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语言伴随孩子成长

2009-05-07刘书英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鸭子铅笔气球

刘书英

有资料表明:学生仅靠阅读来学习,只能记住10%;仅靠听老师讲,只能记住26%;如果能把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己想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90%能被记住。可是,在数学课上对口语表达重视不足,要求也不严格又缺乏系统的训练,学生的语言“重复、罗嗦、拖沓”现象较严重。口语表达不只是语文课堂的“独角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准确、完整地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任务。

一、 营造氛围,让学生“敢说”

情感是教学的催化剂,爱是教育的原动力。在课堂上,老师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鼓励的话语,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1.消除胆怯心理

多数小学生只是习惯于集体齐答,一旦遇到老师个别提问就出现胆子小,声音轻,怕说错话,怕老师批评、同学笑话。少数人虽能积极举手,想说但又说不清,导致心理紧张、羞于表达。课堂上,如果教师能以一个伙伴、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流,学生心情变得愉快、思想变得放松,就敢于自由地表露自己的想法而无所顾虑,使课堂在不经意间,进入了和谐的状态。

2.使用赏识评价

对说的好的同学称赞道:“你说的太棒了,将来一定可以成为语言大师!”对胆怯的同学鼓励说:“没关系,大胆说出你的想法。”说错了也不能打断、制止孩子的话语,而应安慰说:“想一想,再说一次。”老师亲切的话语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老师对他们充满了信任和期盼,增强了学生语言表达的信心,为大胆“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鼓励大胆说话

课堂上实行说话“五允许”的开放政策,鼓励学生大胆讲话。一是允许说错。在课堂问答、与老师谈话时,说走了嘴,老师不嗔怪,不讽刺挖苦,同学间也不要以此取笑。二是允许补充。如果突然想到一些原先没认识到的问题,或是听别人发言后,觉得有感而发,那就可以举手要求补充发言。学生的发言如果空泛,教师可让他补充;如果发言含混,教师可让他补充得明确一些。三是允许修正。对自己讲错的话,如果发现有漏洞或有毛病,可以公开修正自己的发言。四是允许质疑。允许学生对教师讲授的任何问题进行质疑问难,欢迎对其他学生的见解提出质疑,展开辩论,允许别人对自己的质疑进行申辩。五是允许保留。如对教师或同学的见解持不同意见,教师应允许他保留,直至想通为止,这期间,教师多次给予他发表意见的机会。

二、 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说”

要使学生产生“骨鲠在喉,一吐为快”的强烈愿望,有赖于教师精当地创设教学情境。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分析学情,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中提出问题就能取得“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1.创设生活情境

新数学教材图文并茂,这些插图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教学加、减应用题时,引导学生看示意图:小朋友手上原来有2个气球(出示小朋友手上拿2个气球的图),她放飞了1个气球(出示小朋友放飞1个气球的图),小朋友手上还剩下几个气球?要求还剩几个气球,就是小朋友手上原来有的2个气球减去她放飞的1个气球。要求学生看图说明意思,再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地表述一遍。这样既使学生真正理解了图意,又进行了语言训练。如果把这些图片制作成动画,学生兴趣会更浓厚。

2.创设问题情境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是观念的平衡状态不断遭到破坏,并又不断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即在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平衡、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先帮助学生复习了平均分的两种分法,不但会摆会分,而且会说分的过程。接着让他们把10个苹果平均放在三个盘子里,学生很快发现每盘放3个后,还剩下一个苹果。这时教师引导:剩下的苹果还分不分?这里剩下的苹果不够每盘里放一个,引起了学生观念上的不平衡,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注意、记忆、思维集中在一起,进入了一种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他们非常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学和老师,说的欲望异常强烈。

三、 拓宽渠道,让学生“勤说”

学生数学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它需要日常的积累,不断的训练和持续的努力。要提高孩子的数学语言能力,就必须从身边做起,从每一堂课,每一件小事做起。

1.在动手操作中说“过程”

小学生认识事物都要经历“充分感知——建立表象——形成结论”的过程。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来发展儿童的数学语言。在动手操作中,让学生边想、边做、边说,使脑、手、口共同参与活动,达到操作、思维、语言有机、和谐地发展。比如:在教学“同样多”时,由于学生刚刚入学。对这个概念难理解,语言也不准。我就设计这样的题目:利用学生手中的学具,先在第一行摆4个苹果卡片,然后在第二行摆梨,梨的个数要和苹果同样多。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边摆边说:先放一个梨对应着苹果,再放一个梨对应着一个苹果……没有多余的苹果,也没有多余的梨,就说:苹果和梨“同样多”。这样在课上给足时间让学生说,学生很快掌握了说的方法,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2.在探索新知中说“道理”

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知其然”,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有理有据地说出其中的“道理”,思维才能变得更慎密。例如,教学“0的认识”一课,教材中给出“小猴吃桃”图。这样一幅简单的连环画,却可以引发学生的许多理解。有的学生认为“有三只小猴,第一只小猴盘中有两个桃,第二只小猴盘中有一个桃,第三只小猴盘中没有桃,可以用0来表示。”有的学生认为“有一只小猴,本来盘中有两个桃,吃了一个,还剩一个;又吃了一个,盘中就没有桃了,所以用0来表示。”还有的学生认为“猴妈妈给三只小猴每人三个桃,第一只小猴吃了1个,还剩2个;第二只小猴吃了2个,还剩1个;第三只小猴都吃了,盘中没有桃了,就用0表示。”这样学生在叙述图意的过程中很自然地理解了0的含义,轻松愉快地训练了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比教师直接讲授要好得多。

3.在实际应用中说“思路”

在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规范、完整的数学语言,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如:教学一步计算的加法应用题,我让学生观察插图、说说图意,题目告诉我们什么?问题是什么?要求一共是多少,就是把( )和( )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列式为( )来表述。生1:左边有5只鸭子,右边有4只鸭子,请问一共有几只鸭子?生2:大鸭子有1只,小鸭子有8只,请问一共有几只鸭子?生3:有5只鸭子在走,又走来了4只鸭子,请问现在有几只鸭子?这类似于编应用题,学生通过编,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进一步熟悉了应用题的题目特征和解题方法,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 指导方法,让学生“会说”

学习数学的过程也就是数学语言不断内化、不断形成、不断运用的过程。要学好数学术语,用好数学术语,讲好规范的数学术语,我们必须要教给学生说的方法,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1.在模仿老师中进行语言训练

小学生的语言往往是零碎的、片面的,有时会“词不达意”,不知所云。同时,他们又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因此,教师要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式,给学生以“示范”。如比较5.962和5.955的大小。一开始老师先一步一步提问:比较5.962和5.955的大小先看什么?(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谁大?(一样大)再看什么?(它们的十分位)十分位谁大?(一样大)再看哪一位?(百分位)百分位5.962上的数是几?(6)5.955上的数呢?(5)谁大?(6大)所以,5.962大于5.955。之后老师可以说:“谁能象老师刚才那样连起来说一说如何比较这两个小数的大小?”长期这样有意识的训练,学生就会逐渐说得有条有理,必然也反映出他思维上的条理性。

2.从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的转化

学生刚入学时,脱口而出的常常是生活语言,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加以引导,促进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的转化。如在“长短”的概念教学中,当我出示了实物——红、绿两支铅笔以后,开始学生只能笼统地说:“红的长,绿的短。”这是学生的生活语言。为了让学生能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我问:“谁能把话说得完整一些?”学生又说:“红铅笔长,绿铅笔短。”这时,我又拿出一支黄色的铅笔,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学生又说:“黄铅笔短,绿铅笔长。”我说:“刚才你们说绿铅笔短,现在又说绿铅笔长,到底绿铅笔是长还是短?应该怎样说才更加准确?学生们通过讨论比较,知道应该说成谁比谁长或谁比谁短。如: “红铅笔比绿铅笔长,绿铅笔比黄铅笔长。”“绿铅笔比红铅笔短,黄铅笔比绿铅笔短。”“红铅笔最长,黄铅笔最短。”通过引导,不但使学生懂得了长短是相比较而言的,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数学语言。

3.帮助儿童理解和积累数学语言

对新入学的儿童,教师要通过实物、图画、直观演示、摆弄学具等形式,让学生逐步接触、认识、理解常用词语,并逐步积累和使用。如在一年级阶段,引导学生说出图中人或物的数量、分类、方位、同样多、多些、少些,了解他们的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结合认数、读数、写数和10以内的加减计算,有意识地让学生使用“先”、“再”、“又”、“原来”、“一共”、“剩下”、“游来”、“游去”、“送给”、“第一次”等常用词语,进而引导学生区别这些词语的意思。接着懂得用同样意思的词语来代换,如“第一次”、“第二次”可换成“先……再……”,“剩下”换成“还有”、“余下”、“一共”换成“合起来”、“两次”等,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丰富语汇,积累词语,并学会正确使用。

责任编辑:陈国庆

猜你喜欢

鸭子铅笔气球
猫爪铅笔帽
找气球
鸭子
一头鸭子
小小铅笔,大有来头
为什么鸭子能浮在水上
气球
智力测试
一样多的气球
有趣的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