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代人相处也是艺术

2009-05-11

新天地 2009年5期
关键词:小丽小张子女

《菜根谭》曾讲到与家人相处的技巧:“家人有过,不宜暴扬,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隐讽之,今日不悟,俟来日再警之,如春风解冻,和气消冰,才是家庭的型范。”可见与家人相处也是一门艺术。

要善于掌握生活的主动权

■韩学政

老年人要把握好生活的主动权,不要对子女有过分的物质和感情依赖,这样在子女处世失误时,才能从容应对,圆满解决。

有位老人月退休金近千元,为了享受天伦之乐与儿同住,他卖掉了在市郊的三间平房。刚开始两个儿子都热情相迎,老人与老伴遂将卖房款20万元一分为二给了两个儿子,大儿子拿去做生意,小儿子投身股市,二老在两个儿子一家轮流一个月。哪知,两个儿子投资理财都不顺利,老人忍不住数落几句,却引发更深的家庭矛盾。两位老人不得不自己租了一间小房另起炉灶,眼不见心不烦。老两口虽然对子女的不孝非常生气,怎奈经济大权已经旁落,自己无由置喙。

也有老人在情感上过度依赖子女而引发家庭矛盾的。一位老同事儿子都已过三十,她却事事不放心,无论是生活琐事还是事业前途,她处处插手。有时候儿子儿媳上班去了,她就到儿子家里打扫卫生做家务;听说儿子工作不得意,想要辞职,就极力劝阻。做母亲的一片苦心,谁知孩子并不领情,不但换了门锁,连回家探望也是三言两语敷衍了事。这位老同事分外伤心,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

另有一位老工人月退休金千元多点,老伴去世后料理生活有困难,老人每月付给儿子生活费500元,由儿子一家负责照料他的生活,余下的钱自行掌管。儿子想做点小投资,经济上遇困难,他予以适当资助,讲明是借款,不过并不计息,两年来他们相处得和谐。儿子说,既尽了晚辈孝敬老人的义务和责任,又得到了长辈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

可见,人至老年,要想生活得舒心自在,就先要掌握主动权,制定自己的“幸福晚年计划”,不要把生活的重心过于倾斜子女。

顺着老父亲的“闲不住”

■马志国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是个闲不住的人。父亲是建筑工程方面的技术人员,不论哪家工程队聘请之后,都不愿让他走。为什么?就是因为父亲不论给谁干活,都比给自己干活还上心,不论分内分外,总是闲不住。

就因为闲不住,父亲住过两次院。第一次,家里知道信儿的时候,父亲已经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原来,那天父亲照常在工地上检查质量,发现一处有点问题。自己本可以“动嘴不动手”的,可闲不住,结果是到底不再年轻,自己摔伤了腰椎。工地的负责人一再致歉。母亲说,老爷子的脾气就是闲不住,不怪你们!父亲伤养好又上工地了。直到他70多岁的时候,我们好不容易才谢绝了人家的聘请,把父亲留在了家里。

在家里,父亲更是闲不住,不论力气活还是家务活,什么都要自己动手。去年快要入冬时,家里的烟筒得重新安装,父亲没舍得惊动我们自己动手安装,结果不小心把腰扭了,强忍了一夜,直到第二天才给我们,打电话。我们赶紧把他送到医院,住了三天。这回全家意见一致,认为父亲该服老得服老,别再闲不住了,该指使我们就指使我们。但是,他一辈子闲不住,改起来也难。至今,父亲还是什么家务活都干。

祸福相依。闲不住,确实让父亲两次住院吃了点苦头,不过也给父亲带来更多福报,父亲闲不住换来了好心态。这么多年来,我们有空回家看到的总是父亲忙碌的身影,看我们来了,才坐下来和我们说说话。父亲这样忙哪有工夫发牢骚,哪有工夫闹情绪?心态好,身体就好。再加上每天的忙碌也活动了筋骨,强健了身体。现在父亲年近八旬,但见到父亲的人们都说,他也就60多岁的样子。

那天,偶然发现父亲书桌的玻璃板底下,有自己写的书法:“不息身方健,无私心自宽。”于是我想,往后的日子里,多多关照他就是了,又何必让父亲闲下来呢?

如何帮父母改掉不好的习惯

■昆荣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父母难免有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伤己伤人。可是只有聪明的子女懂得妥协,善于引导,有条件地改善一下父母的生活环境,以根除父母的坏习惯。

小张的父亲退休前是位矿工,十分好酒,早晨一起来就喝,然后三顿饭喝,最后是临睡之前喝,喝的还尽是酒精勾兑的劣质酒。小张为父亲的健康着想,强制父亲戒酒,夺走父亲的酒瓶子。父亲气呼呼地说:“我都活大半辈子了,不让我喝这几口不行!”结果父亲一生气喝闷酒喝得更多,伤了身子。小张十分难过,他改变策略,骑车去三十里外的一个酒坊买了纯正的粮食酒给父亲喝,小张的父亲很感动,从此开始节制地喝酒。

小丽的母亲喜欢玩麻将,可她一输钱就情绪波动,血压升高。经过一番琢磨后,小丽决定“智取”母亲,让她戒掉“麻将瘾”。于是,每晚小丽都陪着母亲看电视连续剧,看完后还和母亲讨论剧情,半个月后母亲看电视的劲头胜过玩麻将了。小丽又让母亲早起去广场看跳舞,小丽看母亲对扇子舞很有兴趣,小丽就开始刻意学扇子舞。一来二去的,母亲也跟着女儿跳舞了。小丽的母亲爱上跳扇子舞后,每天早起早睡,很快就把打麻将的嗜好改掉了。

小王的父亲肝火盛、爱发脾气,小王把父亲接到自己身边居住,这里居民知识分子居多,知书达理。父亲入乡随俗,变得谦逊多了,讲话声调也低了几分。半年后,他不再为了琐事朝母亲发脾气了,与老朋友下棋,不但自己不悔棋,别人悔棋,他也很宽容。

父母的坏习惯不容易改掉,与其争吵着让他们改,不如在不伤害亲情、不伤身体的前提下,帮助他们把不良后果降到最低,让他们顺心自在才是最重要的。

(责编:孙展)

猜你喜欢

小丽小张子女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有缘人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
今天忙不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