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的美学思考

2009-05-11李海燕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字幕版面课件

李海燕

一、引言

多媒体课件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教学的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按

照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方式组合在一起的教学程序。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在教学中,好的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充实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还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往往重视的是课件的结构、内容,而对课件的美学则涉及较少,以至有些课件给人的感觉很凌乱,导航不明显,课件整体色调混乱、文字不统一等等,整个课件看上去很不美观。那么如何使设计制作出来的课件更加完美?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得到同行的指点与帮助。

二、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的美学思考

1.创意美

我们应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所以,首先关心的应是对于课程来说利用课件是否有必要性即课件的教学价值。如果一个课件缺乏创意,仅仅是板书搬家,习题搬家,那么其教学价值就很低。

用常规教学方法就能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内容,就没有必要使用计算机来进行辅助教学,那样只能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相反,课程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师用语言不易描述的内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有必要实施计算机辅助教学。比如,在物理学中波动光学中的若干现象、微观粒子的行为等是人的感官无法直接感知的,对于这些微观的无法用实验验证的问题就可采用多媒体课件将复杂、抽象的问题形象化、生动化、给人以直观的感觉,纳入人的形象化思维中。

2.形式美

多媒体课件的美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美的形式不能脱离内容而单独存在,反之,内容也不能离开美的形式,因为人们对美的感受都是直接从形式开始的。如何在课件中运用形式美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效果呢?笔者试就版面、字幕、色彩、音乐等方面进行粗略的探讨。

(1)版面美。在多媒体课件版面布局的设计中,注重版面的和谐美、韵律美、立体美和简洁美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美的教育。版面的整体风格要一致,屏幕版面主要是由不同的色彩、位置比例、文字、色块、形状等元素组成,版面设计的任务就是要合理地安排各种媒体信息的呈现区域和交互区域的位置与大小。多媒体课件界面中一般包括窗口、菜单、图标、按钮、对话框和热键等元素。界面设计要求这些元素要均衡,要根据功能和地位摆放各元素位置,主题位于上中部,主体信息要放置于中上部到底部稍上的大部分区域,标志符号置于上部的两个角,功能键可放在底部。动态的画面和内容的发展过程占界面的大部分,界面上的按钮、文字解说和菜单等相对面积要小一些,在周边留出适当的空白以强调各自的独立性,这样的安排能使整个版面呈现一种对称均衡、布局稳定之美。

(2)字幕美。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字幕是屏幕图像与声音的补充,其设计应该从画面的整体效果出发,考虑与色彩、画面、内容、运动节奏及形式的关系,力求和谐、统一的美感。字体的选择在字幕的制作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按字幕的位置来分,字幕又分为标题字幕和内容字幕,对于标题字幕,即片头、片尾字幕,为了增强其艺术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采用书法味浓的草书、隶书、行书或艺术字体。而对于内容字幕则应以易认为标准,采用较正规的字体,如宋体等,这时字幕的意义在于体现教学内容,传授知识。另外,字体的大小也要考虑,它影响着画面的均衡,因此应大小适中。太大,给人感觉笨拙,破坏了画面的和谐美;太小,看不清楚,容易使学生疲劳烦躁。再者要注意字幕的色彩与画面协调。字幕在画面中的色彩,可以选择冷暖对比,既鲜明又突出,给人以活泼有力的感觉。选择临色间的弱对比,给人以平稳柔和的感觉。不宜选择彩色饱和度很高的颜色,避免出现满屏大红大绿的色彩。字幕的色彩选择应配合画面,既使整个画面均衡,又使字幕在画面上层次分明,主体突出,清晰自然,以强化视觉效果,引起学生的注意。

(3)色彩美。课件设计上要求色彩协调、醒目、自然。但色彩的运用必须把握好一个“度”,如果为了出彩而出彩,以为颜色多才是丰富,红黄蓝紫无所不用,结果反而没了颜色重心。绘画学强调色彩搭配一般不应超过三种颜色,在课件画面的用色上也是如此。色彩的倾向要依据课件内容的需要来进行选择,课件设计要根据主题性质设计出主色调。主色调作为基本色调,必须与主题性质协调一致,特别是背景色,对整个多媒体的衬托起着主导作用,一定要根据主题的性质确定相应的颜色,比如喜庆活泼的主题,最好用亮色的红黄主色调。主色调要在整个多媒体运用中保持相对稳定,在画面中要连续不断地重复使用,产生前后连续紧密的关系,形成和谐的旋律感。另一方面,颜色不能一味不变,要有所变化才能引起注意,产生节奏感。但是,这种变,不能破坏整体的和谐,要合情合理地变化,维护整体的协调统一,或者是变化颜色的纯度,或者变化颜色的亮度,或者变化背景的图案等,不变的是最基本的色调。如,一个课件分三部分,背景的主色调是绿色,第一部分可以是深绿,第二部分可以是淡绿,第三部分可以是草绿,这样,三种色调都没脱离基本色调,但又有所变化,既形成了前后协调的旋律,又形成了生动活泼的节奏感。

(4)音效美。多媒体课件中如果没有音乐、音效就会大打折扣;音乐和音响效果设计时应注意:音乐的节奏要与教学内容相符,音乐和音响效果不能用得过多,以免喧宾夺主,吸引了学生大部分注意力,而忽略了课程的中心环节;背景音乐要舒缓;音乐要便于控制,画面与声音应该是同步播放、紧密配合的,要避免“音画不同步”现象的发生。好的音效能适当处理轻重、缓急、停顿、语气、韵律等技巧,具有音韵美和艺术穿透力,使具有视觉特征的文学作品立体化,变得鲜活起来。

3.技术美

在整个课件设计与制作过程中,技术美应成为自觉追求的目标。技术美是人类活动的精神结晶,它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在这里,美是与功能联系在一起的,是以有用性为前提的。多媒体课件的技术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用方便。课件要安装方便,可以自由拷贝到硬盘上运行。课件启动要快,不能让师生焦急等待。课件要尽可能占据小的容量,一定要改变认为课件越大越好的错误观念。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课件既要适用于单机运行,也要满足局域网运行要求。

(2)容错性好、兼容性强。当使用者误操作时,要有明确的错误提示,可以很容易地退出或重新启动,要尽量避免死机现象。当课件最终完成基本制作后,笔者建议制作者还应进行一定的调试工作。如测试课件的稳定性,各个链接是否正确有效,课件中各种媒体是否播放流畅,并在不同的机器上加以测试。一旦在调试过程中发现错误应立即改正。

(3)易用性。在课件的操作界面上要简洁美观,一目了然,要有含义明确的按钮和图标,要支持鼠标操作,避免复杂的键盘操作,功能键要符合大众习惯。在设计时要安排好界面的引导和提示,提倡有开始页面、目录页面、正文页面和结束页面。每个页面中建议使用统一的按钮控制各个页面之间的切换,能够随时前进、后退和跳出程序。各画面的衔接要流畅,不能跳跃,不能等待时间过长。交互性要强,这样才能发挥出计算机多媒体的特性。

(4)禁忌——过分追求完美。许多教师希望多媒体课件能有“技术含量”,“花哨”,“档次高”,似乎没有众多动画,没有美妙音乐,就算不得有水平。另外,课件制作如果过分追求完美,片面追求“技术含量”,表面看能激发学生兴趣,实际上往往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反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结束语

美的东西可以引起人的兴趣、引致人的联想、引发人的思索、引导人的行为,美会使人产生

欲望、焕发激情、唤起力量。增加多媒体课件的观赏性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和热情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为制作出一个融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和技术性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美学设计的作用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 周文定.谈多媒体课件的设计.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11):364-366.

[2] 丁桂江.学校教育网站建设的美学思考.中国电化教育,2004(4):69-71.

[3] 赵丹阳,赵志坚,黄超.浅谈多媒体课件制作艺术.中国成人教育,2008(2):121-122.

[4] 什么是技术美.http://www.fundfund.cn/news_200838_28003.htm.

[5] 李锋,卢继新.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多媒体课件开发.教学与管理,2008(3):64-66.

(责任编辑 白文军)

猜你喜欢

字幕版面课件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一种基于单片机16×32点阵动态字幕的设计
版面撷英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整合适应选择度下的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的字幕汉译为例
论纪录片的字幕翻译策略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新版面 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