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资本市场发展推动中国经济转型
2009-05-12边晓磊
[摘 要]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结构不平衡现象,改善经济发展结构一直是近年来政府的工作重点。十七大明确提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之一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了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对经济建设的又一番思考。本文针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政策不完善,以及受到经济发展阶段的客观制约等实际情况,阐述了资本市场对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转型的作用,提出资本市场建设是新时期改革深化的关键,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推动经济转型的观点。
[关键词]经济增长 经济转型 资本市场
作者简介:边晓磊,男,单位: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经过20多年发展,资本市场已经形成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中长期放款市场等在内的主要市场体系。近年来,以股权分置改革为重点的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工作成效显著,我国资本市场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可以说,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不仅推动着经济社会各项配套改革的逐步深入与完善,还将对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和经济平稳增长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存在两大不平衡
就经济增长动力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主要是体制改革所造成的投资和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高投资率所导致的资本加速积累,以及对外开放所导致的外部需求的快速增加。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存在两大不平衡,一是经济增长结构中投资和消费的不平衡,这是内部失衡的表现;二是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双顺差,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外汇储备不断创新高,这是外部失衡的表现。
从1978年以来,我国的投资率始终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2003年我国的人均GDP首次达到1000美元,但当年的投资率为42.9%,而其他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的投资率一般都在22%-30%这样一个水平,与之相比可以看出我国的投资率水平明显偏高。过高的投资率不仅不利于拉动就业,而且也加剧了投资和消费不平衡的矛盾。
双顺差的持续,一是使得外汇占款过多、增长过快,推动货币供给增加,加大通货膨胀压力;二是增加了央行货币政策执行的成本和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拓展的压力;三是造成我们跟贸易伙伴国之间的摩擦加剧,同时使自己的贸易条件变差。
同时,内外部的失衡也加快了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一些可贸易资源因为中国需求量的急剧增长而推高了全球的价格,而不可贸易资源或不准贸易资源,尤其是一些自然资源则出现了短缺;环境恶化问题也日益突出。
因此,改善两大不平衡一直是近年来政府的政策重点。中央早在“九五”计划中就曾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通过经济体制转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十一五”规划的时候,又再次提出要把转变增长方式作为今后五年的经济工作的重心内容。到了十七,再次重申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之一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家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工作的重点正从单一的增长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转变。
十七大明确提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之一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七大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了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对经济建设的又一番思考。从两个概念的含义看,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指标,一般定义为GDP增长的百分比,而经济发展是一个更全面的指标,除了包括经济增长速度、平稳程度之外,更包括经济结构、经济效益、人民生活的总体进步。经济发展有赖于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不一定意味着经济发展。十七大用经济发展代替经济增长,是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现。
从注重经济数量扩张到转向注重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提高,客观地说,这十几年来我国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与经济发展水平差不多的发展中国家以及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们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改进是很明显的,主要表现在能源消耗强度和污染排放强度有所下降。但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差距还较大。同时,受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面临严峻的挑战,必须加大力度转变经纪增长方式,加快改善内外部的不平衡状况。
二、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是要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理想,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和政策不完善,例如政府职能、考评体系、投资、财税、土地管理体制和资源价格体系等关键领域的改革,面临艰巨的攻坚任务。二是受到经济发展阶段的客观制约。到2020年我国才能基本实现工业化,而现在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或者说工业化的中期阶段,重化工业发展快、比重大,对能源、原材料消耗大,污染排放多。在同样水平的发展中国家中,我国的工业化水平较高,可城镇化水平较低,我国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目前乃至今后长时期内,我国也将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期,大量基础设施需要投资,对资源环境产生较大的压力。在“两化”双加速阶段,加上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由温饱型走向小康型,以买房、买车为消费热点,这些都是加大能耗和排放的耐用消费品。因此,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是市场配置资源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相应地,以行政权力为依托的政府配置资源的比例也在不断下降。但是,处于转轨阶段的中国,依然存在很多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体制的因素导致市场机制受到压抑,尤其是一些重要的资源并没有通过市场来进行有效配置。像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价格没有市场化,而是由行政机关定价或者受行政机关的影响。行政定价是按照计划经济的惯例压低价格,因为要素价格压低有利于国有企业降低成本和增加盈利,价格的扭曲促使了以浪费资源的方式进行生产。金融体制的改革也还没有到位。由于我国的融资结构主要还是依托于间接融资,因此信贷仍然是企业融资的最主要方式。但是信贷也往往要受到各级行政机关力量的重大影响,使信贷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配置。
无论是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还是从国际上各国的实践来看,只有当存在不完全竞争、公共品、外部效应、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等“市场失灵”情况时,政府的干预才是必需的,并可能有效地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但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与家庭的私营部门应是投资、生产、销售、储蓄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主体,独立自主地做出与自身相关的经济决策,政府过多的干预不但会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我国要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就是要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
三、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推动经济转型
我国资本市场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逐步发展起来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尤其是这两年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行,大幅度改变了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结构,提高了资本市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构建了市场化的不同类别股东的利益共同基础,中国资本市场以其特有的功能在改革开放、推动经济体制转轨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转型过程之艰巨是前所未有的,如何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转型,是当前中国所面临的一个大趋势。因为,在所有经济体制改革中,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是最深刻的,是中国30年改革的最后攻坚阶段。也是推动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
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转型的角度,资本市场的作用至少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市场机制上,资本市场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引导经济转型。在资本市场上,公司的投资价值主导资本流向,优质公司和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产业可以获得充裕的发展资金,相反,则会由于资金约束而受到限制。通过资金的这种合理流动,国民经济结构得到调整并逐步实现优化。具体来说,资本市场改变了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企业价值的评估方法,把原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下专注于企业过去拥有的静态资产的价值评估体系转变成专注企业未来创造现金流的能力的一种价值评估方法。简单的说,传统的间接融资体系对企业价值的评估是关注过去,新型资本市场的功能是关注企业的未来。一旦中央已经确立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基本方针,政府各层面的工作重心相应调整,资本市场将对不同类型企业的未来适应经济转型的能力进行评估,并通过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引导企业关注未来的经济转型,迅速提高适应经济转型的能力。
二是在改革的层面,资本市场为政府进行国有经济的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改组,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平台;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国资委和各地方政府已经认识到资本市场在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公司治理、国有资本经济核算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积极推动央企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股份制改造并进行央企整合。国家的经济转型在很大的程度上需要国有企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国有企业不能跟上整个经济体转型的步伐,就会丧失未来的市场。把国有企业推到资本市场,是加强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提高国有企业效率,推进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主要国有商业银行均已经改制上市的环境下,国有经济的转型已经不可能脱离资本市场完成很多大的转型了。
三是在金融的层面,利用资本市场有利于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提高金融市场效率,推动经济转型。早在2003年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就强调指出,要“扩大直接融资,减少银行贷款风险”。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了,要“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目前,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十分健全,资本市场发展滞后,过分依赖于银行融资的现象仍然严重。借鉴国际经验,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运用资本市场分散风险和风险补偿机制,在市场基础的层面上防止银行风险过度积累,不仅可以为促进企业的资本形成提供更加有效的渠道,大力支持推动经济转型的中小企业的业务发展,大力支持非国有经济体在服务业发展方面的作用发挥,大力推动各类企业在自主创新和管理效率提高等方面的转型,防范社会融资的结构性缺陷,而且促使整个经济和金融体系的运行更富有弹性和活力,资源的配置更有效率。金融效率的提高本身也是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体现。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通过发展资本市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是新时期改革深化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新思考,邱晓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10月
[2]论中国经济转型模式,张建君,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9月
[3]中国经济转型 (美)邹至庄 著,曹祖平 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4]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增长1978-2008年的经验研究,沈坤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5]中国经济转型分析导论,伍装,上海财经大学,200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