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玉的震撼心的感动
2009-05-11陆华
陆 华
玉雕历来被认为是“工大于艺,技法甚于艺术创作”,玉雕人自然也被划为工匠的行列,“工”和“艺”的特性决定着它原创性相对较弱的格局。时至今日,常见的玉雕作品也多是讨吉祥口彩之俗作,无论是从题材还是构图都依然延续了传统的雕刻理念。可喜的是我们新一代的玉雕艺术家们早已打破了题材的界限,他们吸收着各类艺术的元素,发展着传统的玉雕工艺,创造出真实反映生活和符合当代审美价值的产品。
其实,艺术当随时代,玉雕也不能例外。它不光是工艺美术品的一种,更是现代艺术形态的一种。生活在当代,艺术概念、审美、形态和材料的界限已非常模糊,而社会责任性、时代意识感、艺术表现力才是衡量艺术家和艺术品最重要的标准。但是,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一件玉雕作品的艺术价值是否适合?
现在,放在我们面前的玉雕作品《5·12》,那件于泾呕心沥血花了整整半年时间刻琢的作品似乎就证明了这一点。《5·12》作品不大,沉重感却强,它的一雕一琢记录着曾经的撕心裂肺;《5·12》作品虽轻,震撼力却大,它的又刻又磨深埋着永远的汹涌爱心。这件新疆和田黑白籽料的用料恰如其分,黑色,黑得那么重,钢筋、水泥、预制板、砖块、瓦片、巨木、……废墟累累,横突竖叉,这些曾经的红砖教室温煦小屋和贴满花纸的墙壁刹那成为生命的终结者;白色,白得那么冷,手、手指、手指甲、脚、脚趾、脚指甲……生命细节,无力无望,这些曾经的美丽曲线朗朗童声和欢快的跨步瞬间归于平静。当这件又小又黑又亮的作品依偎在又大又重又糙的震后预制板底座时,真实的对比、艺术的张力顿时喷涌而出,那么强烈,那么震撼。
“当5·12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我就有一种强烈的创作欲望”。于泾说起这个难忘的日子语速依然非常缓慢,但第一次遇见这块黑白料他说就有了朦胧的冲动,那体积浑厚、黑白对比鲜明的原石似乎也等待着生命的再生。此后,于泾已没了日夜,没了时间概念,他与它已混为一体。于泾在决定了设计后,因豁裂、隔纹、白花、僵斑、起皮等变化而运用圆雕、浮雕、透雕和阳刻字、阴刻字技法及巧色雕工艺,最后在平衡了作品的主次、虚实、深浅后,方在白色的手、脚关键处作画龙点睛的精雕细刻,它镌录着时间,突显了人性。
于泾和同作为《5·12》创意者的上海工艺美术品服务部有限公司,以艺术家的责任创作出第一件以玉雕语言表现“5·12”题材的艺术品,他们在制作中突出了作品的精神,真实表现了中华民族坚强的凝聚力和大爱无疆的高尚品格,尤其可贵的是让人感受到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人心中那种爱的发现,爱的聚集和爱的力量。《5-12》作品不仅把玉雕把玩的奢侈元素提升至公共意识的艺术状态,更是宣告了具有独立语言的玉雕艺术的存在。
为了寻找与《5·12》作品相配的底座,于泾踏进了汶川地震的中心映秀,站在泥石流冲积成的土地上,站在曾经的居屋和生命中,他,平静了。此时,于泾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他觉得值,他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