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请把我的寂寞带走

2009-05-07

数码 2009年5期
关键词:草图三脚架对焦

果 坚

我相信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定住着另一个自己,过着我想要的生活。也许他(她)离我并不遥远,抑或就在身边。每个人都在扮演着天使,同时也有驱之不散的噩梦……

情绪的两面

当我走在街上,看到有人坐在路旁用失焦的眼神望着过往行人时;当经过咖啡厅,看到某人独自在靠窗位置茫然若失时;当地铁进站,看到一个被呼啸而过的列车掀起长发而无动于衷的女孩时,我都在想,他们此时正在思考着什么,还是无意识地让大脑在忙碌的生活中暂时停滞?他们平时是怎样的?会不会有快乐到手舞足蹈的时刻?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喜悦,忧伤和踌躇不决,体验一刻温暖或感到孤独寂寞,无非是我们的一种情绪。在不同状态下我们判若两人,而你心情失落时,有没有想过那个快乐的自己就在身边?在你无聊的时候他(她)陪你下棋,在你落寞的时候他(她)为你跳舞,在你孤独的时候他(她)陪你成眠……

有了以上想法,于是就想到拍一组一幅画面上同时出现两个自己的照片,就像悬疑电影里经常利用的精神分裂一样,性格的另一面在自己面前出现,但这里不是去制造惊悚事件,而是通过人物情绪的两面成全自己的幸福。

拍摄准备

在数码时代这种分身术照片已不稀奇,技术上也容易实现。但如果想让最终作品看起来既有视觉效果,又能很好地表现自己的想法,还需要在拍摄之前做一些准备。

首先,对于有了大体思路的拍摄做人物和地点的规划和选择。因为条件有限,在多个不同环境下拍摄实现起来很困难。考虑到所要表现的内容(大多情况下,人们在家独处时最能显现真实的自己),所以把大多场景安排在了室内。对于照片里的主角,需要一位无论忧郁和愉悦状态下都有着良好表现力的模特。

人物和地点确定了,我们就要考虑具体情节的场景和模特着装了。对于有目的的拍摄,尤其是此类情节性很强的题材,最好在拍摄前设想一下情景,画出草图。勾画草图不仅能使你在忙乱的现场做到有条不紊地按照计划拍摄,而且还可以时刻提醒你拍摄中需要注意的人物位置。草图自己可以看懂就行,没必要画得多精美,毕竟我们的目的是拍摄而不是绘画,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这点。这组照片我最初设想了10个场景,在实际拍摄中,有的微有调整,有的没能实现,有的当时来了灵感即兴拍摄。但无论怎样,前面准备工作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大致规划好了情节,就根据情节需要筹备服装。听起来很复杂,其实我只是在服装市场淘了件睡衣和白色细纱裙,后来模特又带了两件自己的衣服,实现起来非常容易。

最后需要说一下拍摄器材,虽然是室内,但这次拍摄只用几次反光板,并没有使用闪光灯做补光,但因为要拍同一场景中的两个“自己”,为了后期方便利用了三脚架,在下一段中将详细介绍此次三脚架的使用。

拍摄技巧

1要准备一个好的三脚架。前面已经提到过,一个场景下,不管后期用几张照片合成,最好都在一个固定的机位上拍摄,这样才能保证除模特以外其他元素位置不变。模特拍完一张,变换位置再拍另一个“自己”,最后合成在一起。因为每次拍完一张以后还要继续操作相机拍摄第二张,所以三脚架的稳定性比一般的拍摄还要高。在操作的时候,特别要注意脚下,不要碰到三脚架的腿,否则架子发生位移给后期合成带来麻烦。

2焦距的调节。用自动镜头拍摄,且几次拍摄的目标不在一个焦平面上时,可以采用多点对焦的模式来获得准确的焦点。因为相机已经被固定,所以平时有的人喜欢半按快门用单点对焦然后重新构图的方法就不能使用了。如果几次拍摄的目标都在一个焦平面上,也可以采用第一次用自动对焦,合焦后立即改为手动,这样就把焦距固定了。如果是手动对焦,而被摄目标不在一个焦平面上时,应该以最近的一个目标作为参照,以后每次拍摄时用估焦的办法大致调整一下。当然,如果你的相机装有裂像对焦屏,这个问题就简单多了。但值得注意的是,不一定非要把两个“自己”都拍得很清晰,如果她俩一前一后都十分清晰的话,既不符合视觉原理,又会失去照片的意境。

3曝光的把握。由于照片是需要多张照片合成的,为了使环境看起来和谐、一致,最好锁定曝光或干脆用全手动档,否则测光不一致会给后期带来麻烦。但如果本来就需要调整环境的明暗就另当别论了,比如拍摄涵盖室内外的场景,由于相机宽容度有限,为了使画面呈现更多细节,就要根据需要来设定曝光。

4预先安排构图。前面已经提到在拍摄之前勾画草图,这样在拍摄的时候可以有的放矢,使画面的安排更加合理。因为多数相机的取景器里没有刻度,所以在构思场景的时候可以把画面简单地安排成4块,然后以这4块及其分割线为依据安排画面的构成。需要注意的是,场景不要仅仅做一个平面的安排,要尝试三维的考虑,对于这样的合成照片来说,空间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张张都是两人平行,而没有纵身感和虚实的变幻,整体上就会显得单调乏味。

5多拍几次。因为拍摄的时候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特别是人像拍摄的过程中可能往往因此而忽视了人物姿态和情绪的把握。所以,在同一个画面下,多拍摄几次是很有必要的。注意调动模特的情绪,提醒对方调整姿态,反复尝试拍摄,这样会为后期合成创造比较好的条件。

6需要替身。最好能找个体形相当的人作为另一个“自己”的替身,这样更有利于摄影师调节模特的位置,姿态和眼神。有了替身,模特也能有更好的情绪体现,不然让模特和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自己”交流确实有些困难。

7注意细节。如果想让最终合成的照片看起来更真实的话,在拍摄中就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躺在床上凹陷的轮廓,前后两个“自己”交错时的位置,拍摄同一场景期间不要移动画面里的任何物品,还有需要考虑另一个“自己”的遮挡对光线的影响等等。

拍摄小结

此次我们用了最常规的设备(三脚架、反光板、相机)进行拍摄,后期Photoshop合成(在本期《教你玩分身术》中将详细介绍合成技巧),完成了一组情节丰富、视觉表现力强、既有意思、又传达了自己的想法的作品。整个拍摄用了4小时,后期用时两晚。相信每个喜爱人像拍摄的朋友,只要用心挖掘,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再不断去尝试,都可以拍出令自己满意的照片。

猜你喜欢

草图三脚架对焦
草图家具
自动对焦相机何时使用手动对焦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多重对焦有必要吗?
画好草图,寻找球心
巧放三脚架
美国麦格普公司新型M—LOK相机三脚架适配器
带上磐图拍风光
一波三折
喀嚓前一秒的技术DC对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