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新一中国矿厂遭冲击
2009-05-12
据法新社11日报道,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境内的一个中资镍矿项目日前发生大规模暴力事件,当地工人冲击了工厂,并与中国工人发生冲突,造成包括至少5名中国人在内的多人受伤,大量设备、车辆被毁。中方一名项目负责人当天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工厂目前已经重新开工,中方正积极与当地政府展开善后处理工作。
这个名为“瑞木”的镍钴矿项目位于巴新北部马当省境内,投资高达近14亿美元,隶属于中国中冶集团。8日,当地矿工突然冲击工厂,捣毁了大量工程车辆和设备。法新社报道称,该工程的副总经理吴学峰(音)说:“超过30辆车被破坏,工人宿舍被围困,工厂设备也遭到大量毁坏。”据当地媒体报道,5名中国人和3名当地人在冲突中受伤,其中3名中国人伤势严重,已经被转送到首都的医院治疗。
在接受巴新《国民报》采访时吴学峰称,“我们已经请求巴新政府和警方对事件进行彻底调查,将犯罪者绳之以法,并尽快恢复工厂的正常秩序”。路透社11日援引工程另一投资方———澳大利亚高地太平洋公司经理约翰·古丁的话说,虽然冲突事件的整个影响还不清楚,但预计工程进度不会受到影响,工程的整个计划也没有变化。“我们已经接到中方通知,他们将在12月中旬开始试运行。”报道还称,该工地此前也出现过工人冲突事件。2008年8月,由于对工作条件不满,当地工人袭击了中国工人,并封闭了工地大门。
中冶集团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一名项目负责人1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此前工地上发生的一次事故是此次冲突的导火索,在那次事故中,一名当地工人因违规操作受伤,但随后工厂内传出谣言,称这名工人已经死亡。这名负责人说,在整个冲突过程中,中方人员从大局出发保持克制,因此受伤害较重,许多财产也被抢。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非常重视,警方立即派出直升机前去调查,并表示将追究作案暴徒的责任。项目已于11日开始复工。马当省的调查团随后也将前往调查。
这名负责人还表示,中国企业在投资的同时,为当地做了其他大量工作,企业的社会化服务项目全都由当地经营,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当地人受益匪浅。▲(郭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