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求丽缇艺术流派

2009-05-11马放南

上海工艺美术 2009年1期
关键词:夏威夷布料艺术

马放南

求丽缇一词是在汉字文化圈内使用的汉字新译名,它的英文原名词为quilt,直译为被子,行业内也把它叫做工艺绗被。

和天下所有的女性一样,求丽缇的粉丝们和作者们不仅爱好日常生活中所有美丽的事物,她们更是一群善于用自己的双手永远追求着美丽主题的艺术创造者。据我的浅显了解,求丽缇绝对是世界上唯一由女性艺术家群体才能完成的特殊艺术品,它不仅有着难以简单描述的各种艺术制作技巧,更有许多令人感叹和值得深思的女性内心世界的展现。

目前较具代表性的求丽缇作品主要有以下的一些地区和女艺术家们所代表的艺术流派所构成,和quilt的汉译名词相同的是,我在这里介绍的作品特点和所谓的流派区分,完全是出自于个人的理解,流派的提法也都是在汉字文化圈中首次出现的,因此,我非常希望大家能够对相关的名词译解提出宝贵的意见。

泛美派——主要指美国西部和周边部分地区的一种艺术流派,具有典型的材料再生利用概念,很符合现在倡导的环保宣传。早年从欧洲移民到美国西部和美洲其他地区的女性,因为长期生活在物质匮乏的环境当中,哪怕是裁剪衣服后剩下来的小块布料,她们往往也不愿随便丢弃。于是,利用这些小块布片经缝制连接后的大块布料,又被重新当作缝制衣服的材料而被加以使用。开始时,主妇们当然并不在意拼接时需要形成漂亮的图案,或是刻意追求布片色彩的搭配,而是特别关注拼接时的合理性。

到了南北战争期间,传说有一位妇女为了保护承担送信任务的儿子的生命,首次用零星的布片组合,完成了具有特殊暗号意义的图案,当这位儿子穿着这件看似破烂的百纳衣,成功地通过敌方区域到达己方的目的地后,他才脱下身上的衣服,然后慢慢地把它平展开来,人们突然惊讶地发现,这件衣服原来是一幅颇为详细的战区地图。

虽然,这是一个令人非常敬佩的传说,但它却体现出了一位女性、一位母亲的伟大智慧。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逐步进入到了大工业化时代,具有手工艺的精巧制作习惯和日常生活用品功能的求丽缇,在城市女性中也得到了特别地重视。根据记载,当时在大城市上流阶层的女性聚会中,有一种“求丽缇晚会”曾经风行过很长一段时间,凡是有身份的女性,都以展示自己制作的求丽缇披肩,作为在社交场合中显现智慧的重要符号。

从二十世纪开始,美国城市女性的就业机会不断增加,这在客观上逐步限制了求丽缇的创作条件,它的生活功能影响力也开始变弱。但是从另一个侧面,却使这种传统的家庭手工艺品,成为了纯艺术表现的载体和手段之一。

泛美派求丽缇的特点是,图案构思自由大胆,色彩组合上具有现代派抽象绘画般的简洁特点。因此,深受欧美各国年轻女性群体的喜爱。1970年,泛美派求丽缇的作品,曾经在世界各地和日本进行过巡回展出,受到了美术评论界的高度评价,其超越普通手工艺品技巧的艺术自信,让人们第一次看到了完垒属于家庭主妇们自由驱使的,另一个崭新的艺术世界之窗。

渡尔契莫阿派——1840年到1860年期间,属于美国马里兰州的基督教觉醒派(波尔契莫阿),在该地区进一步扩大了该教派的影响力,尤其是得到了广大持家女性的热烈支持。为了帮助教派在政治选举中获得更多的胜利,以马里兰州的女性教徒为主,举行了大规模的组织化制作和销售求丽缇作品的活动。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盛开的鲜花构图,使波尔契莫阿派求丽缇首次突破了求丽缇的传统概念,它大胆地将写实主义画风融入到了手工制作的求丽缇艺术表现领域当中,从而在美国乃至世界美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由于模仿这种手法的求丽缇作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导了各地求丽缇的艺术风格,所以被评论界称为波尔契莫阿派(觉醒之意)求丽缇之风。

阿米谢派——这也是与宗教教派有着很深渊源的一个流派。阿米谢是基督教洗礼派之意,和该教派的基本主张十分相近的是,朴实简练、严谨和禁欲的主张,促使追随该教派的女性独创出以几何图形与素色组合的求丽缇作品。尤其是从1900年开始,大工业背景下的阿米谢派作品,以朴实无华的纯手工特色吸引了众多的爱好者。

夏威夷原派——1920年代,许多英国传教士到达了夏威夷群岛,同时,传教士的女性家属们,也开始向当地居民传授求丽缇的制作工艺。在土著夏威夷本土居民的艺术创作过程中,又逐步形成了完垒与欧美风格截然不同的求丽缇艺术作品。简单地说,夏威夷原派是一种追求对称、对比形式之美的求丽缇,加上充满太平洋海岛情调的炫丽色彩,今天,夏威夷原派求丽缇已经成为夏威夷群岛独有的旅游纪念品之一。夏威夷原派的求丽缇与一般概念中的求丽缇所不同的是,它基本采用大尺寸的布料经四折或八折对分后,用剪刀剪出简洁明了的图案,并使之形成完全对称的多方连续图案,图案的内容多为夏威夷特有的鲜花和水果等造型。除了艺术观赏性以外,夏威夷原派对当地服饰、产品包装和文化艺术样式都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爱尔兰派——根据历史的考察,求丽缇的起源曾与爱尔兰的民族服装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殖民主义时期,位于菲律宾群岛的高哈干岛(caohagan)土著居民,不知何种原因,学会了具有爱尔兰风格的求丽缇基本制作手法,她们还结合该岛的麻棉产地的特点,后来慢慢地形成了以丰富的色彩搭配和自由组合,以及充满南国热烈风格的求丽缇艺术作品。但由于该岛基本与世隔绝,长期以来并不为世人所知。1980年代,非常喜爱传统民族艺术的日本人崎山克彦夫妇偶尔在旅行途中发现了这个岛屿,他们立刻被岛上土著居民的求丽缇作品所吸引了。于是,两人毅然变卖了自己的家产,从菲律宾政府手中购买了该岛的开发使用权,在收集了岛上的一部分作品后,1990年于日本东京、大阪等地进行了介绍爱尔兰派求丽缇作品的巡回展,由此震动了整个日本艺术界,从此也带来了该岛旅游业的全面繁荣。作为该岛独特的旅游资源,近年来,由日本工艺美术家组成的指导团队,不断地进行着技术指导,加之许多美术作家的造访,使高哈千岛的求丽缇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产品之一。

和派——在日本传统刺子技术上发展起来的日本式求丽缇艺术品,也是与欧美主流求丽缇创作风格有着很大区别的重要流派之一,它的特色是融会贯通了日本民族独自的静寂之美。和派求丽缇采用了纯天然的棉布素材,素色兰染布料,素色线,以及简针缝纫手法的方式,营造出了极具东方传统艺术风格的质朴作品。1975年由资生堂公司主办的“求丽缇世界展”,极大地带动了整个日本女性中产阶层对求丽缇的爱好和制作的流行,而以著名歌影两栖明星山口百惠为特殊代表的作品影响力,则更是促使和派求丽缇作品成为目前仅次于泛美派求丽缇作品的第二大艺术流派。

印巴派——早在十五,十六世纪左右开始盛产棉布的印度,经海上和陆地向以英伦半岛为核心的英国等地,出口了大量的染色棉布。当时,虽然欧洲有染色布料,但很容易掉色,来自印度的布料不仅色彩种类繁多,艳丽夺目,而且竟然还不容易掉色,因此被欧洲奉为上品。据说求丽缇的成因之一,就是与欧洲人不舍得丢弃来自印度的边角布料,采取缝接的再生利用方式有关。在印巴地区沦为英国殖民地期间,同样由传教士家属们传授的求丽缇,此后成为出口英国的重要成品物资。今天,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各地大小城镇都可以看到丰富多样的求丽缇工艺品。尤其是在一些沙土丘陵地带,一眼望去几乎是黄土色一片,但就是在那样的背景下,一块块斑斓的色彩赫然映入眼帘,原来是刚制作完毕,经过洗涤后的求丽缇晾晒在阳光下,那种场景实在是令人感动难忘。

猜你喜欢

夏威夷布料艺术
智海急流(一)
30米望30米望远镜之争:天文学家大战夏威夷土著(上)
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持续喷发
纸的艺术
风情夏威夷
夏威夷风情
洗水soft fabric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小裁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