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解的科学之谜(续)
2009-05-07周文普
周文普
△自从科学家们提出了绝对最低温度以来,人们就不停地向-273.15℃冲击。虽然目前人们已经相当接近这个温度,但却始终无法达到它。这是因为低温的获得与气体的液化是分不开的,液化气体在蒸发时会使外界温度降低,这也就是我们家用空调和冰箱的工作原理。问题是温度是物体分子运动的标志,因为分子的不停运动,所以物体才有温度。如果达到-273.15℃,按照热力学定律,分子就会停止运动了。而物体是不会停止运动的,所以绝对零度永远也不可能达到。想想看,要降低温度就需要液体蒸发,而蒸发本身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式之一。所以,只要蒸发着,就不可能停止运动,不停止运动,绝对温度就不可能达到。因此,这是一个不可能用实验直接证明的问题。不过量子力学认为,即使真的到了绝对零度,物体中的微观粒子也不会完全停止运动,然而这同样无法证明。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其实在生命化学中还有一个比这个问题更具根本意义的问题,那就是“先有核酸还是先有蛋白质”。在生命细胞中,核酸与蛋白质是最基础的物质,它们谁也离不开谁: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核酸来编码,核酸的合成与复制需要蛋白质来催化。那么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是哪一个呢?有人认为是先有蛋白质,有人认为是先有核酸,两方面的科学家们都在各自的实验中得到了一些证据,但都还不能断定。于是有人提出同时出现的观点,遗憾的是这一理论不仅不能自圆其说,连实验根据也还拿不出来。
△位于地球上空30公里处有一层薄薄的气体,叫臭氧层。别看这薄薄的一层,它可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的保护伞。如果失去它,太阳辐射过来的紫外线会将我们全部杀死。然而在南极上空,这个保护伞却被撕开了一个大洞。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这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氟氯碳聚合物所致。据说全球每年释放出的这种东西达百万吨以上,实验也确实证明氯与臭氧会发生化学变化,从而破坏掉臭氧。但是也有人认为臭氧的大量减少是由于自然界产生的氧化氮引起,并非人为造成的。还有人认为,南极空洞与全球性臭氧变薄是两回事,南极空洞不是因化学物质引起的,而是因南极上空的狂风所造成。也有人说是由于喷气飞机造成,因为南极上空是繁忙的飞行航线等等。虽然这些观点没有确切的证据,但似乎南极空洞也并没有总是扩大着,而是时大时小。而且,地球上每年由雷电所产生的臭氧也是数量可观的。 1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