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2009-05-12赵胜
赵 胜
[摘 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契机,但与电子商务行业的蓬勃发展相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就业率却不高,虽然导致这一戏剧性结果的因素复杂,但是高校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高职院校作为我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本文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电子商务 人才培养 实训教学
一、引言
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已有十余年,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电子商务由初期零星局部借助于互联网开展的商务活动逐步向纵深化迈入,呈现出明显的普及化趋势,电子商务人才的社会需求表现为数量的扩大化、层次的丰富化和节奏的紧迫化。根据相关部门预测,2010年全国电子商务行业从业人员需求将新增至300万人,从2008~2010年,每年新增人才需求近75万人。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远远满足不了这种需要,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电子商务市场人才需求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技术类,包括商务平台设计、商务网站设计、美工设计等方向。对于这类人才,要求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还要对企业流程、管理运作、市场营销有一定的了解。二是商务类,对应业务包括企业网络营销业务、网上国际贸易、新型网络服务运营、电子商务支持系统的推广等方向。对于这类人才,一方面要求他们具备管理和营销特长,并且熟悉网络虚拟市场下新的经济规律,另一方面要求他们掌握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基本操作技能。三是综合管理类,对他们的要求是:既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方面的能力,还要对社会经济有较深刻的认识,特别是要具备较强的项目管理能力和企业电子商务整体规划的能力。除综合管理类人才主要经长期历练养成外,其他类别的电子商务人才一般都由高校直接培养,截至目前经教育部批准的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校多达1300余所,其中高职院校占绝大部分。
二、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应由其专业特性来决定,即以商务活动为中心的前提之下细分两大类:以培养信息技术技能为主的技术类和以培养运营管理能力为主的商务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通过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商务系统规划与设计和商务活动运作的能力,还要紧跟新技术的发展,不断丰富、更新教学内容。但是纵观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实际,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没有很完善的体现出电子商务学科的上述特性,究其原因,笔者分析可能存在以下方面:
1.电子商务专业定位不准,人才培养目标模糊
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包含各行各业,对电子商务概念的理解也是因人而异,从表面上看,各高职院校好像都有自己明确的定位,因为他们把电子商务专业分别开设在不同的院系,有的设在工商管理系、有的设在信息管理系、有的设在计算机系、有的设在经济管理系等,把培养目标定位为管理人才、商务人才、技术人才、复合人才等,但从教学计划和教学实施上看,都在相互模仿,并没有体现出自己的特色,有些高职院校甚至很难说清楚其培养出来的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究竟能从事什么具体工作,或者提出所谓的培养目标广泛、适应于系列岗位群的“万能型”人才,其结果就是使得电子商务专业“看上去很美”,却不具备可操作性。
2.课程体系过分追求全面,忽视学生的精力和时间限制
电子商务是一门跨专业的学科,涉及的专业有管理、经济、金融、贸易、信息、通信、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等,很多高职院校试图把学生培养成既懂“电子”又懂“商务”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一个庞大而又全面的专业课程体系,可是学生的精力和时间却是有限的。虽然在校大学生都是朝气蓬勃的风华青年,可是他们的精力除了用于专业学习,很大部分还得用于社会实践等综合素质的锻炼;我国高职院校大多都是三年制,第一学期新生刚入校需要有个适应期,只适宜开设专业基础课和公共课,最后一学期一般都用于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剩下的仅有的两年时间根本不可能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自然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导致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成了什么都知道一些,可是什么都不专长的“四不象”。
3.电子商务专业师资匮乏
经验丰富、知识全面的电子商务专业师资十分稀缺,后备力量明显不足,很多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大多都是从计算机、管理、营销或其它专业抽调出来的,其专业知识主要来源于现有的电子商务书籍和资料,而这些知识远不能适应于当前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需求,而且,这些教师大多也只具备诸如网站建设、应用系统开发、市场营销等单方面的经历,缺乏信息技术与商务活动紧密结合的实践经验,在从事相应的电子商务教学环节时就显得勉为其难。即便是近年由重点高校培养出来的科班出身的青年电子商务教师,也因为阅历太浅、实战经验不足,而电子商务又发展太快,在实际教学当中难免捉襟见肘,心有余而力不足。
4.电子商务专业教材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市场之上电子商务专业教材成系列和不成系列充斥,内容上或相互雷同或天差地别,重复和冲突现象严重,缺乏规范性。教材的编写和出版远远滞后于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教材内容更新缓慢,很多数据和案例过于陈旧,甚至有些专业课程缺乏合适的教材,这些都不利于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实施。比如,《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等教材市场上多达数十种不同的版本,内容大体相近,虽然理论知识丰富却与实际教学需求差距甚远;而《网络支付》、《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等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却很难寻觅实用的教材。
5.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
电子商务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完成商务活动,要求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不具备电子商务实训室,即便有也只是安装一套廉价的、简单的模拟实训系统,只能完成一些基础性的试验,没有针对性和突破性,学生无法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真实的电子商务业务流程,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机结合,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动口不会动手,不能适应社会需求。部分专业课程由于没有配套的实训环境和设施,无法开展教学活动或者效果远达不到预期,比如,《电子商务案例分析》,配合沙盘演练,原本是一门趣味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条件不具备的院校最后只能把它变成一门说教课甚至是讲故事课。
三、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对策
电子商务前景普遍看好,电子商务的人才缺口逐年加大,国家大力扶持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针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1.准确专业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电子商务的成功运作需要各层次的人才,因此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分层次的,根据市场的需求,电子商务人才层次可分为应用层、策划层和管理层。如果把电子商务三个层次的人才按金字塔结构排列,管理层是塔尖,策划层是塔身,应用层是塔基,高职院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应该是塔基的应用层。这一层次的人才是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力量,对这一层次人才的培养是不容忽视,高职院校应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本校实际,在全面讲述电子商务相关知识的同时,把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细化为不同的方向,如电子商务站点开发与维护方向、电子商务营销方向、电子商务网络贸易方向等,培养出电子商务知识全面、具备专业特长、能从事具体实践工作、适应具体岗位要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而不应该是一直以来所提倡的培养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博而全”的电子商务专业通才。如果高职院校的一些传统专业颇具特色,如企业管理、网站开发等,不妨把这些专业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形成电子商务企业管理专业、电子商务网站开发专业,进一步明确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有意识、有步骤的引导学生朝这些方向发展。
2.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体系
电子商务是一门交叉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根据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在理论课程的设置上要强调理论知识体系的宽度和广度,涉及面要覆盖所有“电子商务化岗位”,但不要求理论知识体系的深度和精度,只需能够满足实际需求,以“够用”为原则。在实践课程的设置上要以“小方向,重特色”为原则,把专业培养目标细化为网站建设、网络营销、网上贸易和物流管理等互为依托、前后衔接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生态链。电子商务实务的完成并非依赖一己之力,而是强调多方协作,因此,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当中也应始终贯彻这一思想,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当能够满足电子商务专业高职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的需求,根据电子商务专业高职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找准自己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生态链中的位置,只有他们在有限的大学学习生涯中所学的专业知识、所掌握的专业技能能够满足他们对应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这样的课程设置才算是合理的,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案才算是成功的。
3.加强专业师资建设
教师是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电子商务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快培养出一批能将信息技术与商务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具有复合型能力的优秀而稳定的师资力量,并且通过商务实践和教科研工作,使教师具备深厚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和娴熟的电子商务驾驭能力,从而胜任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建设大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多渠道引进掌握电子商务新技能、拥有电子商务新思想、关注并能准确判断电子商务发展新动向的高新技术人才。
(2)聘请行家到校任教。社会上不乏电子商务行业领军人物和电子商务业界践行代表,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他们到校任教或作为实践课指导老师,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中,他们意见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3)安排教师进修和交流。很多的组织和机构经常会举办一些电子商务专业或相关的培训和交流活动,高职院校应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与,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吸取先进经验、捕获有效信息,完善和修正本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短处和不足。
(4)选派教师进入企业实践锻炼。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与电子商务应用实践的粘合度于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至关重要,只有教师自己身临企业一线,才能使电子商务理论教学更具说服力、才能使电子商务实训教学更生动。
4.妥善解决教材问题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蓝本,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材的运用,教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必须仔细甄别,遴选出最实用最适用的参考教材,参考教材选用的最基本依据是要考量其权威性、指导性、前瞻性和通俗性。授课教师在合理利用参考教材的同时,还应时刻关注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动态和前沿,搜集最新行业信息资源补充教材教学。部分专业核心课程市场上缺乏可选用的适当教材,高职院校应组织成立课题小组或专家指导委员会,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和专业培养目标自行编撰规范的教材或讲义,指导教师教学,引导学生学习。
5.完善实训设施,抓实实训教学
电子商务实训教学对环境和设备的参数要求都很高,建立起完备的电子商务实训室需要很高的资本投入,很多高校暂时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在高投入与资源相对稀缺的现实矛盾之下,可以结合以下途径辅助和完善电子商务实训教学:
(1)引进或自主开发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平台。目前市场上有部分比较成熟的、高仿真的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平台(比如德意数码、浙大科技等开发商推出的电子商务模拟实验系统),可以帮助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提高电子商务的实训技能,高校可以通过对其考察评估后出资引进,有实力的高校也可以结合实际需求选择自主研发。
(2)带领学生参与具体项目设计,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任务分解成单个项目,由教师指导,带领学生学习团队或小组,进行“项目驱动式”或“体验式”教学。比如,在网络贸易教学中,可以把学生分解成网络营销组、贸易洽谈组、商品采购组、单证处理组、财务处理组、物流组、售后服务组,针对一笔订单,各小组各司其职,共同完成这笔业务,获得下一笔订单时各小组成员轮岗,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既熟悉了这一教学环节的电子商务业务流程,又掌握了实践技能,教学效果非常好。
(3)与企业合作,建立电子商务实训基地或实训实验室,实现“工学结合”和“商学结合”。选择优秀的电子商务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共同建立实训教学项目,高职院校师生均可获益,比如淘宝公司推出的“淘宝创业实训基地”项目,高职院校只需很小的投入就可以建立起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而且淘宝公司免费提供规范实用的师资培训、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和网络实训平台等资源,优秀学生还可以获得淘宝网实习、就业的机会。
(4)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免费资源,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实商务流程。互联网络蕴含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且成本极低甚至接近0成本,充分合理引导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利用这些资源也可以帮助他们掌握和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技能。比如淘宝网、拍拍网等还有其他的一些论坛和虚拟社区,不仅能作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训学习的平台,还可以作为他们自主创业的平台。
(5)积极参与由政府或企业举办的电子商务专业相关技能竞赛。参加电子商务技能大赛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提高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最有效的捷径之一,学生在参赛过程中会自主、自发的学习相关知识,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不仅专业知识和技能进步神速,而且综合素质也有明显提高,积极组织和鼓励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参加专业相关技能大赛也是高职院校作为辅助电子商务专业实训教学的途径。当前可以参考的电子商务专业技能竞赛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办的“全国电子商务大赛”、阿里巴巴公司举办的“明日网商大赛”、互联网协会和建行合办的““e路通”互联网应用大赛”等。
四、结束语
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表现形式,以技术创新推动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改造传统业务流程,促进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成为商务模式主导的趋势锐不可当,市场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高职院校作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当认真分析电子商务人才市场需求特征,结合高校自身专业特点,整合优势资源,借鉴先进经验,形成本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培养出适应电子商务行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韩林,教育与职业: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2006年20期
[2]刘文哲,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J],2006年05期
[3]陈增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高职高专商科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内涵与实施[J],2006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