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情境下二语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启示

2009-05-11舒晓杨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培训班学习动机外语

舒晓杨

一、调查的背景和意义

据中国国际广播英语中心、新浪外语、择校网联合发布的《2004年知名外语机构调查报告》透露,国内英语培训机构总量超过5万家,英语培训的市场总价值达到150亿元人民币。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现在的学生如此热衷于参加英语培训班的学习呢?为此,我们对报班学生与非报班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进行了调查,试图从课堂情境角度分析其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以及如何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调整教学风格。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是:

(1)报班的学生学习动机是什么?

(2)学习动机是否影响语言学习?如果影响,影响的程度如何?

(3)调查结果对英语教学有何启示?

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1.调查对象:报了培训班的学生100人,未报培训班的学生80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2.调查内容:报班学生的个人情况、学习动机,以及报班的成效;未报班学生的个人情况以及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

3.调查方法:(1)通过分发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设计根据高一虹等(2004)的框架,做了一定的修改,动机类型分为三类:融入型动机、工具型动机以及情境型动机,具体包括内在兴趣、学习成绩、出国以及学习情境;(2)访谈:在轻松自在的气氛中,通过自由交谈

的形式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

三、调查结果与讨论

1.内在兴趣的学习动机

内在兴趣的学习动机属于融入型动机。调查中,只有10%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英语是出于“内在兴趣”。有一个学生说,看原版电影和听英语歌是最有效的英语学习手段之一,因为“看了电影或听歌之后,总有种冲动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说英语。”也有同学因为喜欢英语文化和文学而喜欢英语,比如说喜欢看如《哈里·波特》这样的小说,或喜欢看篮球赛等等。但报班同学与非报班同学在学习英语兴趣方面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异:上培训班之前,报班学生对学习英语兴趣不大,而非报班学生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要获得乐趣而学习。但上培训班之后,报班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内在兴趣”会越来越大。

2.学习成绩的学习动机

调查显示,60%的学生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而报的培训班。他们平时能花大量时间学习英语,个人课程平均成绩得良者占45%;而优与中的分别为27%和25%;得差的只占3%。然而,非报班的学生在英语水平上却呈现两极分化的局面。他们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平时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学习英语,他们应该是能够掌握英语学习方法的同学,英语水平相对来说比较高。对于英语成绩较差的同学,其原因也是极其复杂的。主要是这部分人群普遍对英语兴趣较低,平时学习英语也不够自觉,自我英语要求也不高。这个类型的学习动机跟我们的应试教育环境是相关的。

3.出国的学习动机

调查数据显示,5%的报培训班的学生是为了出国,因此这类学生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实际上这属于工具型动机,即为了某种目的或实际需要而掌握某一第二语言。

4.情境型学习动机

情境型动机,是指周围的学习环境,包括教室氛围、教师的因素、教材等都是影响外语学习动机的因素。调查显示,90%的报班学生认为培训班与学校课堂英语教学相比,课外英语培训机构具有其突出的优势:授课方式灵活多变,授课老师风趣幽默,培训教材新颖独特,培训目的专一明确。

5.年龄和英语水平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调查数据显示,学习动机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英语水平的提高而有所发展和深化的。报班学生当中,7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动力在很大程度上由原来的外驱力变为现在的内驱力,学习的主体能动性变强,而且更加关注目的语和其文化。

四、学习动机研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研究结果证明,英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工具型动机的影响,而情境型动机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以及英语水平的提高,融入型动机的学习者比例在不断地上升。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融入型动机,协调改善情境型动机呢?

1.英语教学应重视课堂气氛的调动

学语言本是枯燥的事情,但是如果学习的过程是愉快的、轻松的,那么大家就会更乐意去学习。正如Corer(1981)所说,我们实际上不能教给学生一门外语,而只能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宜的语言学习环境。现在流行的培训班中良好的学习气氛是很值得课堂英语教学借鉴的,学生普遍反映校外的培训班教学方式灵活,课堂气氛活跃,并以励志因素感染学生,使他们能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因为教师的认同和鼓励,用诊断性、形成性测评,取代总结性评价可以减少学生外语学习的焦虑感,而学生的焦虑感太强并不利于学习动机水平的提高。

此外,英语教师应该成为整个课堂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比如说设计模拟新闻发布会、辩论赛以及最常见的派对活动、小组讨论、做游戏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参与,逐渐让学生掌握参与的主动权,让学生在教师的不断辅助和支持下逐渐培养起使用语言进行课堂学习活动的能力。

2.课堂的内容不应局限于书本

目前大部分的英语教材都是以词汇和语法为基础,课文内容都是经过删改的,因此被称作“歪曲的材料”。而且书本上的内容显然早已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而一味地教授课本上的语法和单词也是不够的,老师应该经常进行课外资料的补充,比如扩展教学内容中英语国家文化的知识,引导学生以宽容的态度欣赏和尊重异国文化,以客观的态度批判和分析异国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可以给学生放现在国外的电影、新闻,以及与国外文化有关的视频或是音频,这样学生可以从各个方面进行英语的学习,而不仅仅是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真正了解英语,提高英语综合能力,以至形成融入型学习动机。

3.尝试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目前的外语教学效果并非十分理想,“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很费时,而且效果甚微。因此,为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师应及早摈弃过时的教学观念,认识到在外语教学中,对最终结果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不是教师或其他。因此教师应该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通过诸如任务型、探究性、发现式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理解和运用所学英语知识,主动参与有意义的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借鉴一些语言学家提出的理论模式,其中有Wilkins(1974)的两阶段法,即先学形式再学功能;Byrne(1986)的语法教学模式,即运用——呈现——练习,但这三个阶段可以灵活安排;D.Willis和J.Willis(1978)的语言教学模式,即个人交谈——排练——作报告。

4.对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议

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但事实上英语教学仍未彻底摆脱“应试英语”和“哑巴英语”的窘境。因此我们更应该加强网络学习平台的使用,让学生能较快了解国内外发生的最新消息,增大信息量,同时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从工具型学习动机慢慢转入融入型学习动机。

综上所述,学习动机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与第二语言习得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决定学习者能否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学习动机在强度和方向上是有差别的,要使动机强度达到最大化,教师除了积极探索丰富的教学策略、手段和内容外,还应首先对学生个体或群体的学习行为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创设相应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语言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 刘璐,高一虹.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变化.中国外语,2008(2).

[2] William M,Burden R & Lanvers U.‘French is the language of love and stuff:Student perceptions of issues related to motivation in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002(4).

[3]郝政.英语成绩与成就动机、状态焦虑的相关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

[4] 汤闻励.动机因素影响英语口语学习的调查与分析.外语教学,2005(3).

[5] Slavin R E.Education psychology:Theory & Practice.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 周璇,饶振辉.二语学习动机研究的方向问题.外语界,2007(2).

(责任编辑 白文军)

猜你喜欢

培训班学习动机外语
“无人机航测与GIS技术应用培训班”在海口成功举办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关于举办第51期观赏石鉴评培训班的通知
90团举办初级农艺工培训班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