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瘟疫改变欧洲历史进程

2009-05-07

环球时报 2009-05-07
关键词:塞维利亚瘟疫维也纳

葛元芬

人类历史就是与疾病相抗争的历史,作为工业文明发源地的欧洲在近代曾遭受了几场大的瘟疫,瘟疫给欧洲封建王权以致命的打击,甚至改变了欧洲历史进程。

“米兰大瘟疫”让意大利人寻求统一

1629年爆发的“米兰大瘟疫”使米兰成了名副其实的“恐怖之城”。据当时统计,瘟疫夺去了28万人的生命。细究根源,这场灾难都是战争惹的祸,1629年参加三十年战争的德法军队把瘟疫带到了意大利城市曼托瓦,威尼斯部队也染上了疾病,他们把瘟疫传播到了意大利中部和北部地区。1629年10月,瘟疫波及米兰———这个伦巴底地区的商业中心。米兰市迅速启动了有效的疾病防治措施,包括隔离检疫、限制德意志士兵和商品进入,然而,1630年3月的一次狂欢节使一切努力化为乌有。瘟疫开始在米兰大规模流行,1631年春季和夏季又开始了第二波冲击,米兰13万人口中有6万人死亡。一次放纵竟然毁灭了一座城市。

位于伦巴底东部地区的威尼斯共和国瘟疫流行情况也很严重,威尼斯当时人口为14万人,却有4.6万人受到感染,西方历史学家认为,这场瘟疫造成了威尼斯的衰落,这不仅表现在商业方面,最终也使威尼斯在政治上开始走下坡路。教皇国统治的博洛尼亚失去了1.5万臣民,附近的摩德纳和帕尔马同样深受瘟疫困扰,瘟疫还通过蒂罗尔进入了奥地利西部。“米兰大瘟疫”爆发时,罗马教皇乌尔班八世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受难的人民,教廷的威望在这次瘟疫中深受打击。意大利人开始寻求祖国统一之路,以便未来用全国之力来应付这样的大灾难。

“塞维利亚大瘟疫”令西班牙殖民帝国衰落

传统上,历史学家认为17世纪40年代西班牙在欧洲的霸权结束,1648年西班牙与荷兰人议和,承认尼德兰联省共和国独立。自此,西班牙同尼德兰之间长达80年的战争宣告结束。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怎会如此“大方”?除了战场形势外,原来,西班牙国内爆发了大规模的“塞维利亚大瘟疫”,迫使腓力四世重新审视和战问题。

西班牙帝国的“瘟神”可能来自阿尔及利亚,通过轮船迅速向西班牙沿海地区扩散,1647年巴伦西亚港首先倒霉,该城估计有3万人死于瘟疫。瘟疫像魔鬼一样穿过安达卢西亚,向加泰罗尼亚和阿拉贡两地区扑去,仅马拉加海岸就有5万人遇难。塞维利亚地方政府无视瘟疫的蔓延,故意采取“鸵鸟政策”,使该城遭受了可怕的灾难,塞维利亚城市和农村死亡了15万人———要知道当时塞维利亚地区总共人口才60万人。作为安达卢西亚经济中心的塞维利亚市,再也未能恢复往日的繁荣。

这场持续到1652年的大瘟疫,夺去了50万西班牙人的生命,占到了西班牙总人口的5%,破坏力极强的瘟疫使腓力四世无力再去维持西班牙帝国的霸权,一个殖民大帝国开始衰落了。其实,17世纪西班牙陆续爆发了3次大瘟疫,几乎掏空了这个国家的国力。

“维也纳大瘟疫”重创奥斯曼帝国

1679年,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维也纳爆发了一场大瘟疫,根据当时的记载,这是一场由跳蚤传播的鼠疫杆菌大流行。维也纳城受到了严重削弱,直到17世纪80年代初仍陆陆续续发生瘟疫,估计夺走了7.6万人的性命。

位于多瑙河上的维也纳是东西方的主要贸易集散地,13世纪该城就遭受过“黑死病”的侵扰。维也纳城市拥挤不堪,哈布斯堡王朝根本没有建起过公共下水道和污水排放设施,街上垃圾堆积成山,发出阵阵恶臭。此外,在贸易仓库里,衣服、地毯和谷物等一放就是好几个月,成了老鼠的天堂。维也纳因环境肮脏著称欧洲,一些欧洲国家甚至把瘟疫叫做“维也纳死神”。

大规模瘟疫在维也纳流行后,修士会在市区建造了几所简易医院,以治疗感染者。死于瘟疫的人被集中堆放到了郊区,进行露天焚烧。这场瘟疫给维也纳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维也纳人仍然流传着“马路音乐家”奥古斯丁的传奇故事。据说,奥古斯丁一天晚上醉酒后掉进了堆放瘟疫死难者的大坑,却奇迹般地没有感染瘟疫,人们把这归功于酒精的作用。奥地利民歌《亲爱的奥古斯丁》至今仍在四处传唱。

“维也纳大瘟疫”其实不仅限于一城,它遍及德意志、奥地利、波希米亚和一些邻近地区,并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开始扩散传播。瘟疫在西欧肆虐的同时,又通过商队向东方蔓延。1683年,奥斯曼帝国趁机大举入侵中欧,一度围困维也纳。就在此时,瘟疫也传播到了奥斯曼帝国。北非等边远地区也受到波及,仅在马耳他岛,一年内死于瘟疫的就有1万余人。在战场上,奥地利及一些诸侯武装组成的联军最终击退了土耳其军队,这是一次决定性的胜利,奥斯曼帝国从此一蹶不振。

“俄罗斯大瘟疫”点燃莫斯科大起义

1770-1772年,俄罗斯爆发了一场差点断送沙皇政权的大瘟疫。1770年1月,瘟疫首先在俄土战争中的摩尔多瓦战场爆发,俄军驻扎在福克沙尼部队的冯·斯托芬林将军强迫军医隐瞒疫情,拒绝采取防治瘟疫的紧急措施,到了8月,他的部队有1500人感染。当时叶卡捷琳娜二世为了赢得战争胜利,不顾瘟疫扩散,将大批后备兵员补充到军中,并命令政府不准向公众公布真相。

莫斯科第一批瘟疫死亡记录出现在1770年11月,接下来的一个月里,陆军医院发生了瘟疫。12月21日,沙丰斯盖医生主张立即对陆军医院进行封锁,并进行严格的消毒措施,但他的提议被驳回,不仅如此,沙丰斯盖还在政治上受到迫害。次年1月莫斯科陆军医院公开声明根本没有什么瘟疫流行。纸终究包不住火,1771年2月底,瘟疫在莫斯科的一家工厂流传开,3月10日莫斯科当局终于承认了实情。于是,莫斯科的商人和农夫逃离了这座城市,导致城内物资紧缺。市政当局慌忙建起临时医院和隔离检查站,但为时已晚,瘟疫已然在全城蔓延。

莫斯科城内的贵族离开了“死亡之城”,地方长官萨尔蒂珂夫也溜之大吉。莫斯科人发怒了,1771年8月29日和9月1日,列夫特沃区首先爆发了大规模抗议活动,一进入9月,有关即将大起义的传言在莫斯科传得沸沸扬扬。果然,9月15日大批莫斯科人组织起来,向红场进发。9月16日,莫斯科人攻占了顿斯科伊修道院,莫斯科大主教被起义者杀死。下午,起义者向克里姆林宫挺进。但他们遭到了沙皇军队的堵击,军队突然开火,驱散人群,并逮捕了为首的几个人。

17日一早,又有1000人聚集在了克里姆林宫前,要求释放被捕的市民,沙俄军队毫不犹豫地进行了武力镇压。很快,莫斯科人的遭遇传到了俄罗斯其他地区,一些武装起义计划开始私下酝酿起来。9月26日,叶卡捷琳娜二世派出一支以卡拉辛·奥尔洛夫为首的政府委员会前往莫斯科,以恢复“秩序”。奥尔洛夫立即强化了控制瘟疫的措施,还设法给莫斯科人提供工作和食物。接着,奥尔洛夫又开放公共浴室、鼓励商人进行贸易、增加食物分发量和大规模建造公共设施,这才渐渐安抚了人心。

然而,叶卡捷琳娜二世绝对不会姑息“反贼”。等事态一平息军警便奉命逮捕了莫斯科大起义的积极参与者,4人被处以绞刑,165个成年人和12个少年被投进了监狱。1771年冬季到来后,瘟疫逐渐得到了控制,但莫斯科城及其周边地区却已有20万人死于瘟疫。▲

猜你喜欢

塞维利亚瘟疫维也纳
中医药,在战“疫”中前行
Bian Que
瘟疫算个啥
塞维利亚 转会市场的另类大师
没有疫苗,古代大瘟疫有多恐怖
绵绵春光 细碎花期
塞维利亚的四月花姑娘
图说
柏林维也纳打嘴仗
塞维利亚新边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