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用化妆品防腐技术概述

2009-05-11

中国化妆品 2009年4期
关键词:防腐剂防腐活性

徐 良

作者简介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徐良是我国日化行业技术资深专家,尤其在我国化妆品研究开发领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他从事化妆品、洗涤产品研究开发及其管理20余年。拥有“W/O/W型多项乳液的研制”及“脂质体及其化妆品的开发”等50余项科研成果 其中获得三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项“北京市青年科技发明一等奖”。近年来发表论文50余篇,合著有《皮肤科学与化妆品功效评价》、《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行政许可申报受理指南》等。

徐良教授现任北京日化研究所所长、国家洗化用品质检北京站站长、卫生部卫生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光生物学及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一、化妆品中的微生物与化妆品防腐

1.化妆品防腐的定义:

保护化妆品成品在保质期内免受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污染

2.化妆品防腐的必要性

化妆品被微生物污染后,会发生以下不良变化:

变味、变色、粘度变化、产生气体以及使透明体系混浊、产生沉淀等。

更为严重的还会产生致病菌并通过化妆品基质危害人体,例:金黄色葡萄球菌会产生外毒素,侵害皮肤。

3.微生物的基本概念

微生物: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泛指生物界中存在的体形微小、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

主要包括:细菌、霉菌、酵母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及病毒等。

微生物的特点是体积小、面积大;生长旺盛、繁殖快;适应性强、易变异; 分布广、种类多(天空、大海,无处不在;土壤中已发现10万种以上)。

4.化妆品中常见的微生物:

化妆品中常见的微生物分为细菌、霉菌和酵母菌三类。

A 细菌:分革兰氏阳性与革兰氏阴性菌。从形态上分为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螺旋状菌等。

被细菌污染的化妆品会产生分层、混浊及异味等现象。

B 霉菌: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长,易在空气中传播。

化妆品被霉菌污染后,会产生霉斑(常出现在包装容器及内容物表面),有霉臭味。

C 酵母菌:

化妆品被酵母菌污染后,会产生一种发酵所特有的酸味,另外还会导致产品混浊、分层、变色。

5.微生物在化妆品中生长所需的物质:

外界的水,空气以及化妆品基质中使用的原料如:脂肪酸、脂肪醇、酯类、蛋白质与氨基酸、羊毛脂及其衍生物、维生素、纤维素、淀粉、植物提取物、糖类(蔗糖、葡萄糖、粘多糖)、无机盐等。

7.化妆品被微生物污染的途径——化妆品的一、二级污染

A 化妆品在生产过程中受到的微生物污染:化妆品微生物的一级污染;

B 消费者在使用过程造成的微生物污染:化妆品微生物的二级污染。

(1) 化妆品微生物的一级污染

包括设备、原料、制造及包装四个方面,而制造及包装过程又涉及生产环境与操作人员。

a设备输送泵、管线、乳化机、灌装机等,是微生物聚集之处,要定期清洗、消毒。

b原料是微生物的重要污染源,对重点原料(如:动植物源性原料、水)可在检测的基础上进行灭菌处理。

c制造环境定期进行环境灭菌消毒;制造过程中物料的加热灭菌处理等。

d包装包装车间的空气净化,二次更衣;包装材料的清洗、消毒。

(2) 化妆品微生物的二级污染

消费者在取用时,手指上的微生物可引发产品污染;经常开启瓶盖,空气中的微生物也可污染内容物。

在化妆品制造过程中添加适量的防腐剂成分或采用无水配方。

二、化妆品用防腐剂

1.防腐剂的概念

能够稳定地发挥作用、破坏微生物或阻止化妆品内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通常14天)使99.9%以上的微生物失去活性。

与杀菌剂的区别:

快速、强效的发挥作用,可在极短的时间(30秒)内,杀灭99.99%以上的微生物。

有些杀菌剂在低浓度时可用作防腐剂。

2.影响或降低防腐剂效能(活性)的因素

A 防腐剂的使用浓度:一般地,浓度越高效能越强

B 与微生物的接触时间:一定时间后起作用,也许几天后。

C 体系的PH值:大多数防腐剂在酸性环境的活性大于在碱性环境的活性;例如:Bronopol(布罗波尔)在PH=4时,十分稳定;在PH=6时,其活性可保持1年;而在PH=7时,活性只能保持几个月。

D 固体粒子对防腐剂的吸附:可使其活性降低。

例如:5%的淀粉对0.1%尼泊金甲酯的吸附作用,会使尼泊金甲酯的活性降低10%;

5%高岭土对0.1%的卡松的吸附作用,会使卡松的活性降低26%。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做粉类产品的配方师足够重视。

E 防腐剂的油水分配系数:

在乳化体中,微生物通常会被吸附在在油 —— 水界面或在水相活动,因此,防腐剂的溶解性很重要;好的防腐剂应有高的水溶性,即低的油水分配系数。

F 配方中的一些物质对防腐剂的“封闭”作用:一些原料特别是一些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水溶性聚合物等,可与某些防腐剂胶合,降低其水中游离防腐剂的浓度,进而使其活性降低。

F-1:防腐剂的增量系数(R):由于一些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物质对防腐剂的胶合作用,使体系中游离防腐剂的含量降低,这时的体系中防腐剂的总量与游离防腐剂含量之比即为R值。

也即:在一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性聚合物等体系中,要保持原有的防腐作用,应添加的防腐剂量的倍数。

R= 所需防腐剂的总浓度 / 游离防腐剂的浓度

F-2:举例: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时,一些防腐剂的增量系数(R值)

F-3:应用:

例如,尼泊金甲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08%,在含有5%吐温—80的体系中,尼泊金甲酯最小抑菌浓度(MIC)增加为:0.08% x R=0.08% x 4.5 = 0.36% 。

以上说明,防腐剂的使用必须考虑体系中其它原料的影响;另外,一些原料对防腐剂的“封闭”作用还是很强的。

为了消除封闭作用配方师可以采取增加防腐剂的用量和建立解“封闭”体系,即选择一些有效成分加入上述体系中,降低或解除“封闭”作用,常用的此类物质有:乙二醇、丙二醇、乙醇、异丙醇等。

3.防腐剂使用的安全性与我国的相关法规

(1)需要指出的是,防腐剂是易导致皮肤安全性问题的化妆品原料之一,许多国家对它的使用都作了严格的规定。

例如,欧盟就规定了其允许使用的防腐剂清单,而美国虽然没有规定允许使用的防腐剂清单,但CTFA组建的化妆品成分评审专家组(简称CIR),对用于化妆品的各种成分(包括防腐剂)的安全性进行评审,并公开发表其评估报告,极具权威性,各厂家都会参照执行。日本则在其化妆品原料标准(JSCI)列出了允许使用的防腐剂清单。

(2)我国2007年版的“化妆品卫生规范”将防腐剂归纳在限用物质中,共有56种防腐剂被允许在我国使用,并规定了具体的限用量。

例如:尼泊金酯类, 单一酯限用量为:0.4%,混合酯:0.8%;(均以酸计)

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限用量为0.5%,DMDM乙内酰脲的限用量为0.6%。

(3)使用原则:从安全及经济角度考虑,在保证化妆品在保质期内不被微生物污染的前提下,使用最少量的防腐剂。

(4)影响配方中防腐剂安全性的因素包括:

防腐剂的种类、纯度、稳定性(光、温度)、加入量以及与其它化妆品原料的配伍性等。

三、化妆品防腐体系及其建立:

1.理想的化妆品防腐体系应该具备一下特点:

* 对人体及环境安全,无毒、无刺激性,世界范围内可使用;

* 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稳定;

* 广谱的抗菌活性,对细菌、霉菌及酵母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 与化妆品原料的配伍性好;

* 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的有效;

* 良好的性能价格比。

2.防腐剂的复合使用

对大多数配方来讲,单独使用一种防腐剂很难达到上述建立理想的防腐体系的要求,所以,就目前而言,在配方中复合使用两种以上的防腐剂是十分必要的。

在具体实践中,配方师有两种方式可选择:

* 自己选择多种防腐剂单体,在配方中复合使用。

* 选择复配好的防腐剂成品,直接在配方中添加使用。

前者需要更多的防腐效果的评价试验及配方师的经验。

3.化妆品防腐体系建立要点:

A 明确防腐体系应用的产品类型

因为不同类型的产品对安全性的要求也不相同,欧盟在其预先考虑有效性的表中已将应用产品划分为:留在型产品、洗去型产品、婴儿护肤品、气溶胶、去头屑产品及眼部化妆品6类;配方师在一些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产品(如婴儿护肤品)中建立防腐体系时就要特别注意防腐剂的安全性问题。

B 选择产品销售地区法规允许使用的防腐剂

在我国,要选择化妆品卫生规范中被允许使用的防腐剂品种。

C 考虑配方最终的PH值

因为PH值对许多防腐剂的活性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操作中配方师可以:

按照配方的PH值选择防腐剂;调整配方的PH值,使防腐剂效果得以充分发挥。

D 考虑防腐剂的油水分配系数

防腐体系中,尽量要有油水分配系数小的防腐剂;因为,研究表明产品中的微生物主要存在于水相及油水界面处。

E 考虑配方中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物质对防腐剂的“封闭”作用。

F 考虑防腐体系中的防腐剂与配方中其它原料的配伍性

G 考虑防腐体系中防腐剂之间的增效作用

H 考虑配方中的其它原料对防腐体系的增效作用

例如:EDTA—2Na在含有尼泊金酯的防腐体系中,可有效提高其抑制革兰氏阴性菌的有效性,特别是对绿脓杆菌的作用。就此,防腐剂的加入量得以降低。

I 考虑生产中原料的卫生状况

假如,生产中所使用的原料已经带菌(去离子水、天然提取物、天然的高分子聚合物等),建立防腐体系时,要考虑加入的防腐剂将有一部分被“消耗”。

J 考虑配方中可被微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的种类与含量。

K 考虑产品生产与销售地区的气候因素

例如,在湿度较大的地区如我国广东省,要考虑提高防腐体系对霉菌的抑制能力。

4.建立防腐体系的评价手段

(1)防腐剂防腐效果的评价 ——防腐剂的筛选

A 抑菌圈试验:

原理:细菌或霉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经培养后能迅速生长。在培养基平板中央放置一个用防腐剂处理过的圆形滤纸片,防腐剂向四周渗透就会形成抑菌圈。通过测量抑菌圈的大小,就可以判断防腐剂的防腐性能。

B 最小抑菌浓度(MIC)试验

最小抑菌浓度试验同样可以反映防腐剂的效力,MIC值越小,表明防腐剂的抑菌能力越大。

(2)产品中防腐体系的防腐效果评价 —— 防腐体系的确定

防腐挑战性试验

* 在通过抑菌圈试验、MIC试验初步评价防腐体系的防腐效果后,需要进一步评价实际产品中防腐体系的防腐效能,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防腐挑战性试验。

* 模拟消费者反复使用产品过程中受到高度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选择微生物生长的最适宜条件,以反映实际产品中防腐体系的防腐能力。

* 由于防腐挑战性试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且所需样品量很少,因此,可以使用相当多的微生物进行测试,而且可以同步评估多种样品。

(3)美国CTFA推荐的单次防腐挑战性试验:

* 由于防腐挑战性试验是一种经验性的方法,目前各国及相关组织对此尚无统一的规定。

* 目前较为常用的是美国CTFA推荐的、经典的、为期28天的单次防腐挑战性试验。

该方法的做法是,一次性在成品中接入若干种类、一定数量的微生物,将样品置于适当的温度下,定期抽样检测样品中残余的微生物,并根据微生物的数量变化情况来评价样品中防腐体系的防腐效果。(具体方法略)

编辑/胡迎春

猜你喜欢

防腐剂防腐活性
蛋白酶对禾花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不腐”神话
别把化妆品防腐剂妖魔化
食品防腐剂应用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探析
防腐剂的应用
埋地油气管道外防腐层检测及修复技术
牛奶也有“死”和“活”
保肝药物体内活性筛选方法的建立
3
问问防腐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