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课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形成与对策
2009-05-11周春霞
周春霞
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心理障碍,是指学生在认知与适应心理活动中所产生的心理疾病的一种症状或轻微的心理异常。最常见的的心理障碍有:动机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恐惧障碍、疲劳障碍等。由于体育课程教材的内容多,各项内容技术的难易程度不同,而且大部分项目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胆怯、害怕和不敢练习等心理障碍。如果处理不当,日积月累就会转变为忧虑、沮丧、自卑、敏感等不健康的心理,甚至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只有明确了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质量。
一、心理障碍的形成因素
1.外部原因。
(1)教材性质。在体育与健康教材中,项目较多,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有一定的要求。当教材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时,部分学生就会产生恐惧心理。
(2)教学方面。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的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调,讲解枯燥,动作示范不规范、不正确,没有吸引力,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从而产生厌倦、恐惧心理。另外,担心场地、器材等设施布置的安全问题也是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之一。
2.内部因素。
(1)缺乏兴趣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们在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等方面虽然都存在个体差异,但他们的恐惧心理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即对自己的弱项缺乏热情和兴趣。一旦遇到要练此项目时,就可能寻找各种借口逃避。
(2)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部分学生没有树立起正确的学习动机,认为只要把文化课程学好,体育与健康成绩无所谓,并在形式上表现出厌烦或无所谓的样子,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非常冷漠。这也是造成他们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因素。
(3)意志不够坚强。完成动作失败或受伤之后产生的心理障碍,这也是人的条件反射。即“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还有过于爱“面子”而怕在同学面前因为失败被他们嘲笑;遇到难度较大或有危险的教材内容时,不能去克服、战胜困难,而是产生怕苦、怕累、躲避等消极思想。
二、心理障碍的生理表现
在心理障碍的刺激下,人体的工作机能明显下降。表现出心跳加快、神情紧张、感知模糊、反应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自我控制力下降,致使肌肉僵硬、协调性下降、多余动作增多等。
三、消除心理障碍的策略
1.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优化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核心。教学既是对师生关系的教学,同时也是对同学关系的教学。在良好的人际关系背景下,师生之间的积极关系所带来的积极情感,以及合作支持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气氛,都将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与活动要远远多于其它课堂教学,也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2.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人的各种活动都是以动机作为动力的。要使学生树立起“健康第一”的观念,确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教师就应经常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使其明白健康是最重要的。人不光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强健的体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教师还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提高自尊心的一个有效方法是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参加某一种活动,并使之在这种活动中表现出自己的优点,证明自己做人的价值。比如,可以让学生参加集体项目,使他们在集体中通过意志努力去克服困难,在表现出优点,从而获得自信,最终消除心理障碍。
3.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结合项目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教育。如当学习跳山羊时,他们往往由于担心碰羊或跌倒,而在起跳前减速,或不敢跳等。此时,教师应针对其害怕及恐惧心理,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意志品质教育,引导他们学会勇敢、顽强、果断,并树立起战胜困难的信心。同时结合适宜的教学手段,适当地加以保护、帮助和引导,从而帮助学生逐渐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
4.讲解清晰、示范准确、富有鼓励性。教师要力求用形象、简洁的语言讲明要领,使学生听得懂、记得住、易掌握。示范准确、清晰、轻松、优美,既能使学生感知动作全貌,又能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增强完成动作的信心。同时,要有意识地安排身体素质好、胆大、勇敢的学生进行示范,这样可对其他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使一些有畏难情绪的学生为同伴的勇敢行为和成功示范所激励、感染,从而自觉地加入到“我来试试”的行列中。
5.改进教学方法,选择适宜的练习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其学习欲望,诱导他们多动脑,从而真正认识到学习的原因,并找到又快又好的学习方法,在遇到困难时能沉着应对,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和学得会、学得懂、学得愉快。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为他们提供充分展现的机会,给他们独立练习的时间和空间。此外,应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要遵循“小步子”和由易到难的原则,充分挖掘学生的运动潜力,并为他们制定适宜的行为目标,然后再把一个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让学生逐步完成,并给予鼓励性评价和表扬,以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从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的目的。
6.承认个性差异的存在,正确运用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运动能力以及运动量的负荷也不一样。因此,对学生的要求不应强求一致,应引导他们逐步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为此,在教学中,应使学生逐步具有乐于接受他人批评和建议的心理倾向,并有意识地引导他们经常分析、检查自己,了解自身的缺点,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和要求。此外,还应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身体素质好、技能掌握较好的同学,可难度高一点、要求高一点;对于身体素质稍差、基础薄弱的同学,则应降低难度和要求。这样,让所有同学都能体验到完成目标的快乐,从而实现逐步提高。
7.设计科学、合理、有效的场地与器材,创造安全、良好的教学条件。体育课大多是在室外进行的,复杂多变的环境给学生上课带来了一定的干扰。因此,必须在课前画好场地、放好教具,使之整洁、美观、富有吸引力。例如,在教学前滚翻时,把垫子放成梅花型,让每两个学生都能拥有一个“花瓣”,一到场地,他们就感到心情舒畅,愉快有趣,并渴望快点上课。同时,正确保护和帮助是学生在练习时消除心理障碍的直接手段。正确、熟练地掌握保护与帮助的方法,不仅能有效地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对那些有一定心理障碍的学生也是一种无声的启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学生对教师既信任又信赖,同时又抱有热情的期待。在有一定难度的项目教学中,一旦有几个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保护下完成了教学要求,练习者和其他学生都会增强完成动作的信心。
8.适当的心理训练能有效克服心理障碍。教师可向学生传授有关运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心理训练,这样能有效地克服心理障碍。如自我暗示,当学生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信心不足时,就可利用其思维和语言进行自我暗示与鼓励,并调整心情和情绪,从而逐步消除不良心理障碍。又如,采用表象训练时,在练习技术动作的前后,让学生进行正确的表象训练,要求他们对良好的运动技术表象进行回忆,提高大脑对肌肉的控制力,使身体的各个器官协调一致,以利于完成技术动作,增强学习的信心。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并处理好师生间的情感关系,积极开展心理诱导,分析教学项目的难点与可能出现的危险性,了解和掌握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并根据实际情况,因人制宜地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及时消除他们在练习过程中的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