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分析

2009-05-06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8期

胡 晖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诊断及处理。方法 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0月发生的110 例ICP病例分治疗组(64 例) 和未治疗组(46例)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治疗组治疗后的ALT、AST、TBA较治疗前和未治疗组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②治疗组羊水粪染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产后出血率明显少于未治疗组。结论 对ICP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是改善围生儿预后的关键,也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围产儿;窒息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 是妊娠期的一种特发性疾病,可导致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06年1月至2008年10月在本院产科住院的孕妇确诊为ICP的孕妇110例。

1.2 ICP诊断标准 妊娠晚期出现皮肤瘙痒,不同程度黄疸,一般情况良好,多无消化道症状;排除病毒性肝炎、胆石症。实验室检查:ALT、AST 正常或中度升高,TB、DB 轻度或中度升高,TBA升高;妊娠终止后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

1.3 分组与治疗 110例ICP 孕妇中在本院门诊孕期保健筛查后入院诊断为ICP 并接受治疗者64 例(治疗组),其余46例因未进行产前检查,入院时诊断为ICP 但已临产或近临产未能接受综合治疗(未治疗组)。治疗组给予:①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 加丹参20 ml 静脉滴注,1次/d;②10%葡萄糖液500 ml 加维生素 C 3 g,肌苷0.4 g 静脉点滴,1次/d;③地塞米松3 mg,3次/d口服,3 d后逐渐减量;④苯巴比妥0.03 g,3次/d,口服,分娩前3 d给予维生素K1,7 d为1 疗程;⑤熊去氧胆酸15 mg/(kg•d)分三次口服共20 d;⑥茵陈汤(茵陈 30 g、制大黄6 g、黄芩15 g、干草10 g、淮山15 g)。治疗期间监测胎心、NST、羊水指数及肝功能、TBA 指标。如果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羊水量明显减少、TBA 持续升高等,随时终止妊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假设检验水准定为双侧,α=0.05。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生化指标的分析 治疗组患者ALT、AST治疗后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和未治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BA指标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治疗前和未治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B、DB 指标治疗前后及与未治疗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

2.2 妊娠结局 治疗组中羊水粪染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未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

3 讨论

3.1 发病机理 ICP的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女性激素、遗传及环境等因素有关。

3.2 ICP对母儿的危害

3.2.1 ICP对母体的危害 ICP对孕妇的影响相对较小,可导致产后出血,本研究中治疗组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未治疗组,故对ICP孕妇近分娩期可补充维生素K1,以防止产后出血。

3.2.2 对胎儿的危害 ICP 对胎儿的预后影响较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较高[1,2],同时造成早产及剖宫产发生率明显升高。

3.3 ICP的处理

3.3.1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产前检查时,常规询问孕妇是否有瘙痒,并及时行胆汁酸及肝功能检查,尽早发现,以便及时治疗,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3.3.2 加强胎儿监护及治疗 对已确诊的ICP 患者应进行高危监护,纳入高危管理之中。ICP 的发病机理虽不完全清楚,但通过地塞米松、苯巴比妥、熊去氧胆酸、维生素C、肌苷、茵陈汤等护肝利胆治疗后使孕妇临床症状减轻,胆汁淤积的生化指标和围生儿预后改善。从表2可以看出治疗组中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并发症明显少于未治疗组,说明辅以清热解毒、祛湿利胆中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3.3.3 适时终止妊娠 本院从瘙痒程度,胆汁酸水平,胎儿成熟度及宫内监测等方面综合考虑,适时终止妊娠。由于ICP 新生儿易于发生颅内出血、胎儿窘迫,结合具体情况可适当放宽手术指征。

因此,对ICP患者加强孕期保健,家庭自我监护,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延长胎龄,适行终止妊娠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产科并发症的关键。

参 考 文 献

[1] Palmer DG,Eads J.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a critical review.J Perinat Neonatal Nurs,2000,14:39-51.

[2] Medina-Lomeli JM,Medina-Castro N.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an unpredictable fetal risk:report of a case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Ginecol Obstet Mex,2000,68:486-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