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领东西方的音乐潮流

2009-05-11马克·斯威德石峥嵘

艺海 2009年4期
关键词:谭盾协奏曲大提琴

(美)马克·斯威德 著 石峥嵘 译

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毛泽东的夫人终止了所有关于西方音乐的教育,也禁止派遣年轻人参加国际性的音乐活动,只许人们接触民歌、爱国的芭蕾舞和歌剧。

她却无意中培养了一批新生的作曲家,这些作曲家对于西方的知识有强烈的渴望,又因为他们音乐中保持了中国传统而获得赞赏。

在文化大革命后的20世纪80年代,几个中国作曲家移居到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跟随周文中(Chou Wen-Chung)结合中国传统音乐与埃德加·瓦雷兹(Edgar Varese)的革新手段从事音乐研究。

这些40多岁的作曲家现在都很著名。其中最有名的作曲家是盛宗亮(Bright Sheng)和谭盾(Tan Dun),两人都创造了辉煌。他们为追求文化个性都为大提琴家马友友(Yo-Yo Ma)创作了有穿透力的新颖的协奏曲。

盛宗亮的《泪之歌舞:为琵琶、笙、大提琴、钢琴和乐队而作的协奏曲》(The Song and Dance of Tears: Concerto for pipa, sheng, cello, piano and orchestra)是受纽约爱乐乐团(New York Philharmonic)之约而创作的,上个星期初次上演于林肯中心(Lincoln Center)的爱弗利费雪音乐厅(Avery Fisher Hall)。这是他为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钢琴家伊曼纽尔·艾克斯(Emanuel Ax)、琵琶演奏家吴蛮(Wu Man)和笙演奏家吴桐(Wu Tong)四位明星特意创作的。谭盾的《地图:为大提琴、录像和管弦乐队而作的协奏曲》(The Map: Concerto for Cello, Video and Orchestra)是受波士顿交响乐团(Boston Symphony)之约而创作的。2月下旬初次公演于波士顿,星期一将会在林肯中心的卡内基音乐厅(Carnegie Hall)演出。

巴勒斯坦的文学和文化批评家爱德华·赛义德(Edward Said)在他的回忆录《乡关何处》(Out of Place)中说,作为一名在动荡的中东长大、而后在纽约工作的知识分子,他不能将自己的身份意识归属于一个固定的地方。相反,他认为身份意识是流动的、不断变化的潮流。这一思想在现代多元文化的社会引起强烈共鸣。盛宗亮和谭盾新近创作的部分协奏曲之所以如此吸引人,就在于他们引领了融合东方与西方、古代与现代文化的潮流。

两位作曲家认为有必要回到东方创作自己的作品。盛宗亮花了两个月时间沿着丝绸之路收集传统音乐,他觉得自己就是“中国的巴托克(Chinese Bartok)”。他被一位老人唱的哀叹其青年时期的一首民歌深深感动,《泪之歌舞》就是以此为根据而创作的协奏曲。

结合了大提琴、钢琴、琵琶、笙四种不同乐器的四重奏本身就是一个挑战。而当这四种乐器的演奏者要与交响乐队互动时,这就成了更大的挑战。在技术层面上,这首协奏曲不可能被完美地完成。笙独奏时,声音被扩大了,听起来不自然。而在混音中钢琴的声音往往迷失了。

但在艺术层面上,这首协奏曲是一个杰作。盛宗亮让时间倒流,引领我们度过了一次发现之旅。第一乐章四个人的乐器独奏,以美妙悦耳的逐渐减弱的管弦乐为背景音乐,旋律流畅华丽的抒情,让人想起卢·哈里森(Lou Harrison)的混合风格。这些独奏者是在进行诱惑的竞争,我不可能说谁更诱惑我的耳朵。第二乐章的灵感来自于巴托克(Bartok)的音乐和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的《春之祭》(Rite of Spring)。这两个乐章是凄美的《泪之歌舞》的主要部分。最后的乐章仍然是演奏民歌,演奏不过25分钟,却是令人震撼的,让观众久久回味。

谭盾显然是一位比盛宗亮更加辉煌和更具实验性的作曲家,他的《地图》比盛宗亮的《泪之歌舞》更富戏剧性,同时,在文化探索、多媒体创新和多元文化的建构等方面都不乏深度。这部长约45分钟的协奏曲,是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旅行。早在1981年,谭盾来美国的5年前,他回老家湘西采风时,遇见一位老人敲击着石头对风吟唱,谭盾在节目单关于《地图》的“创作回忆”中写道:“他和前生、来世对歌。”谭盾暗自发誓,总有一天他要回到湘西记录下这位巫师的音乐。而应邀为大提琴家马友友创作这部协奏曲正好为谭盾实现夙愿提供了机会。

然而,谭盾的行动太晚了。当他回到湘西,家乡的百姓告诉他这位“石头老人”已经离开人世,“人走茶已凉”。于是,他只得带着他的摄制组去搜集调查在民间有幸保存下来的那些古老的音乐文化。这部协奏曲便成为一张精神的地图,引领谭盾去努力寻回从前那位“石头老人”的音乐精华。

《地图》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谭盾采用现代录像技术,忠实地记录了戴着面具表演的傩戏,苗族的吹唢呐,村民的吹木叶,以及侗族姑娘们表演的舌歌。这部协奏曲能将大提琴家马友友的特长发挥到极至,因为他的特点就是喜欢与台上任何一位演奏者热烈互动。

谭盾的作曲足智多谋,他让大提琴独奏与交响乐队互动来表现充满异国情调的音乐。这部共有10个乐章的协奏曲中的重要一幕,是一段谭盾亲自敲击石头的录像,他并没有仿效那位去世的巫师式的“石头老人”,而是试图通过西方前卫的技术来找寻一条走进那个精神世界的路。

和盛宗亮一样,谭盾作品对音乐厅的技术要求高于目前技术水平。录像投影机安装在卡内基音乐厅看起来非常好,但声音似乎太微弱。盛宗亮的协奏曲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该作品要求更加强大功能的全面的播放器。但就是在这么不好的技术情况下,《地图》的音乐和画面自始至终令人着迷,马友友的大提琴演奏更是精彩至极。

这两部协奏曲找到两个传统守旧的交响乐团演出,两个交响乐团欣然同意扩展他们的演出风格,这是令人关注的表演。纽约爱乐乐团(New York Philharmonic)以雷昂·柯希纳(Leon Kirchner)1992年应马友友之约为大提琴和乐队而写的狂想曲开场,接着演奏的是克里斯托夫·罗斯(Christopher Rouse)应钢琴家伊曼纽尔·艾克斯(Emanuel Ax)之约为钢琴和管弦乐队而写的令人心烦意乱的《相见》(Seeing)。大卫·津曼(David Zinman)是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指挥。

谭盾指挥了波士顿交响乐团。指挥席上的谭盾光芒四射,他出神入化地演绎了自己的作品。上半场他指挥演奏了肖斯塔科维奇(Shostakovich)的《俄国与吉尔吉斯民歌主题序曲》(Overture on Russian and Kirghiz Folk Themes)、约翰·凯奇(John Cage)的芭蕾舞剧《季节》(The Seasons),以及本杰明·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的歌剧《彼得·格里姆斯》(Peter Grimes)中的《四首大海间奏曲》(Four Sea Interludes),表现了对自然、四季和人类灵魂的探索,尽管不是特别的浑然一体,但整场音乐会自始至终是迷人的、极富震撼力的。

目前,谭盾正在为孩子们专心创作一部音乐作品,作为今年10月洛杉矶华特迪斯尼音乐厅(Walt Disney Concert Hall)建造落成的开幕曲。盛宗亮受圣塔菲歌剧院(Santa Fe Opera)夏季歌剧节之约,正在创作歌剧《毛夫人》(Madame Mao),以处理个人的历史。这些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密切关注。

[译者附注:本文原载2003 年3月14 日《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作者马克·斯威德(Mark Swed)是《洛杉矶时报》著名的音乐评论家。]

(译者工作单位: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责任编辑:尹雨

猜你喜欢

谭盾协奏曲大提琴
大提琴演奏的悲剧审美表达——以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为例
大提琴的沉静之美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圆的意味——解析谭盾之《圆》
浅谈大提琴演奏中的肢体语言
如何演绎谭盾《八幅水彩画的回忆》
海浪协奏曲(上)
海浪协奏曲(下)
拉琴人的不同选择
动手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