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文化交流与中国现代文学”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2009-05-13朱利民
2009年1月9日至11日,由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中日文化交流与中国现代文学”国际学术会议在浙江师范大学召开,来自日本、韩国、摩尔多瓦、中国大陆、台湾地区的近40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就中国文学与留日学生、日本与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国现代作家与日本文化的关系、日本经验与中国现代文学、文学翻译与现代文学、日本文学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等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中国现代文学与日本文学的关系问题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绕不开的话题,这涉及到中国现代文学是怎样发生的这个根本问题。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研究界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以往的研究多是中国学者从自己的眼光来看待中国文学的发生,缺乏异域的眼光,而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恰恰是在异域文学的刺激之下出现的。日本近代文学经验是中国现代文学非常宝贵的资源,不论是在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对中国现代文学具有积极的影响。在早期的中西方文化和文学交流中,日本也承担很重要的“中转站”的作用,“五四”时期很多重要的西方文学著作都是从日文转译过来。因此,抛开日本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谈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就缺乏充分的论据。此次会议不仅中国学者对这个话题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其更大的意义在于,日本学者从日本的角度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观照和阐释,这对于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这个话题本身所涵括的丰富性使得它自身呈现出言说的多种可能性。因此,探讨中日文学的关系问题就成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次研讨会就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问题作了深入探讨。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前会长、汕头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富仁先生认为研究现代文学研究要掌握好方法论的问题。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等社团都是由留日学生创办的,“七月诗派”也是从留日学生中产生的,因此,日本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留日知识分子是这种影响的重要媒介,留日知识分子在日本的丰富复杂的感受对于其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值得指出的是这种感受与其自身的文化背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构是动态发展的,是一种多元构成的中国文化,是超前中国文化的缩影。但是,在研究中却往往将这种感受简单化处理、扭曲,未能很好地研究留日知识分子的感受对其文学创作及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另一方面,较之留学英美的学生,留日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和发展起的作用更为显著。因此,留日知识分子在日本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中国文化心理结构,这种文化心理结构是中国作家在日本的生存体验,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北京师范大学李怡教授提出了第三文化空间论,认为留日知识分子在日本的体验是独特的,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心理空间。作家在异域中建构了自身的文化心理空间,其内心不断就缠着自我的这种生命和生存体验,从而完成了自我的释放和文化心理结构的重建,这种生命体验对于现代作家的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如鲁迅、周作人、郭沫若等。同时,这种生命体验来自于具体的人际交流,这种交流又形成—个个的小群体,如浙籍作家的异域体验就是比较独特的,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作家的体验也是不一样的,这背后是更深的中日体验造成的,这实际上也是中日文化的一种对话,并且这种对话是双向的,中国文学的现代性正来自于作家的这种独特生命体验。《文学评论》编辑部王保生研究员对日本近现代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作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就中日文学关系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深入阐述。浙江师范大学王嘉良教授就浙籍留日作家的日本生存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留日浙籍作家对中国新文学的发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中日文学关系与文化交流是中日和谐的媒介。浙江师范大学骆寒超教授通过对中国新文学与日本文学的关系的梳理,认为中国新文学的发生离不开日本文学。
文学翻译问题是文学关系研究的另一重要课题。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代田智明认为,翻译家是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媒介者,优秀的翻译家在原文本与翻译文本之间不得不进行自我的分裂、纠葛,甚至异化。他以鲁迅和梁实秋的翻译为例,认为真正的翻译是一种使自我痛苦也使自己开放到新世界里的态度。日本三重大学滨森太郎以《引用与创造》为题阐述了自己对于翻译的看法,他认为通过翻译能引起不同背景的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共感”。浙江师范大学高玉教授认为,翻译文学具有“二重性”,既具有外国文学性,又具有中国文学性,不能简单地把翻译文学称为“外国文学”。翻译文学是由原著者与译者共同构成的,译者拥有著作权。文本是中文方式的,具有中国文学性。读者也是按照中文的方式来阅读的,其意义与价值深受汉语语境的制约。台湾静宜大学柳濑善治教授就翻译中存在的政治性与言语的异质性问题、语言之间的不可替代性、汉字文化圈内部的差异性问题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一种语言可以敲破另一种语言的外壳。此外,早稻田大学吴念圣教授通过对东京最早的漫画杂志《東京ハフッケ》的考察研究明治后期日中文学对译的问题,在吴念圣看来,一些日文“对译”成中文之后显得更为活泼,对译的过程实际上是语言相互影响的过程,当今中文中的许多词汇来自日语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摩尔多瓦学者伊内莎以《叶甫盖尼·奥涅金》第一章英汉翻译为例探讨了翻译中的“审美”与“传情”的问题。浙江师范大学付建舟先生探讨了清末民初中国文坛对日本文学的译介情况。
本次研讨会的另一重要议题是作家作品对思想文化交流的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赵京华研究员以战后日本的鲁迅研究为中心,探讨了战后日本中国学的起源与发展现状。通过对近代以来日本中国学发展状况的梳理,赵先生肯定了鲁迅研究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战后日本中国学中的重要地位。结合竹内好、丸山升、伊藤虎丸、木山英雄等学者的著作,他认为战后一段时间里日本的鲁迅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具有一种内在的对中国革命的想象。另一方面,他强调了日本学者科学的实证方法论体系的形成与影响,认为中国学者应该借鉴日本中国学研究的经验,重新发掘革命中国的思想资源,以应对全球化新帝国主义时代普通民众被国际资本所宰割的危机局面。中山大学吴定宇教授以郭l沫若与日本文化、日本文学的关系为例,探讨了日本文化与文学对郭沫若等留日知识分子的影响,他认为中日文化交流与中国现代文学有着紧密的联系,研究者必须正视这种联系。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剑龙教授从陶晶孙《给日本的遗书》人手,认为《给日本的遗书》是连接新日本和新中国的纽带,当下的研究必须在全球化背景中反省本民族的文化弱点、思考发展中日和睦的关系。湖南师范大学谭桂林教授指出了池田大作受《论语》中“师生之心”的影响及池田大作对《论语》的内容兴趣主要集中在天人“共生哲学”和人的修身方面,这对
于纠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弊端具有深刻启示意义。南开大学罗振亚教授认为“五四”小诗域外传统的主体为日本俳句。对俳句的精神认同,使小诗注意构筑纯粹性的诗意,写景诗发达,具有一种“冥想”的理趣和感伤的情调。对俳句的形式吸纳,赋予了小诗用物化方式抒发情志的含蓄美、冲淡细腻的审美趣味和饱含再造空间的瞬间“写真”风格。小诗接受俳句时进行了中国化处理,小诗没有真正获取俳句“闲寂的精神”和“以象写意”方法的要义。首都师范大学张志忠教授从《狂人日记》和《沉沦》中“暧昧的自我”入手,认为这两部作品都具有柄谷行人所言的“风景之发现”、“内面之发现”、“自自制度的建立”和“病之发现”的多重特性,由此探讨现代文学的现代性问题。西南大学王本朝先生认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与文学活动的展开,日本经验的矛盾性以及日本文学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矛盾性,中国现代文学的“左”与“右”常常不是一个事物的两面,而是事物的一面。静宜大学的陈斐宁女士探讨了《源氏物语》与遣唐使之间的关系,从而思考日本与中国之间的文化关系。曲卑师范大学张全之教授探讨了无政府主义“东京派”的产生、发展以及对20世纪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本次研讨会还从对以作家作品为主体的文化交流的研究上升到对文化交流的方法及态度的研究。日本法政大学王敏教授梳理了国际性日本文化研究的现状、国际日本学研究的方法论等,指出了以互相理解为视角的日本研究的必要。她还从比较文化的角度提出了研究中日文化过程中必须尊重对方的文化,达到互识,克服研究中的“内向”,树立平等的文化观,和平传播日本文化。日本神户大学寺尾智史先生从日本的“民族”概念的产生、发展以及语义的变化人手,通过探讨“民族”语义的变化发掘背后复杂丰富的文化内涵,由此探讨日本的“民族”概念对东亚各国的影响,并进一步对东亚地区的民族概念进行了批判和探讨。韩国忠北大学裴德列先生认为,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与人之间没有实现真正的沟通而逐渐陷入孤立的境地。在新的文化环境下,我们必须增进彼此了解,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互识。韩国学者金荣焕从文化的角度强调文化生态的重要性,探讨个人自由与公共性的关系,并阐述了东西方对于公共性理解的不同。
著名作家余华先生现身说法,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川端康成对其创作的影响阐释了中日文学关系的紧密性,他认为,中日文学关系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潜移默化的,是深层次的影响,就如阳光与绿叶一样。
中国现代文学馆吴福辉研究员认为中外文学关系是中国文学研究尤其是现代文学研究中的重要一环。但这一课题近年来却一直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日文化交流与中国现代文学”国际学术会议的召开就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中日文化交流与中国现代文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中日文学关系的问题研究的落脚点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问题,而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又是中国文学古今演变链条上重要的一环,撇开外国文学的影响谈中国文学的古今演变问题是不现实的,因此,研究中日文学关系能够突破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中的一些难题。本次会议为当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甚至整个中国文学研究打开了思路,具有启示意义。同时,此次会议增进了中外学者的交流,为中日文化和谐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朱利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