效果成几何级数增长,从而实现教学投入产出的最大值。可以说主题探究任务的分配、组员的分工合作,成果的产出,都是在课外完成的。因此,如何在主题探究活动的发动任务驱动准备阶段,让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创新者和实践者,是主题探究活动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

二、课堂激励,尽情展示

马斯洛认为一切人都拥有一种对于成为自我实现的人的先天性追求和倾向,而这种追求的满足和实现是建立在较低需要的满足之上的。因而教师在主题探究成果展示课中努力创造一个愉悦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丰硕成果,使学生在别人肯定的评价中增加自信心,增强自我价值感。

1.形式各异的展示会

现场展示会精彩纷呈——班徽评比会上,同学们通过投影仪展示自己的作品,运用创新的方式——单口相声、双簧等艺术形式来介绍他们班徽的涵义,学生展示的一个个班徽所蕴涵着如此丰富的想像力、独特的创造力、高超的画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我们深深地震撼和折服;星级评选活动中,乐观之星”、“自信之星”、“助人之星”、 “自立自强之星”脱颖而出,成功者的雀跃,落选者的羡慕,竞争机制有效运行;角色扮演中以现实同学朋友间、男女生间、师生间在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为素材,自编、自导、自演着一个个小剧本,在校园小小的舞台上尽情演绎;辩论赛活动中,围绕着“现实社会中该主张正义”、“现实社会中不该主张正义”的辩题,正反两方展开唇枪舌剑,既有语言的交锋,又有互动中思维的碰撞,学生常有思想的火花迸发出来,开启了学生的智慧之门,更主要的是在整个辩论赛的前前后后,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朗诵会或演讲赛上,以“青春新自我”在张扬,搜集、自编青春的箴言和寄语在展示,这是一次激情燃烧而又富于理性思考的论坛,也是学生走进青春、感悟青春、祝福青春的典礼。

2.别具一格的颁奖礼

奇妙的情趣,奇妙的想像,奇妙的创造。我们无法不为学生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感动,全年级的评比展示评价会上掌声经久不息。在阵阵的喝彩声中,我们感受到了我们不能再以原来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轻描淡写地给他们一些奖励。我们必须紧扣时代的脉搏,创造出与主题探究活动相一致的颁奖礼,才能激起学生的成功体验,才能激发学生更大的探究热情。如小品剧表演,我们评选出了“最佳剧情奖”、“最佳表演奖”、“最佳舞台设计奖”、“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导演奖”等等;班徽设计,我们评选出“特别创意奖”、“最佳色彩奖”、最佳图案奖、“最佳表达奖”等等;辩论赛,我们评选出“最佳收集员”、“最佳辩手”、“最佳组合奖”等等。由评委团里的老师和家长代表为他们当场颁奖,奖品除了标有特别奖项的奖状外,还有本次活动实录的光盘。

3.多元主体的评委团

新课程的评价强调:“评价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的角度从终结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长期以来,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往往就是“一张试卷”或“教师的评语”,因而造成了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式模式化且有局限性的种种弊端。这显然已不符合主题探究这一综合性、开放性、生成性的活动,新课改要求我们必须重新确定评价的主体。多元主体评价尤其适合主题探究活动的评价。那么,如何确定评价的主体呢?我们认为应该贯彻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原则,实现教育过程逐步向民主化、人性化发展。就主题探究活动的内容、形式、效果而言,我们邀请学生代表、教师、家长代表(特别是把参赛学生的家长)等相关活动人员担任评价者,组成主题探究活动评委团,负责对学生的活动、实践表现做出评价。这样,学生成为了评价主体的一员,在评价主体扩展的同时,产生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同伴或家长等其他人员的互动,并在互动中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共同承担促进其发展的职责。这样的评价变成了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在相互沟通协商中,增进了多方的了解和理解,易于形成积极、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这还将有助于活动方案的实施,活动目标的达成,从而更有效地提升活动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课后激励,继续努力

激励性评价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和创造力的发挥,使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能力。因此,课后,主题探究活动的激励性评价并没有因为这一单元活动结束而终止,而是依旧在继续着——

1.激情飞扬的校园文化媒体

为了推动主题探究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我们尽力发挥了校园文化的强大的宣传功能,充分展现同学们在主题探究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根据主题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文化媒体来传播。如主题探究活动中的成果展示现场会、小品剧表演、辩论赛等我们在校心理辅导网站——心灵驿站里开辟了《花开的声音》特别栏目里专门播出现场实录;班徽设计,我们在学校的心理辅导报《阳光报》开辟专版图文并茂地展示出来;以手抄报的形式出现的《生活情趣小报》和“法制长廊”,以手册汇编的形式出现的《青春寄语手册》、《初中生自我防护手册》、《世界文化荟萃》、《维权手册》等等选出佳作在学校宣传橱窗里展出。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将学生最满意、最喜爱或最重要的成果在全校同学或家长面前展示,其寻求赏识的心理需要在很大程度上获得满足,而向高水平迈进的成就动机也得到有效的激发,对主题探究活动的热情也就被再度燃起。

2.硕果累累的成长记录袋

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在某一时期一系列的成长“故事”,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我们可以看到成长记录袋关注的是过程,强调的是终身的发展,其激励功能、评价功能、学习功能和教育功能,发掘学生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途径,凸现个性,展示自我,从而真正实现自主发展、主动发展、可持续发展,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因此,我们建议同学把主题探究活动中的丰硕的成果(有创意的作品如班徽设计、故事续写、小品、剧本;材料集锦如名人故事、励志名言、观察记录、辩论材料收集等;课堂精彩实录如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星级评比、辩论赛等录音、录像;实践探究性作业如调查报告、小论文等)一切可以描述自身进步、激励自身发展的材料以及奖状都装进成长记录袋,把少年时期美好的一页一直保留到永远,成为一辈子的荣耀。从而让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不断追求成功。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我们的学生正值“给一点阳光就灿烂,给一点雨露就滋润”的花季时代。在主题探究活动中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大大地点燃了学生的主动参与的热情,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使学生都能从始至终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积极的心态参与学习,把成功的体验化为学生继续努力参与学习的动力,获得更大价值的生命超越和个性发展,从而形成主题探究活动的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探究评价活动
“活动随手拍”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