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NOTE BOOK的长篇大论

2009-05-08

新潮电子 2009年5期
关键词:笔记本电脑笔记本高清

望 坤

拍摄策划执行周宁、金月

视觉设计黄幸

对页全幅大片拍摄团队:

摄影David Loren Hanssen

影棚Thefotobar

造型董戈(非'S造型)

服装庞毅

服装提供高杨工作室

模特Lana(菲晟模特机构)Rina(蓝凤凰)

如同手机、随身听和摄像机,笔记本电脑有过一段存在于传说中的辉煌,IBM、苹果、东芝、索尼……他们最尖端的技术和最具创意的设计曾让这个行业繁盛,最用心的细节和最周到的服务让这棵绿树开枝散叶脉络分明。但到了今天,这棵老树似乎已经枝叶稀疏、昏鸦巢筑了。是那些各具文化背景的品牌退出了市场吗?不,他们都在。只不过现在,在一股“人人都能用上笔记本”的市场旋风鼓噪下一低价上网本和山寨化电脑开始侵蚀大多数消费者的心灵。他们挟“诸侯以令天子”,屡屡提出创新的价格并藉此否定长久以来各大电脑品牌设计创新的传统。他们认为,只有价格的创新才是创新。他们的理论是,只有低价是对的,其他的都错了。

我们不排斥低价电脑,但是旗帜鲜明地反对不择手段低价的电脑。我们用过大量的页码来诠释上网本,但是我们必须要让消费者明白什么才是笔记本。我们和消费者一样希望看到“人人都能用上笔记本”的一幕,但这一心理被某些人制成了低价低质合理合法化的幌子。我们希望看到“人人都能用上笔记本”的一幕,但是这笔记本也得好用耐用实用有用才行,不是吗?对消费者而言,越便宜的电脑越受市场欢迎也未必绝对成立,就像越便宜的牛奶未必越受欢迎的道理一样。

上网本、超低价本和山寨笔记本的开局,恰恰反映了当前电脑产业的扭曲。有调查表明,即便在全球经济困难的今天,当前的消费者依然愿意为高新技术买单。而今实用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得到认同甚至遇到障碍,这是对民众宣传上的不力:厂商片面追求高端品牌高价策略实际上有违市场民主,这是和房地产开发商一样鸵鸟政策的表现。知名的笔记本电脑品牌,应当负起责任、承担义务,来光复我们曾有的设计百花齐放的时代。

论壹上网本必死!

十宗罪

存在于90%的传统上网本中

壹硬件一言堂

上网本的硬件配置在过去的一年几乎是单一模版的。

贰细节无雕琢

上网本的尺寸小更让其细节之处的粗糙表露无疑。

叁轮廓单一化

上网本尤其是山寨上网本之间的区分仅仅是贴牌区别。

肆山寨货充斥

上网本超低的制造门槛决定了山寨化制造的优势。

伍售后难保障

山寨上网本的售后服务还处于一个原始的自发阶段。

陆应用偏单一

大多数上网本的应用定位就是一台低能笔记本而已。

柒手感不舒适

上网本用户十个有九个会对上网本的键盘和屏幕摇头。

捌形象无档次

上网本是低端产品的代表,这一情形和山寨手机类似。

玖定位太狭窄

娱乐?商务?个人?家庭?上网本都行,其实也都不行。

拾价格仍偏高

相对于它的成本和性能而言,目前的价格还是比较高的。

有规划的上网本存活

我们的观点是,上网本如果要存活,请转变思路,要么成为笔记本。要么成为真正的“上网本”。而如果维持此前的尖于“上网本就是一台低配置低性能小尺寸笔记本电脑”的概念,上网本自然是死期不远。

上网本打破了神话

上网本来自于一种理念在市场上的爆发——来自华硕的EeePC引爆了低价小尺寸笔记本电脑的热潮,因此华硕是英雄:英特尔用MID引爆了迷你上网设备的概念,英特尔也是英雄。而之后的上网本概念正是得益于这两种思路的结合,更关键的是,市场认可了上网本的存在,因为在此之前,小尺寸笔记本电脑的价格确实太过霸道,以至于大家将迷你笔记本电脑认作绝对是遥不可及的高端数码产品,确实,如果你不是具备技术实力的大品牌,你也不可能保证将迅驰平台融入到10英寸以内的狭小空间里,而最早的UMPC以及后来的EeePC也大多是采用了CeleronM处理器来降低笔记本电脑散热攻关难度。从这个角度来说,强大的研发团队才能保证一款迷你电脑从顺利设计到上市,因此价格昂贵也就理所当然。而华硕自降身段来推出低价的EeePC,与其说是发现一片新的商机,不如说是对这一新型电脑的市场试探,只不过EeePC确实抓住了那些以价格为第一选购要素的用户心理。因此迷你电脑的高价神话被打破了。

上网本违背了设计宗旨

上网本的概念推开了,功劳在于英特尔主导了凌动平台的推广。这款在迅驰的基础上大幅度阉割的处理器可以轻松解决以往让厂商头痛的散热难题和成本难题,以至于要在10英寸以下的空间中植入凌动处理器几乎没有技术难度。一时间市场为之欢呼,千元笔记本的概念甚嚣尘上。不知名的品牌高估了凌动,他们希望藉此重新划分笔记本电脑市场:知名的品牌低估了凌动,他们从不重视到重视的态度让上网本类机型姗姗来迟。更关键的是,凌动平台“薄利多销”的情况让英特尔和传统厂商左右为难,上网本大大侵蚀了原有笔记本产品线的高盈利模式,换句话说,他们都是被逼的。

或许,上网本一开始就走入了歧途

上网本的存在就是合理,它激活了原本对迷你笔记本甚至高性能笔记本的高价有所绝望的消费者。但上网本一开始就陷入了矛盾之中:它本身脱胎于联网型设备,但如今却被用来和笔记本作对比和竞争。一开始,这种对比让上网本夺得了性价比的美名,然后当用户们发现上网本比笔记本更加单一的内核构造之后,他们也有所腻味——有两个已经出现的风险摆在上网本面前:消费者把上网本当做笔记本,原来的笔记本市场和高新技术受关注的程度被削弱了。消费者还会意识到,有了山寨的“洗礼”,上网本就是为那些追求廉价的人准备的,它们几乎没有过多的设计甚至是千篇一律的。于是,上网本的困境日益凸显,如果不加入自己的品牌文化和品牌内涵,上网本就像是黑户口一样没有未来。

上网本,重蹈笔记本覆辙之路

眼下的上网本走上了和笔记本电脑一样的路,上网本自身也在分化出高中低档。少数的品牌将脱颖而出,但大多数的品牌或者无牌上网本将彻底湮没。还记得90年代的电脑学习机吗?在个人电脑价格高高在上的年代,学习机以强大的性价比优势攻城掠地。在当时,大家都在为这样一个适合中国市场的特色产品叫好。时至今日,还有多少人记得那些个响当当的学习机品牌呢?如果上网本一直都是上网本,那么上网本能活下来倒令人称奇了。

上网本一开始就陷入了矛盾之中:它本身脱胎于联网型设备,但如今却被用来和笔记本作对比和竞争。

论贰笔记本末日!

十怪象

存在于60%的传统笔记本中

壹硬件一言堂笔记本的内部配置几乎是单一的迅驰独

大,这不是坏事也不是好事。

贰价格为先论

他们把低价笔记本当作产品的设计重点,为了低价格不择手段。

叁对抗上网本

如果要去和上网本作比较,笔记本就无形中落入了价格圈套。

肆山寨货充斥

无品牌的笔记本引追捧,殊不知笔记本电脑和服务是密不可分的。

伍特色大缺失

自己品牌的轮廓逐渐褪色,这根源于产品廉价策略。

陆宣传过缺乏

以往受到消费者敬仰的品牌,也许是大环境使然,如今也屡屡失声。

柒自吹自擂者

笔记本品牌在市场上自吹自擂甚至虚假宣传,尽显急功近利之态。

捌双重心态论

笔记本厂商来推广上网本是环境所迫,没有人提出任何反要挟方案。

玖设计无新意

回想当年,一种新的技术,一些特色的细节处理让人心悦诚服,激动至今。

拾价格过垄断

不同档次的品牌都试图垄断自己所处的价格区间,维持尽量高的盈利率。

高端设计的笔记本存活

笔记本的末日,和全球的经济局势倒没什么关系。

在过去的数年,笔记本电脑市场经历了一次从稳定增长到剧烈爆发的过程。消费者的刚性需求,笔记本电脑的价格缓跌,以及核心处理技术的频繁换代,让笔记本电脑在手机、随身听和数码相机之后,成为下一个由奢侈品走向大众消费品的起点。只不过在一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同时,笔记本电脑产业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发展瓶颈并不是销售瓶颈,笔记本电脑的消费增长仍将持续,但是其产品进化道路上的障碍已大大增加了。

困境是客观存在的:山寨与之进行品牌文化战,上网本与之进行价格战,产品内核的波澜不惊,品牌自身的设计缺失。最可怕的是,一些往日里被称作是知名品牌的笔记本电脑品牌,此时已经被拉人价格战的浑水,并因此逐渐丧失固有

笔记本品牌的末日

笔记本的末日,并不是说笔记本电脑要走向消亡,我们的意思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有相当数量的笔记本品牌将不再为消费者所宠——它们或许会被抛弃和雪藏。对于笔记本电脑而言,这是可怕的事。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笔记本之前脑子里面都会有一个“候选品牌名单”,而一个知名品牌如果缺乏活力,它便很可能逐渐在这个名单上落榜。如果品牌得不到承认,那么这算不算是一个品牌的末日呢?

末日只会波及缺乏创新的品牌

哪些品牌将会在一波又一波的市场浪潮中被淘上沙滩?实际上答案是明显的。纵观2008年的笔记本电脑市场,传统笔记本面临的最大威胁实际上来自于廉价的没有具体定位的上网本。这种威胁是从下到上的——在传统的笔记本电脑领域无所建树的品牌希望用价格战来伺机崛起甚至重划市场的想法由来已久,而Atom平台给了他们一个天赐的良机。而传统的具有较强设计能力的品牌则大多被动迎战,他们纷纷推出自己的上网本产品完全是情势迫之,并且竭力否认自己的产品是低档的上网本。而在传统的笔记本电脑方面,创新设计的热情似乎也因此打了折扣,各大品牌似乎更需要分出精力来应付山寨的威胁一再加上2008年的行业大环境,整个笔记本电脑产业的产品更新和产品创新质量实实在在地降低了。我们注意到,2008年的笔记本电脑新品即便在噱头上也少了不少,这和2007年从环保到材质到色彩多个亮点连续激发的情势相比似乎有些萧条。实际上,我们还是需要鼓励那些有着概念创新的品牌:索尼的FullHD屏幕,富士通的新平板电脑,东芝的高清旗舰等等新的概念依旧在提出。苹果、惠普、宏碁……传统的顶级电脑和中高端商务电脑格局依然在持续,全球最小的笔记本电脑纪录也依然在继续刷新。显然,要摆脱笔记本电脑品牌的末日,利用强大的设计团队,提出创新的设计,坐稳市场上的高端盘,这才是接下来笔记本电脑的唯一出路,这也是我们今次专题的核心定义。

创新设计热情,山寨威胁,2008年的行业环境,笔记本电脑产业的产品更新和创新质量在降低。

始乱之,终弃之。垃圾的创意造就了大量垃圾的设计,品牌的气质又有多少?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优秀的设计,回馈的是坚持风格的品牌文化。

论叁什么是设计?

Point1设计就是考虑笔记本用着舒心的过程

设计是本次笔记本电脑专题的主题。那么和笔记本相关的设计是指什么呢?简单来说有两个主题:作为一种现代流水线工艺制作而成的高精密度电子产品,其设计包含的内容从产品的构想开始,到整个产品彻底从市场上淘汰为止,其核心内容是如何让产品在人机交互过程中更加融洽和舒适;其二是品牌创新的能力,设计有成功和失败的情况,但最基本的要求是做到前人未曾达到的境界。

笔记本是什么东西做的?

笔记本的材质是最能代表产品档次的地方,采用更坚固,环保和轻质的材料往往意味着电脑的高尚设计。此外,高档材质的多面整体覆盖和无铆钉一体化成型的设计也是顶级设计的表现。皮革、木材和竹材偶尔也会成为材质的选择,但是并不具备代表性。有一点几乎可以成为定论,中高档电脑几乎不会使用工程塑料材质的外壳设计。

线条设计是随意的吗?

笔记本电脑的线条设计是指轮廓部分的勾勒。最基础的笔记本公模设计的线条是单一的:直线条的四边搭配圆角处理,一切为了装入笔记本核心为目的。而好的设计则是,通过线条让笔记本视觉上更轻薄,合理地分解布局电脑的接口设计,甚至纯粹为了愉悦你的视觉享受。

斑斓色彩意义大吗?

色彩在最近的两年成为笔记本电脑的新亮点,实际上这更像呈一个暱头。因为色彩最多意味着你能有多重颜色来选择也有例外,具备强烈金属感的苹果MacBook本身就不适合搭配多种色彩,而对于碳纤合金的笔记本而言,要在其上涂上很鲜艳的颜色是很难的,比如索尼VAIO TT,为了实现设计师预想的艳丽,需要制作两层涂色,高密度的银色打底再上一层干净的红色作为最终完整的调色。

point2沟通是便捷

实用主义者的观点是,对一款电脑来说,接口是其最重要的配套,如同城市交通的便利度,这种配套将影响未来使用者的各种拓展应用。对于扩展接口的设计,实际情况是数量不能说明优秀与否,符合产品体积的比例,不失调的搭配才是最重要的。

笔记本接口如何够用

一款13英寸的笔记本电脑在设计上能保证各种接口的植入,如果一款11英寸的笔记本电脑能让你觉得扩展接口够用,那么其设计绝对是了不起的。我们的经验是,光驱、USB、IEEE1394、VGA输出、LAN接口、音频输入输出插孔是必需的,而PCMCIA和MODEM接口则显得过时。一台电脑的USB数量不应少于3个。另外,具备扩展坞接口的电脑往往意味着更高的技术含量。

四流,设计几个主流接口;三流,把想得到的接口都设计上;二流,增一则多减一则少;一流,即便无接口你也欲罢不能。

有什么接口让人惊喜

某些扩展口的设计不是大多数人迫切需要的,但却又有实用之处,其中的代表便是:HDMI、Display Port和eSATA+USB Combo接口。它们的加入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可以给你惊喜。顺便说一句,吸入式设计的光驱也很有设计风范。

失败的接口设计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把所有的USB接口设计在一侧并没有预留间距,这使得用户在有些时候没法同时利用它们,比如一个不规则的读卡器占用了3个USB接口外的空间。而在散热出风口附近大量预留接口,或者不在ExpressCard插槽中填充代用卡等情况,有时也是一个失败的设计。

Point3凌动和迅速的选择

这一部分的内容我们曾经讲得更加详细,而在设计的话题中说到这一点,主要是基于“硬件配置也是设计”这一命题。在设计上,我们对待上网本和笔记本的态度是中立的,既有成功的凌动平台迷你电脑,也有失败的迅驰平台笔记本。

凌动平台的电脑设计

凌动平台的优勢在于超低的功耗和成本,劣势是运算性能更差。80%以上的上网本都采用了Atom N270/280处理器,因此凌动一度成为上网本的代称。凌动上网本对于产品的散热设计远不如迅驰平台复杂,其整机屏幕、内存、硬盘等搭配也基本固定,再加上其价格的低廉,各大厂商并没有太大的必要去精心考量它们的细节处理。当然,诸如惠普、索尼和联想等一线品牌的Atom机型则经过了各自主动的二次研发,实则是高端上网本的代表。对于凌动电脑而言,其设计的优秀与否尖键是产品的品牌。

知名品牌的上网本产品,也比没有品牌的笔记本电脑更值得选择,这是经验之谈。

迅驰平台的电脑设计

迅驰平台的笔记本电脑在设计上的覆盖面大大提升。从11英寸~18英寸的主流市场区间里,密布了市场上数千款大大小小的笔记本电脑。同样的,迅驰平台占据了90%以上的传统笔记本电脑份额,从2003年笔记本内核迅驰大一统的局面就已开始,在性能配置上同尺寸同档次的笔记本性能也逐渐同化。对于笔记本电脑而言,小尺寸的笔记本电脑往往装载低电压和超电压处理器,即便如此,其对散热和性能的要求也远远大于凌动平台——这也是12英寸以下笔记本电脑价格高昂的原因。而16英寸以上专注影音的笔记本电脑则配备旗舰级别的酷睿2双核P系列处理器,它们也算是骄子之列。迅驰平台的多样性决定了其设计的优秀与否从配置上一眼就可大致辨认。

Point4整体性能的搭配

即便同样配置的笔记本电脑,不同品牌之间的性能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甚至非常明显。二三流的笔记本品牌永远只会在广告单上打着处理器的幌子扼杀电脑整体性能的协调。所以,买电脑的时候多看看电脑预装的内存、硬盘和操作系统吧。

买本加内存是必需的吗?

内存决定了笔记本电脑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切换程序的流畅度,容量的要求大于内存频率。关于笔记本电脑的内存搭配方案,大多数厂商的做法并不合理‘在Windows XP已经成为主流的2004年,256MB是最常见的标配内存容量,而在2008年,主流容量为1GB。而根据操作系统的要求和我们的评测经验,预装WindOWS Vista Business的主流商务笔记本电脑预装2GB内存是比较合理的,因为你得考虑到日后应用的舒适度。

值得入门级消费者安慰的一句话是,单核酷睿、奔腾双核和赛扬M处理器的性能完全能满足主流软件的需求。

显卡是品牌差异化的调和剂

笔记本电脑显卡(显示芯片)决定了电脑的3D和视频回放处理性能。但同样的,这一点并不能反映品牌的设计能力,我们可以大概总结一点:同样是6000元级别的笔记本电脑,知名品牌往往采用性能较低的整合芯片,而非知名品牌则采用性能强劲的独立显卡方案,它们的差价已经融入到整机的品牌价值和设计成本之中。但是,如果一台笔记本同时具备两种显示方案并可以随时切换,那么其必然是一款高端设计的机型。

硬盘、固态硬盘和迅盘

请不要迷信固态硬盘,除非其价格达到了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尽管笔记本的硬盘一直都是其性能的瓶颈,但这是建立在合理的整体成本考量下的结果,简单来说,迅盘和类似的EasvBoost方案可以小幅度提升性能,固态硬盘则可以让电脑性能提升40%以上并解决数据撞击损毁的问题但这些设计并不成功的理由只有那一条,有钱才能上,代价太高昂。

Point5关于舒适和愉悦

视觉、听觉和触觉构成了笔记本电脑的舒适度,舒适度又能衍生而形成电脑用产的愉悦慼。不舒适不愉悦的非典型表现便是——抓狂、砸键盘和撞屏幕。这方面我们可没办法细说,不过凭借经验,让人舒适和愉悦的电脑设计给用产的印象是难以磨灭的。

你的笔记本电脑应用舒适度几何?

一台设计良好的笔记本电脑,肯定是一台用起来让人爱不释手的电脑。我们特别指出两个例子:笔记本的屏幕和笔记本的键盘。关于TFT LCD屏幕,消费者对于其面板的了解甚少。同一品牌的笔记本采用不同厂家的面板设计是常有的事情,很难一统而论(比如日立公司开发的IPS/S-IPS广角液晶技术可能会在LG-Philips和奇美电子的LCD面板上,而ThinkPad则有部分型号配备该种LCD屏幕)。可以指出的是,传统的高端MVA/PVA/IPS技术面板只应用在大多数高端旗舰机型之中,而且其视觉优势在对比中更容易察觉,这些笔记本的价格大多超过13000元。另外,镜面屏尽管是近几年来的流行趋势,但是其并不意味着产品的更高层设计,而LED背光屏幕的节能,亮度和轻薄优势是实实在在的,也是体现设计细节的亮点。至于笔记本的键盘,也是颇为主观的例子。公认的优秀笔记本电脑键盘代表是LenovcThinkPad和富士通LifeBook,索尼、惠普和acer则也相当不错——这些都是凭经验而谈。键盘的手慼是相对的,即便是ThinkPad也有3种不同的键盘设计方案。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上网本的键盘手感都比较糟糕,实际上,10英寸应该是键盘最低舒适度标准的分水岭,小于这一尺寸,任何出色的设计都很难弥补敲击时的连贯性。

你的笔记本电脑消费愉悦度几何?

愉悦来自于产品设计的清新理念和良好的服务。我们再举个例子,一款采用无铅无汞工艺制作的电脑,无论其实质的优势有多少,其品牌的设计初衷和态度都是值得赞赏的。ThinkPad的LED键盘灯、海尔的润眼屏幕、三星和微星的银离子杀菌键盘以及索尼的护指甲悬浮键盘都能在某种程度上增加愉悦度。它们共有的特点便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这些创新都是设计的真谛。

最后,也是最容易忽视的设计便是产品的软件配套和服务配套。知名品牌和普通品牌的差距在这里也得到了很明显的诠释。索尼的凌动平台机型VAIO P依然配置了大量的VAIO特色软件,而很多高性能迅驰笔记本电脑甚至连基本的Windows都没有包含——这些细节都一一

体现在价格差异之中,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笔记本和上网本的设计水平不是绝对的。

论肆设计有价?

8%显卡

这里是指独立显示卡,它不包含在迅驰平台内,迅驰平台整合显示模块的成本只占到2%强。如果同时具备两种并可切换,那么其成本比例将达12%。

13%电力

这包含了电脑整体的供电系统,不仅仅是电源供电和电池,确保电力供应稳定和巡航时间提升的技术也被计入成本。

6%光驱

这里的准确称谓是ODD光存储系统,这一比例是按照标准的super-Multi录机来计算,请不要用以衡量蓝光驱动器。

设计是有价的。这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关于一款电脑的成本设计,厂商品牌的成本压缩也是一种设计;第二种包括拋开必需设计之外的额外设计,这部分内容的含金量更高。在这一页面中,我们展示了一台主流笔记本电脑的成本比例介绍,当然,作为参考,这里的内容有代表性但不可能涵盖所有的品牌。

23%屏幕

屏幕一直以来都是电脑成本中的大宗,如今这一比例在逐年降低。这一比例是按照LED屏幕设计来核算。

10%存储

存储的内涵包含了硬盘系统,内存系统和缓存系统。硬盘和内存是其中的主流,请不要惊奇,这部分的成本还没有计算固态硬盘的情况。

8%操控

键盘、触摸板、触摸屏和手写笔以及和它们相关的人体工程学优化设计都可计入。

12%核心

主系统平台的成本处于一个长期稳定的范围,有时候包含无线模块。别惊讶,要知道很多品牌的电脑除了核心几乎没剩下什么其他东西。

20%扩展

整机的框架、切割、封装以及接口设计、扩展设计等等大多数工艺内容都包含在扩展一类。这是在主流笔记本中的水平。

Koln/Bonn Airport

整个专题的策划初衷,便是我们希望能为读者发出更明确的声音,又能为读者解答一些设计方面的问题。我们搜集了最近数月以来大部分读者致电编辑部垂询笔记本电脑购买的问题——他们中的多数人提出的问题大多有相似之处。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希望罗列出一些我们的解答,这些回答并不一定就包含了详细的答案,但是我们认为这些回答应该会对一些有消费欲的人士有所参考。

另外,大多数消费方面的解答不是一两句可以讲清楚的,我们的回答来自于我们的评测经验,具备一定的权威性但并不绝对严密。而某些咨询的内容本身就有着矛盾,老实说,只有在清楚了自己需要一台什么样的电脑之后,我们才有共同解决消费问题的基础。而实际的情况却是,不少消费者甚至不了解自己的需求,但却需要一个明确具体的选购目标。显然,这是不现实同时也是不理智的。

越是知名品牌,其笔记本电脑是不是就越贵呢?没钱的话就得买一般的品牌吗?

答:分开来理解:品牌和价格是成正比的,配置相当的笔记本之间比较,知名品牌的价格更高:高在产品设计团队的实力,品牌的口碑,服务水平乃至推广宣传的成本。价格相当的笔记本之间比较,知名品牌的产品配置一般更低。不过,像惠普、索尼、宏碁、华硕等等一线品牌同样有价格在5000元以内的产品。

笔记本电脑为什么比上网本贵这么多?

答:我们在今年2期杂志上报道过这一主题。一句话概括:笔记本比上网本贵的地方在于:内核平台、整体性能、使用舒适度乃至尖于本专题设计中的各方面。如果笔记本电脑的价格平均低于上网本,那么上网本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电脑的处理器是不是最重要的,奔腾双核处理器能满足商务基本需求吗?

答:笔记本电脑的处理器决定了其最基本的程序运算能力,其性能可谓牵一发动全身‘不过实话说,硬盘和内存才是笔记本最大的瓶颈,而从Atom到Atentrino平台,各种处理器对于类似文档处理这样基本的商务程序是绝无问题的,奔腾双核介于其中但也在此列,其正是入门级商务笔记本的代表。

上网本能看高清吗?能玩游戏吗?是不是要有独显的笔记本才能搞定?

答:根据我们的经验,答案是可以看高清,可以玩游戏。但是记得保证电脑在非多任务处理的时候观看,720p的视频是绝对可以流畅运行的;而游戏,如果是网页游戏,也绝对OK。

我想问一下近期4000~6000元价位上有什么笔记本电脑适合下单?

答:你的问题中包含了我们的问题,那便是——你的电脑是为谁买,为干什么而买?这是理性消费一款电脑最基本的态度。如果你在笔记本品牌专卖店里,我相信导购人士也会这么问的。否则,面对琳琅满目的产品线,那就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

是不是只有高清影音笔记本电脑才能享受高清视频?

答:当然不是。但是目前的高清影音笔记本电脑专门为这类应用开发了对应的程序,在操作、操控和播放效果上做出了相当的优化,值得发烧友们倾囊。不过高清视频并不只是高清电视节目,如今网上大量的片源也足可以保证主流级以上档次的笔记本电脑轻松观看。

苹果和索尼哪个牌子好呢,我已经认准了,请别推荐其他的品牌。

答:这两大品牌都是主流一线品牌,更是在产品设计上简约时尚化的最佳代表。不过它们之间也没有过大的对比空间。冒昧地给你一个解释:索尼更有神气而苹果更有仙气,苹果是一种带着些素雅的专业简洁,而索尼则是一种带着艳丽的高尚简洁,都不错。

想买个便宜的笔记本给退休的老爸老妈上上网炒炒股,上网本合适吗?

答:比较合适——上网本的价格便宜,也能满足你说的那些需求。唯一的不足是老年人可能不习惯小尺寸的屏幕,可以通过调整字符大小来解决。还有一点,键盘的手感也需要亲自去体验一下。老人或许不太会用电脑,万一有什么难题,小巧的上网本也适合拿到其他地方处理。

作为一个大学生来说,我想问你那些价格动辄上万的笔记本能卖得动吗?

答:价格上万的笔记本电脑正是卖给那些资金充裕得要从钱包里蹦出来的消费者的。所以你完全不必担心这一点。目前笔记本电脑出货量最大的价位在7000元以下,正是为大多数主流消费者准备的。而对于学生,两极分化的情形比较常见,其购买价格既的有不到3000元的,也有超过10000元的。

目前的全球经济形势都不太好,现在买笔记本会不会不划算?笔记本电脑会降价销售吗?

答:如果你有刚性需求,还考虑划算的问题干什么呢?电脑从诞生之日起就在降价,不过不要指望一款万元笔记本电脑会降价到5000元,因为它会在跌至8000

元价位之前就退出主流市场了。经济形势似乎也不是理由,说不定因此需要笔记本电脑的人群队伍更大了呢。

优秀的设计理应是健康的设计,不是蔬菜的价格,但肯定有蔬菜的绿色。

上网本的设计可以突破笔记本,但永远别想用上网本的价格来衡量笔记本。

论陆2010电脑的未来

笔记本行业终归平稳

任何一项产业,只有在其平稳有序发展的时期才会理智构建创新发展的轮廓。2009年的笔记本电脑将继续几个月的沉闷和低迷,但2010年的笔记本电脑市场走向将会更趋平稳,也将会决定电脑未来几年的发展走向。实际上,在今天看来,当下的电脑产业已经展开了一场关于“救市”方面的讨论,它们的共同之处都在于将“新设计”应用在电脑的浑身上下。

壹为大众商务笔记本电脑建言

大众商务笔记本电脑一直都是最居主流的一席,或许在2010年,这一名词将会彻底变成All in Wonder笔记本电脑或者SOHO笔记本电脑。和顶级商务机型的狭窄定位不同,这类笔记本电脑几乎可以满足上到老板下到学生各个薪金阶层的消费者。正是因为适用面太宽泛,这类机型的出路就在于,各大品牌如何提出有新意的定位,拿出经典的机型。

既有问题

13英寸~14英寸是这类笔记本电脑的主流尺寸,可供选择的机型也是最多的。目前这一档次的笔记本电脑基本没有几款机型能在消费者中真正造势。参考一下手机,一款设计出众的手机能在城市里刮起旋风,而笔记本电脑就不能在城市的商务区刮起流行趋势么——苹果MacBook Air在诞生之初做到了,但它显然不是大众型产品。那么6000元级别的电脑该如何造势呢?

设计策略

知名品牌大众商务笔记本的价格在6000元价位上是比较合适的,这是其一,请注意这里的“知名”二字。前面我们设计的笔记本成本解构篇已经将一款知名品牌的文化和口碑换算成了价值。迅驰平台的选择并不是必需的,这是其二,大多数商务白领并不关心自己的电脑是什么内核,而是更注重实际的启动时间,厂商必须设计出廉价的方案来为消费者而不仅仅是上游厂商服务。一款6000元级别的笔记本电脑未必需要各种绚丽的操控按键和多媒体控制台,但是它的(材质、键盘)手感和屏幕一定要出色——大多数消费者在专卖店里的形象往往都是直接把手放在键盘上敲击一通,再摇头去下家。而出色屏幕的标准,我们的经验是通透者为佳,此乃其三。

最后·显然厂商需要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到其设计的内涵·要让潜在的消费人群真正体验到电脑优秀设计的魅力——索尼梦苑(Sony Gallery)每天吸引了大量白领的光顾,索尼是成功的宣传大师,而除了苹果、惠普、索尼之流·整个行业里我们还能感受到多少声音呢?

自我捆绑

高清影音笔记本电脑的定位是最大的问题:既有的定位本身就将这种机型视作是笔记本中的边缘异类,似乎只有用最先进的平台内核,最奢侈的屏幕和音响系统,集各种顶尖的技术于一体的巨兽机型,才是一台真正的高清影音笔记本。这一定义长久以来已经给消费者造成了认识上的错位,大多数消费者并不是专业的发烧友,但是却将这种机型和发烧友机型画上等号,哪怕大多数的消费者对高清娱乐还有着不小的兴趣。于是乎,各大厂商作茧自缚,他们的自作主张也把这种本是为了轻松娱乐的电脑逼进了死胡同。可以预见,这种电脑即便不被市场淘汰,也必然茕茕孑立,年复一年曲高和寡。

要让高清影音笔记本电脑走向平民,因为高清影音并没有想象的那样高端深奥。我们认为,高清影音笔记本电脑要成为超越原有的家庭娱乐电脑狭窄的定位,并逐渐成为娱乐笔记本的代名词。首先,高清娱乐本来就不是什么高深的技术,主流的迅驰内核平台,就完全可以对付大多数的高清体验。

贰为高清影音笔记本电脑建言

高清影音笔记本电脑将在2009年之后成为独立于娱乐笔记本电脑的单独一支。这类笔记本电脑将进一步和全功能型笔记本电脑工作站之间区分开来——后者往往意味着包含高清影音功能的超过17英寸的超级旗舰机型,但新的高清影音笔记本电脑将覆盖从14、16和18英寸大半条产品线。

自我解救

可以看出,目前的主流笔记本都有着高清笔记本最基本的架构基础,厂商可以设计单独的有特色的高清升级方案:比如可以为用户提供单独的有偿高清硬件升级方案,将已有的内存硬盘加价升级方案和这一方案打包,将可以移植的组件模块列单供选择:为用户提供可以升级的高清娱乐平台和软件。而原有的高清娱乐机型,依然可以最先配备双处理器解码,高清流播放,高清电视接收录制等等技术,让他们承担象征性的意义作为高清娱乐笔记本的风向标而存在吧,但是请记住,只有将那上面的技术应用在主流尺寸主流价格的机型上,才是有责任的厂商真正普及高清的作为。

我们曾经说过,拉动高清笔记本电脑的三驾马车是:处理器平台、屏幕和输入输出接口。惟一的一点遗憾在于高清应用的音频输出,目前的笔记本电脑无论如何也无法达到真高清的效果,因此,我们没有必要为了笔记本“真假高清”而争论。只要普通笔记本电脑的性能达到可以满足高清应用的要求,专门的高清机型大面积问世的时机便已经成熟。最好的解决之道,莫过于让绝大多数的高清应用成为主流选择。

叁为超便携笔记本电脑建言

11~12英寸的超便携笔记本电脑依然属于最轻薄时尚的品种,而市面上低于11英寸的笔记本电脑,包括UMPC电脑都将列入非主流市场,因为从实用的角度来讲它们难以胜任一款笔记本应有的舒适设计的要求。价格昂贵一直是超便携笔记本电脑的最大对手。

定位自我

11~12英寸的超便携笔记本电脑(以下简称超便携笔记本)历来受到绝大多数笔记本消费者的追捧(且不论消费能力的强弱),上网本的出现并火爆也反映了市场上对超便携笔记本替代品的追求。我们应当承认,超便携笔记本代表了较高的工艺设计水平,因此不可能指望其价格达到上网本的水平。而超便携笔记本本身从来不是也不会是大多数消费者都有条件选择的,厂商维持一定高价策略除了技术垄断之外,还象征着尖端设计和工艺的一手掌握。当前的情况是,各大品牌的超便携笔记本性能都不算高,但是又希望进一步削减配置和成本,实现一个更接近上网本的价格,这显然是不明智的。

定位极限

超便携笔记本的成功应当立足于档次。如果超便携笔记本和上网本竞争,那就是上了上网本的当。作为最顶级的工艺原型,超便携笔记本应当进一步做到精致和经典,并一次一次超越极限,尽管垄断不是一件好事,但我们认为超便携笔记本最终还是掌握在少数几家有实力的厂商手中才能真正发光。而对品牌而言,超便携笔记本应当是他们的高端形象代言人,以及企业文化的宣讲者。以索尼VAIO TT和东芝Portege R600为例,它们已经在超越极限,但离奇迹还差一步。超便携笔记本成为笔记本中的奢侈品,这是它拉开上网本乃至笔记本本身最能制胜的法宝!全球

顶级时尚圈,奢侈品牌,一对一服务,量身定制,终身保固——而这种定位,对于消费潜力惊人的中国市场而言,无疑是有赚头的。

肆为上网本建言

上网本也应该是有创新设计的,这是延缓上网本年老色衰的灵丹妙药。上网本的问题在于掩盖自身的劣势,在适合自身的圈子里发展。名为“上网”本的电脑,如果连上网的主题都做不好,而去和传统笔记本电脑拼价格,最终伤害的可能会是这个新兴市场本身。

上网的内涵

我们无法去设想上网本应该向哪种方向发展,因为和笔记本不同,上网本的制作门槛太低了,而设计环节实际上也只在知名品牌中才有体现。如果说上网本的崛起寓意着中国消费者对传统超便携笔记本电脑高价格的不满,那么上网本的第一次炒作算是成功的。但关键在于,上网本下一步该怎么走?性能、价格都不高,性价比怎么会高呢?如果一直坚持做“一台性能、价格都不高”的电脑,设计含金量更低的上网本永远只会占据最底层的市场人群,且这些人群也在不断流失。我们的预想是,上网本应当竭力去做好“上网”的文章。

真正的上网本

上网本新的增长点很多,学生机、电脑下乡,公共电脑等等多种设想都可以当作是上网本的未来出路,但在本文中我们更看好的是一种短平快的新上网本模式——3G融合。

山寨上网本尚不足虑,我们首先看看那些具备品牌的上网本,有远见的厂商正在寻找上网本的突破,独立专门的上网本部门业务、自主设计、规避风险、期望将上网本打造成为完全跳出笔记本电脑圈子的独立产业。而在另一端:国内,年初拿到牌照的三大移动运营商们如今已经将36信号遍撒神州,如何让既有的手机用户尽快地领略36的内容和快感,他们也在思考“入网送机”的模式升级。上网本厂商和通信运营商有了这样一个合作的契机。

上网本本来较之笔记本电脑的优势只是价格,但可望借着这种合作来获得一个更诱人的优势——移动上网。大大小小的笔记本电脑内嵌了迅驰系统的无线模块,但Wi-Fi模式在国内根本无法实现随时随地Intemet。但是,如果在上网本中内嵌中国移动TD-SCDMA网络模块,那么在随意上网真正移动方面,上网本就一步跨入了“新社会”。更关键的是,上网本本身的成本也决定了其获取方式的简单,运营商甚至渠道商(类似国美、苏宁)都可以直接定制上网本,一旦他们的盈利期许得到满足,就会直接推广类似“入网送机”式的服务。

这种模式让上网本真正成了“上网”本,3G在上网本上的表现甚至比手机上更加出色。上网本厂商接下来要做的两件事便是:加强和运营商的合作,并加强自己的上网本在3G上网环境下的应用体验和巡航时间。品牌细节处的设计师不可少的。当大家都意识到这个全新的有深度可发掘的增长点的时候,一个品牌上网本可能要面对N个品牌上网本的挑战,那又是一场物竞天择的游戏了。

附论山寨无未来

山寨笔记本没有未来,除非摆脱山寨之名。

山寨的定义有两种:狭义的山寨是一种贬义,在山寨工厂中纯粹仿制的无牌产品属于这一类:广义的山寨则是一种调侃:因为这里面的一些山寨品牌,只是在规模上不如正规品牌,但却有着自己的设计团队和方案,他们中的一些甚至已经摘掉了狭义山寨的帽子,成为市场上的二三线品牌。而没有未来的山寨,便是说的这最低级最粗劣的那一类。

换句话说,山寨出了风格,山寨出了志气,那么山寨的发展未必全是悲观,甚至也能达到一种辉煌。山寨手机便是距今最近也是最让人鼓舞的一个山寨例子,因为总体来说他们不是失败的,况且,山寨还有着自己专属的优势:超低的生产成本、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对国内市场气候熟悉乃至想他人不敢想的创新能力。正是摆脱了山寨之初粗制滥造东施效颦的鄙俗之气,才让消费者认识到山寨其实也挺有爱。如今,高级山寨和大品牌之间甚至有了互相学习借鉴的空间——山寨还缺少品质和服务,而大品牌也缺少设计速度和效率。

我们这里仅仅讨论山寨和上网本,因为把山寨和笔记本联系起来的距离更远——作为一种高精密度的电子产品,笔记本电脑的门槛和质量要求都高得多,作为一项成熟的产业,笔记本电脑的品牌概念也已经根深蒂固,山寨笔记本电脑最多只能成为一个新加入的角色存在。上网本不同,它的低成本和低售价稀释了消费者对其质量的顾虑,和手机一样,购买山寨上网本的用户,首先看重的是上网本的简单和便宜,更新换代的频率也够高。可以想象,如果山寨上网本的价格只有数百元,那么有购买意向的消费者还会去过度关心产品的坚固安全和后续服务吗?山寨上网本的第一个出路便是——进一步降低成本,塑造上网本一个上网工具而不是电脑的定位。

第二个山寨本的出路是,推广上网本的流行文化,制造上网本的特色。如同山寨手机一样,山寨要有创意,在上网本中加入一些新奇元素,并持续不断地制造新噱头,所谓船小好调头,这也正是品牌上网本所无法达到的。专为初级教育系统推广的学生机、家电下乡的附属品农民机等种种设计模式都可能成为某一款具备大局观的山寨品牌的出路,而一旦山寨上网本没有了这种设计思路,绝大多数山寨终将在两年内在低成本销售模式中消亡。

山寨的第三个出路在于,成为真正的品牌。如同一脱成名的影星一样,在聚集了足够的镁光灯之后封存自己的不堪历史。我们周围的很多品牌,或许就有着不为人知的山寨历史——我们是消费者,我们不介意山寨曾经的行为,我们在意的是如今品牌的理念。可以肯定的是,从山寨向名牌的跨越方式多种多样,但大多数都难以跳过龙门的。

缺乏设计创意,可能会让笔记本电脑沦落为真正的笔记本,最终品牌破败,渐行渐远。

创意一旦来电,也许就能诞生一款时尚得让邻座都来膜拜模仿的经典。不成一样经典,或成别样风情。

2010:无设计,无未来

敬人者人恒敬之。独具匠心的品牌,历史终会给他们师匠的评价。不能生,那么死!绝对的,和能源、金融、不动产行业一样,2009年的笔记本电脑产业,那些品牌大匠将定鼎海内,鱼虾品牌将无葬身之地。

猜你喜欢

笔记本电脑笔记本高清
高清大脑皮层发育新图谱绘成
笔记本电脑“僵尸”
教你玩转AV设备(一):4K高清播放机使用指南
可爱的笔记本
专业级笔记本电脑
数码单反拍摄高清视频时同期声的收录探索
爱的笔记本
视听与高清行情
数码相机 手机 笔记本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