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应避免“庸俗化”
2009-05-07徐洁
徐 洁
“草根式”小课题研究以其起点低、操作简单的特点打破了课题研究的“神秘化”,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但是,笔者通过调研发现“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在推进过程中暴露出了“庸俗化“的倾向。
选题随意
“问题即课题”是基于降低课题研究的难度,打破课题研究神秘化这个背景提出的,现在看来,“问题即课题”,“挖到篮里都是菜”,无疑把课题降到了一个太低的水平,有必要加以澄清。问题是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课题是研究或讨论的主要问题或亟待解决的事项。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问题千头万绪,各种各样,有大有小,有难有易,有真问题有伪问题,有与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问题,也有与教育教学工作关系不大的问题。从问题的类型来看,有直接性问题,探索性问题,反思性问题。如果不加选择,就把这些所谓的问题当成课题研究的话,一方面教师的精力达不到,另一方面,研究也缺乏意义。因此,对教育教学工作中呈现出来的问题,教师必须学会选择。要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能力来确定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可以转化为课题的问题具有如下特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教师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可以解决;大小适当,具有实用性、可行性、客观性的特点。把问题转化成课题很关键,要将一个简单的日常问题进行有效转化,使之成为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才能得以持续深入研究。有些问题虽然平常,看似毫无深度和价值,但在其背后却隐藏着矛盾。许多问题虽然本身没有新意,但是研究角度、方法、效果不同则可以有新意,有创新性,这需要研究者具有一定的辨别、判定、选择能力。
过程粗糙
“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倡导“反思即研究,教学即行动”。反思是指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研究是指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有效的教学才能称之为行动研究,无效的教学是不能称之为行动研究的。“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存在研究过程不到位的现象。在管理部门方面,表现为指导、督查不到位,不能定期召开相关会议,阶段性总结不及时,中期评估马马虎虎,甚至没有。从教师方面来说,压力主要来自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课题研究方面压力相对要小得多。因此,教师对课题研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急功近利思想,看不到课题研究与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过程浮躁,不能把小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踏踏实实地开展研究工作。
成果单薄
“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倡导“效果即成果”,结题变得相对容易,这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把握不当也会对教师产生不良的影响。课题研究的效果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在研究周期短,研究过程不扎实的情况下,课题研究的效果是难以保证的。如果课题鉴定方面要求不严格,虽然课题组没做多少实质性的工作,却可以顺利结题并获得荣誉,教师对课题研究成果由原来的“遥不可及”转化为“唾手可得”,这使原本对课题研究感觉深不可测的教师认为不过就那么回事。研究成果表面上遍地生花,实则效果不佳,一片虚假的繁荣。
“申报时轰轰烈烈,研究中冷冷清清,结题后默默无闻”也可用来概括“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庸俗化”的特点,这是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避免的。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