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底激光治疗对预防LASIK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评价

2009-05-06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8期

郑 惠

【摘要】 目的 评价眼底激光治疗视网膜病变在预防LASIK术后视网膜脱离的作用。方法 对LASIK手术前发现周边视网膜病变的66例78眼行眼底激光治疗,观察15~30 d后行LASIK手术,术后随访1个月、3个月、1年和最终随访。结果 眼底激光治疗后视网膜病变情况稳定,1年内随访66例78眼均未发现有视网膜脱离,两年内随访发现4眼因新的视网膜裂孔出现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原激光治疗视网膜病变部位稳定。结论 LASIK术前对存在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实施眼底激光治疗能有效预防视网膜脱离发生。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眼底激光;视网膜脱离

Fundus laser treatment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retinal detachment after LASIK clinical evaluation

ZHENG Hui.Ophthalmic Hospital of Qiqihar in Heilongjiang features heilongjiang 10100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fundus retinopathy laser treatment in the prevention of retinal detachment (RD)after LASIK role.Methods LASIK surgery on peripheral retinopathy before the discovery of 66 cases of 78 eyes fundus laser treatment,observation 15~30 days after the trip LASIK surgery,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one month,three months,one year and final follow-up.Results Fundus retinopathy after laser therapy in stable condition and one year follow-up of 66 cases of 78 eyes were not found to have retinal detachment,two years follow-up found in four eyes as a result of new retinal breaks occur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occurs,the original laser treatment of retinal lesion stability.Conclusion LASIK surgery prior to the existence of retinopathy of patients fundus laser treatment to be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the occurrence of retinal detachment.

【Key words】 Excimer laser; Fundus laser; Retinal detachment(RD)

准分子激光手术是一种角膜屈光手术,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将角膜吸附后进行角膜消融,其吸附作用对眼球产生65 mm Hg负压吸引,对手术前存在视网膜变性或已存在视网膜裂孔的患者有造成视网膜脱离的潜在风险。因此,LASIK手术前常规散瞳查眼底,对存在视网膜变性和干性裂孔的患者进行预防性眼底激光治疗,对减少视网膜脱离的发生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06-2007年行准分子激光治疗的资料完整的1 813例患者(3602只眼),术前常规散瞳间接检眼镜联合周边巩膜压陷检查眼底,必要时裂隙灯下行三面镜检查。查出视网膜周边格子样变性或囊样变性患者21眼,孤立无牵拉干性裂孔患者26眼,有牵拉无渗液的裂孔患者31眼,共66例78眼,其中男30例36眼,女36例42眼。年龄18~42岁,平均(24±0.35)岁,视力0.06~0.25平均0.10±0.015,术前屈光度-4.00~-15.00D,平均(8.75±0.21)D。

1.2 方法

1.2.1 预防性视网膜激光光凝 0.5%的盐酸丙美卡因表面麻醉后三面镜下利用氩氯激光对这78眼行眼底激光治疗.激光参数:光斑直径200 μm。爆光时间0.1~0.2 s,功率150~200 mW。产生中度B级光凝损伤,对视网膜变性区及其周围正常视网膜进行光凝,正常视网膜部分行2排光凝,对孤立干性裂孔包绕裂孔行2~3排光凝,对牵拉裂孔围绕裂孔周围行3~4排光凝,对视网膜裂孔周围有水肿的患者如果第一次光凝斑反应不佳,在1周后行第二次补充光凝。

1.2.2 LASIK手术术后检查及随访 术后局部用抗生素滴眼液3 d,观察角膜上皮情况。对于视网膜变性或干性裂孔,且角膜情况好的47眼术后15 d行LASIK手术。对于伴有牵拉性视网膜裂孔,且光凝斑反应良好的31眼术后30 d行LASIK手术。手术后散瞳间接眼底镜检查视网膜激光光凝区情况及有无脱离。随访时间:1、3、12个月和最终随访。

2 结果

手术后1、3、12个月,随访78眼患者眼底情况稳定,均未出现原有裂孔扩大,产生新裂孔及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手术后16个月有1眼发生全视网膜脱离,裂孔位于12:00位,上方见玻璃体牵拉,原激光孔在4:30位,激光斑清晰。手术后18及20个月2眼发生局限性视网膜脱离,系出现新裂孔所致,原变性区视网膜在位,周围见2排激光斑。手术后21个月1眼发生局限性视网膜脱离,裂孔位于10:00位,原裂孔3:00位帖服良好,周围包饶激光斑。这4例患者均不是原变性或裂孔导致视网膜脱离,而是出现新的视网膜裂孔继发视网膜脱离,原激光孔稳定,激光斑色素清晰。

3 讨论

近视患者,特别是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眼轴增长,而引起脉络膜和视网膜的过度延伸,局部脉络膜血管层萎缩,视网膜脉络膜变薄而导致退行性变[1]。视网膜变性通常有三种情况:视网膜内变性(包括微囊样变性,获得性视网膜劈裂症,睫状体平坦部囊肿)、视网膜玻璃体变性(格子样变性,蜗牛迹样变性,压迫和不压迫变白)和脉络膜视网膜变性(铺路石样变形,周边脉络膜视网膜变性)等。而视网膜囊样变性和格子样变性等又容易因出现视网膜裂孔引起视网膜脱离[2]。

此外,近视患者常早期就伴有玻璃体变性和玻璃体后脱离等并发症,而玻璃体在后脱离的过程中对视网膜产生牵拉作用常常引起牵拉性视网膜或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眼底激光治疗视网膜变性和封闭视网膜裂孔是预防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手段。其原理是通过将激光的光能转化为热能,使病变组织蛋白变性达到光凝固的目的,一方面可以使变性的视网膜病变不再发展,从而有效地预防新的裂孔形成,或使原有的视网膜裂孔封闭,防止视网膜脱离的形成。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视网膜黏附作用加强,有效地对抗LASIK手术中产生的负压对视网膜造成的牵拉作用。

准分子激光,是指受激二聚体所产生的激光,其手术所用的工作气体是ArF,它是一种超紫外线光波,每一发激光到组织时可以使组织分子气化,靠着这种准确的气化可以把眼角膜切去一层,准分子激光工作中声震波产生的压力在晶体后部和玻璃体前部聚焦,在视网膜水平其能量迅速下降,理论上可能对后极部视网膜及视网膜下组织无影响,但对玻璃体发生了作用,有可能增加玻璃体后脱离的危险,从而对视网膜产生牵拉[3]。而LASIK术中利用负压吸引,眼内压升到65 mm Hg后降到正常,眼内压急剧升高而后降低,理论上可能牵拉玻璃体基底部,从周边网膜产生牵拉,增加视网膜脱离的危险,另外一过性的高眼压突然压迫使术中眼球前后径变长,左右径变短,似眼球被拉长,压力降低后眼球又恢复正常形态,如此眼球形态改变也会对玻璃体基底部及后极部产生一种机械性牵张力。以上这些影响理论上提示了高度近视患者接受LASIK手术客观上存在风险。

本院对78眼存在眼底改变的患者行眼底激光预防性治疗后,随访1年未出现视网膜脱离,随访2年虽然有4眼发生视网膜脱离,但都是由于出现新裂孔而继发视网膜脱离,原裂孔或变性区稳定。眼底激光治疗周边视网膜病变对减少LASIK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有明显意义。

根据国外统计:对超过-6.00D的一项1000例近视患者研究显示有3.2%的视网膜脱离发生率[5]。秦波等[6]对18 342眼术前经过详细散瞳查眼底,必要时激光治疗,LASIK后追踪观察20个月,视网膜脱离发生率为0.327‰。由此可见准分子手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低于屈光不正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这与LASIK前查眼底,及时行眼底激光治疗有关。因此术前对拟行准分子激光治疗的患者常规散瞳查眼底,对存在周边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积极激光治疗是预防LASIK后视网膜脱离的关键。

参 考 文 献

[1] 李凤鸣.眼科全书(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575-2576.

[2] 陈彭,赵明威,张承芬,等.眼底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42-44.

[3] 卢文秀,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57-63.

[4] 陈跃国.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专家释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7-51.

[5] 陈跃国,译.美国眼科学会编写.屈光手术学2004-2005分册.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68-170.

[6] 秦波,赵铁英,等.LASIK术后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分析.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7,2: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