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体验型”课堂,让感悟走向深刻

2009-05-12罗红梅

商情 2009年15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

罗红梅

[摘要]作为一种全新的作文教学理念,体验式作文教学成为语文课程与教学领域关注的热点。但目前对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探讨尚处于起步阶段,且缺乏理论上的系统建构,在实践操作层面上也相对薄弱。基于此,文章通过诱发体验、唤醒体验以及表达体现这三个层面较为全面的探讨了“体验型”课堂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体验型” 作文教学 路径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在表达和交流方面“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这既揭示了语文教育的本质特性和规律,又体现了教学的主体性原则,是整个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精神指针。因此,“体验型”课堂,既要探讨作文教学的理论问题,又应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在新课改的作文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曾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品味文本、促成表达,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教学效果。

一、感知生活,诱发体验

针对当前学生普遍缺乏感受、体验的现状,教师要想尽一切可能的方式、手段,创设一定的条件、情景,诱导、激发学生相关的体验,从而使学生产生写作欲望。

(一)亲身经历,体验心理之体验

写作就是表达自己的心理所感,自己的心理没有感受,怎么可能写出独特的心理感受呢?相比于听别人说或静止的观察,亲身参与活动是形成活动体验的最重要的途径。因此,教师要善于组织一些主体性活动。比如,母亲节的时候,要求每一位学生给自己的母亲一个小礼物,说一句祝福的话,想一件感人的事。然后在第二个星期的作文课上,给学生一个话题作文“感恩”。这样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话可说”,比如有同学写到:“那是一个周末,我在家里做了不少的事,事后我给母亲写一张清单:洗碗一次5元,烧饭一次5元,加上其他的,共48元,明天在你去上班之前,留下48元。……第二天,在我的床头,我发现了一张纸,上面写着:给你洗衣服免费,给你烧饭做菜免费,给你上学接送免费,加上其他的,全都免费。看了这些之后,我木然,我的视线顺着眼泪朝下看,眼泪滴在了一个五十元的钱上,我不禁硬咽,继而号陶大哭……”通过这样的体验不仅能让学生写好作文,更能让学生做好人。在这些体验中,体验的客体不是同主体的意识、生命无关的客体,而是主体生命意识中的客体,体验中的客体是生命化的,甚至是主体生命的一部分。此时,无客体也无主体,主客体的这种活生生的关系成为体验的关键。在活动的亲历中,更容易形成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二)以读“心”入生活,诱发生活体验

世事纷繁复杂,我们不可能都一一经历过,尤其是中学生,他们生活的圈子比较狭小,生活内容比较单一,对他们而言,最直接、最便利的甚至也可以说是最主要的诱发生活体验的方式,不能不说是阅读了。我们要引导学生爱读书、善读书、广泛地读书。可以让学生读古今中外的名著,也可以读当代流行的时尚之作,可以读报刊杂志,也可以网上阅读。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只要是有益的、读得懂的,都可以看。无论读什么,都要告诉学生要“沉”进去。当学生在真正“孤独”的意义上去阅读的时候,一段文字,一个字句,甚至一个词,都会在他的心里泛起旁人体察不到的涟漪,他被深深地震撼着,或是被久久地感动着,无论是刹那间的顿悟还是永久地回味,这一切,都是他自己独自的体验。为了检查和激励学生阅读,也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如,可以在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学生来交流阅读体会,畅谈阅读感想;可以在班中定期开展“读书明星”的评比,也可用写“读书体会”、“班级读书征文”等形式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保证学生阅读的“量”和“质”。

二、精心设计,唤醒体验

当学生已经在心中积累起许多杂乱的感性的“体验”(我们暂且称它为原始体验),体验式作文教学如何唤醒学生的这些“原型”体验呢?

(一)提示语唤醒

所谓的提示语,就是在作文题目前加上一段提示性的话。它如飞到干柴上的一颗闪亮的火星,能唤起回忆、引起联想、触发情感、启迪思维、开拓思路,能捕捉到学生写作的“兴奋点”和“动情点”,能一下子“惊醒”学生心中储备的表象,并能把它贯通起来,获得写作的冲动。比如,,一位老师这样设计提示语:“大千世界,纷繁芜杂,面对生活,你的心头一定会常常涌起这样一个疑虑:‘我该怎么办,比如,当你面对正义和邪恶的搏斗时;当你在奋斗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当你遭到他人的误解甚至嫉妒和诽谤时;当你面对荣誉的诱惑和名不符实的吹捧时;……在这些时候,一定会促使你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一定会在你的思想感情的深处掀起一股巨大的波澜。在这些时候,只要你首先冲破‘我该怎么办这一关,找到了方向,拿定了主见,可以想见,正确的选择、胜利的希望就一定会向你招手了。”“我该怎么办”,这是人人都曾有过的心理体验,但是其背后的具体原因和生活内容却各有各的不同。当学生读了八个“当你”,三个“一定”以及“冲破”“找到”“拿定”等句子和词语时,他们曾有的“我该怎么办”可能就会一一浮现。

(二)作品唤醒

作品唤醒是指通过向学生展示课文或贴近学生生活的时文等,让学生体会他人文章所蕴含的生活韵味,从而搅动积淀在学生心底的生活体验积累,产生写作冲动,让语言的洪流宣泄出来。尤其在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后,更多的时候,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运用多种手段营造作文教学情境,有目的的导演“情境”,有意识地“制造材料”,为学生制造一种场合、一种氛围,引起他们情感的波动,诱发、唤醒学生曾有的生活体验,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例如,学生都参加过考试,为了得高分,有些学生甚至“不择手段”,当听到“我把手伸进抽屉里,摸着书,一页一页艰难地翻着,手直发抖,身子更不自在,冷汗不自觉地冒了出来。我镇定地给自己打气:不怕,不怕,就这一次。尽管如此,我还是抬头看看老师。呀,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老师正向我这边走来。完了,完了!我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儿,大气不敢出,脸刷地一下红了!我吓得闭上眼睛。我想听者同样的曾有过的体验就会被唤起了,甚至还会想到和考试情形有关的其他的或悲伤、或高兴的情感经历和感受。

三、写作迁移,表达体验

体验并不就是艺术,体验有时可能是薄弱的、片面的、易逝的,因此,体验式作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把不易把握的、瞬间性的、内在的、神秘的体验表达出来,成为了体验式作文教学的重点。

(一)运用情感化语言

学生心中积累了或悲伤、或欢喜情感体验,在作文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运用富有情感性的语言——用会痛苦的语言、用会流泪的语言,会欢笑的语言来写作,乏味的语言只能表达乏味的情感——即使你此时心潮澎湃。比如,“我一百二十个满意地付了钱,飘飘然地走出理发店,跨上那辆伴我南征北战的‘长征牌专骑向家飞去。一路上,天是那么蓝,草是那么绿,蝉唱是如此的顺耳,鸟鸣是如此的怡情,我不禁由衷地高歌:‘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总想对你倾述,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是不是也濡染上了愉快、欢乐的情绪?不仅仅是语言这种形式,结构本身也可以传达某种情感,比如采用倒叙手法。另外反复、对比等表现手法都可以用来传达特定的感情,因为“情感是作为形式而存在的,形式便意味着情感”。

(二)运用诗化语言

人文科学追求对具体事物丰富性与完整性描述,尽量使概念的基本本质达到完善,所以它必须用诗化的语言。诗化不仅仅是诗歌的一种形式,或是一种韵律的形成,而且诗化是对初始经验的思考,对最初体验的描述。在写作中,学生要探索隐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体验,也要用诗化的语言。比如,“这些天一直想离开南京到外地去走走。换一种心情,先是大气不好,这几天天气好了,车票又特别难买。你想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出去,人家也想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出去。非走不可,可以买没有座位的站票到车上再签,万一签不到票就惨了。出去玩就是为了调节心情,如果心情比在家里更坏,何苦出去。”这是一种真实的描述,在这些语言中,或者确切地说,在这些语言之外,我们发现了我们从未思考过或感受过的“回忆”。

(三)运用个性化语言

体验式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原创性的思想和真实化的情感,那么,与这种烙有学生主体生命痕迹的言语内容相吻合,作为其外化的言语形式也应具备写作主体的个性特征,即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原创性的思想和真实情感。当学生说着大话、套话,说成年人要求他们说的话时,这种语言就不是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思考。如一学生写参加集体劳动,他写道:“在集体活动中,我们都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积极动脑筋,为集体活动作出自己的贡献。只有这样,集体才能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这种“群性话语”掩盖了学生个性化的心灵,使个休的劳动体验在“群性话语”中得不到表达。

总之,体验式作文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作文教学理念,无论在其理论上的系统建构上,还是在实践操作层面上都非常不完善。因此,从理论和具体的实践层面上进行深入探索,对作文教学改革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1]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佐藤学,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黄孟柯.中学作文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
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小学作文教学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英语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与实践
论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