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谷歌,是企业不是慈善家

2009-05-10

中国计算机报 2009年36期
关键词:数字图书公益事业出版商

谷歌的“数字图书馆计划”,已实施近5年之久,然而近日却遭到欧洲各国的强烈反对,看来企业要做好“公益事业”并不简单。

——本报记者唐潇霖

近日,由于美国本土及欧洲各国对谷歌数字图书馆计划的强烈反对,谷歌这家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公司再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早在2004年12月,谷歌便已经开始实施数字图书馆计划。当时,谷歌为人们描绘的美丽远景是:建立“世界上最大的数字图书馆”,将人类所有的珍贵资料汇集起来,让人们可以随时在互联网上搜索到。自2004年以来,已经有逾1000万部图书被扫描进了谷歌的电子图书目录中。

随着谷歌数字图书数量的日益庞大,这一在当时听起来异常美妙的计划,现在却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反对。最初反对的声音来自美国作家协会和一些出版商,他们认为谷歌的数字图书馆计划侵犯了书籍版权,并因此共同发起了一项针对谷歌的集体诉讼。过了两年时间,此案于2008年10月达成庭外和解,谷歌同意将总额1.25亿美元的款项支付给书籍作者和出版商,但同时也获得了出售这些书籍数字版本的权利。

但是,这项长达385页的和解协议并没有一劳永逸地解决谷歌面临的版权问题。很多批评者认为和解协议的内容还存在很多问题。所以,2009年10月7日,将在美国纽约南区继续举行该和解协议的听证会。

谷歌在设立数字图书馆时着力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谷歌图书欧洲分部的高管称:“我们并不想用这个图书馆来赚钱,我们是在为社会做贡献。这个图书馆将拓展人类知识的疆界。”但实际上,海量的数字图书搜索功能大大增加了谷歌网站的访问量,并为其广告业务带来了强劲推力。

这也使谷歌的竞争对手更加不安。2009年8月26日,美国亚马逊、微软和雅虎公司共同行动,成立了“开放图书联盟”来抗衡谷歌的数字图书馆计划。为了弱化人们对谷歌数字图书馆形成垄断服务的担心,谷歌公司在2009年9月11日表示,将向竞争对手和书店开放其数字图书馆。

垄断、版权侵犯和可能发生的侵犯隐私权,这就是谷歌数字图书馆今天所面临的尴尬境地。尽管它标榜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公益事业,但这并不能改变谷歌是一家企业而不是一家慈善机构的现实,它的数字图书馆计划还是因“利”而动。

目前,没有人知道谷歌准备如何利用这些书籍的版权,或许连谷歌自己也不太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谷歌如果真的进入数字图书市场,那么这个市场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猜你喜欢

数字图书公益事业出版商
区块链在数字图书侵权中的司法救济作用分析
公益事业与趣味活动并举,小黄狗以公益驱动环保
爱让我们在一起——献给社会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们
公益事业单位人事改革研究
数字图书营销方法探究
七成软件出版商转向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