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与美

2009-05-05黄健云

山花 2009年8期
关键词:敬亭山黑格尔美感

自然美的根源到底是什么,这是美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对自然美的不同看法,会影响到当代人对自然采取不同的态度,所以,旧话新提,就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自然美的复杂性

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中国美学界对自然美的看法形成了四种意见:一是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派”,认为自然美的本质在于“自然的人化”。二是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派”,他认为,“自然美在于自然事物本身”。三是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派”,朱光潜认为自然美是人们的一种观念或认为自然美是一种初级的艺术美。他说:“自然中本身无所谓美,在感觉自然美时,自然即已经变成情趣的意象,就已经是艺术品。”四是以高尔泰、吕荧为代表的“主观派”,他们认为,自然本身并无美丑可言,它们都是人的观念的结果。

西方美学界在这个问题上同样有不同的看法。第一种是认为自然美是自然界本身的美,这个看法可以追溯到毕达哥拉斯,然后是亚里士多德、达·芬奇、博克、狄德罗等。他们的看法也可以称为“客观派”,毕达哥拉斯强调的是比例和数的和谐;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对象的体积和比例;达·芬奇强调的是法则;狄德罗强调的是“关系”。第二种是认为自然美在于客观的“理式”或“理念”,前者是柏拉图,后者是黑格尔。柏拉图认为所有的美都是因为对象分享了美的“理式”,自然美也不例外;黑格尔认为自然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最低层次。第三种是认为自然本身并不美,自然之所以美,是主体的心灵现出的,休谟、克罗齐、鲍桑葵等是理论代表。

这些争论表明,自然美的确是很复杂的一种现象,哲学观点不同,对自然美的看法就有差异。那么,自然美的美感之源到底是什么呢?这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

二、中国古代美学对自然美的认识

中国古代美学对自然美的看法,或者表现在一些艺术家的创作体会中,或者体现在他们讴歌自然美的作品中。他们的体会或作品渗透着两种深刻的思想:第一,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形象的独特性是自然美美感生成的感性物质基础;第二,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与人的和谐相处是自然美美感生成的心理基础。

1.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形象的独特性是自然美生成的感性物质基础

唐代著名山水诗人王维对自然美看法就很有代表性,他说:

春景则雾锁烟笼,长烟引素,水如蓝染,山色渐清。夏景则古木蔽天,绿水无波,穿云瀑布,近水幽亭。秋景则天如水色,簇簇幽林,雁鸿秋水,芦岛沙汀。冬景则借地为雪,樵者负薪,渔舟倚岸,水浅沙平。

因此,作画者必须“按四时”的规律。他强调:

凡画山水,须按四时。或曰烟笼雾锁,或曰楚岫云归,或曰秋天晓霁,或曰古冢断碑,或曰洞庭春色,或曰路荒人迷,如此之类,谓之画题。

王维对于自然美的看法,抓住了四季的不同,他对于山水画的看法,是建立在他对山水在各个季节的独特特色的观察和理解之上的,作画者必须善于抓住景色的“特殊”,才能真实地表现自然美的特殊。

宋代著名山水画家郭熙也说:

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怡,夏蓊郁,秋疏朗,冬黯淡。……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郭熙在这里所描绘的就体现了“真山水”之独特之美。远望之是气势美,近看之是质地美,四时之云气,四季之烟岚,各具其独特之美。

对自然美的独特,清代李渔也有很深刻的看法,他认为, “草木之娱观者,或以花胜,或以叶胜”,“鸟声之悦人者,以其异于人声”。

中国古代对自然美的独特之美的观察和分析基本上是建立在他们的直观感受的基础上,所以,他们的描绘也有很强的直观性。但他们蕴涵着的一个共同理念是: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形象的独特性是自然美美感生成的感性物质基础。这个看法在中国当代美学家蒋孔阳先生的美学理论中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蒋孔阳先生精辟分析道:

离开了自然物的自然属性,离开了自然物本身的质料、形式和外貌,自然美也就不存在了。自然美之所以称为自然美,区别于艺术美和社会美,就因为它离不开自然,它是自然所显示出来的美。

这个分析就强调了自然的客观特性在自然美中的重要地位。无论是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它们之间的差异是人所共见的:山的宏伟,水的柔媚;树之挺拔,草之秀美;云之厚重,雾之轻逸;太阳之热烈,月亮之温柔;狂风暴雨之气势,明月清风之悠闲……真的是物有千样,景就千样。即使是同一物,也会有万千变化。《国语·郑语》云:“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一方面既看到各种物之间的差异,一方面看到只有差异才能给人以不同的美的享受。蒋孔阳先生对自然美“特殊”的分析,是对中国古代优秀的美学思想的继承和总结。

2.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与人的和谐相处是自然美生成的心理基础

自然事物或自然现象的新颖奇特的特征只是美感生成的前提条件,主体要对自然产生美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基础——感觉到能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个思想,渗透在中国古代艺术家讴歌自然美的作品中。

下面两首经典的诗歌就表现了和谐对美感产生的作用。

其一,李白:《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其二,北朝民歌:《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第一首,就审美客体本身的“特殊”而言,最明显的是“静”。一是众鸟高飞、孤云独去之后环境之“静”,这是热闹之后的静,是类似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之“静”,这样的“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情怀;二是敬亭山的“静”,它既不羡慕急于高飞远走的众鸟,也不羡慕休闲自在的孤云,而是以其特有的“静”让诗人能够感觉到“诗意般栖居”的惬意,这样的“静”却能够给诗人“物以类聚”的安慰,这是美感产生的基础。就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关系的“特殊”而言,和谐是最明显的特征。李白是把敬亭山作为自己的知心朋友看待的,所以,在他心中,敬亭山也把自己当成知心朋友。就在这样的默默对视中,心和心互通,情和情互流,敬亭山成了有血有肉的人,作者自己也沉醉在与知心朋友共享快乐的情境中,人和自然达到了和谐统一的境界,自然因此有了血肉和感情。敬亭山因其特有的“静”而与诗人建立和谐的关系,也因和谐关系而形成审美关系,最终成为诗人的审美客体,美感得以顺利生成。

第二首,在古人的眼里,“天苍苍,野茫茫”往往是荒凉、悲壮的象征。但是,在这首短诗里,这些能显示大草原特有荒凉的景象却显示出视野开阔、激情万丈的豪情美!原因在于牧民的生活实践使得他们能够发现大草原的天地的“特殊之处”,已经把天空当成了自己的“穹庐”,把大地看成了自己的“笼盖”可以盖住的地方,天人达到了高度的和谐,在这和谐的环境中,牛羊安详地徜徉,牧民幸福地观望,因此,在“天苍苍,野茫茫”中,人不再显得卑微和凄凉,在人的眼里,宽阔的天地成了能给他们带来无限的财富和幸福的大牧场。这个大牧场是美的场所,牧民的美感则是他们所体会到的“天人合一”的和谐感和幸福感。

以上两首诗歌中所描述的自然环境,它们都因其特有的形态并给诗人“诗意般栖居”的和谐感、幸福感,所以很自然地使诗人产生了美感。

纵观中国古代的审美习惯和传统,可以看出,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传统文学讴歌的主题之一,和谐关系被看成是自然美的美感基础。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强调和谐美。周来祥先生指出:“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艺术所追求和表现的就是古典主义的和谐美。”他还说:“我认为美是和谐,是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理性和感性、自由和必然、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和谐统一。”(着重号为原文所加——引者)

其实,就人和自然的关系而言,从原始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明显地经历了这样的变化:恐惧的对抗—征服的骄傲—和谐的相处。恐惧的对抗是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实践能力还非常低下的时候,人类还不能认识自然,更谈不上利用和征服自然,所以只能以本能的恐惧与自然对抗。征服的骄傲是农耕时代出现的情绪,特别是工业时代的明显标志。在工业时代,人类凭借着娴熟的技术能力和强大的机器力量,大规模地向自然索取各种资源,在自然面前,人的意识和力量充分膨胀,甚至出现了滥用人的智力和才能的现象,人类也因此遭到了自然的惩罚。和谐的相处是后工业时代,也称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俗话说,痛定思痛,在经历了征服的骄傲与被惩罚的痛苦之后,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开始思考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在这个时代,人类才真正是把自然当成自己的朋友来看待的。这是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的关系的变化。就具体的审美活动中,个体对自然的美感主要就来源于自己与对象之间的和谐感。中国古代社会虽然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但是,他们对自然美的讴歌,却表达出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理想和愿望。

三、西方美学家对自然美的探讨

西方美学家对自然美的看法主要表现了“和谐”的思想。但是,在康德之前,他们只是把“和谐”看成是对象“形式”本身的比例协调,而不是看成人和对象之间关系的协调。到了康德,这种情况才开始把“和谐”看成是人和对象之间的自由关系。

康德把美分为两种,一种叫自由美,这种美是比较纯粹的,既无功利,又没有概念,也不依存于其他,是一种独立的美,也就是感性的想象和理性的理解力是和谐地融合在审美活动中的。这种自由美,特别适合于许多自然的情况。例如他说,“花是自由的自然美”,还有许多鸟类如鹦鹉、蜂鸟、天堂鸟,以及许多海产贝类等等,它们的美“不应归于任何按照概念在其目的上而规定了的对象,而是自由地自身给人喜欢的。”但是,康德又说:“要说一个对象是美的并证明我有品味,这取决于我自己怎样评价自己心中的这个对象,而不是取决于我在哪方面依赖于该对象的实存。”所以在康德看来,自然美就不是来自自然事物的本身,而是来自人的心灵。虽然如此,康德毕竟把人和自然美的关系密切起来考虑了。

黑格尔在康德的基础上,以“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为出发点,进一步考察了自然美的美感起源。黑格尔认为自然是没有美的,因为它显现理念不充分、不完善,所以不是真正的美。他还批判了历史上把自然美看成是“抽象形式的美”的观点,“这种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符合规律与和谐。”黑格尔认为,以抽象形式作为衡量自然美的标准是有漏洞的,因为“自然美的抽象形式一方面得到定性的因而也是有局限的形式,另一方面它包含一种统一和抽象的自己对自己的关系。但是说得准确一点,它按照它的这种定性和统一,去调节外在的复杂的事物,可是这种定性和统一并不是本身固有的内在性和起生气灌注作用的形象,而是外在的定性和从外因来的统一”。也就是说,这种抽象的形式不能体现理念和感性的完美融合,自然还是理念的“异化”。

黑格尔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就比自然美高多少。”并且因为,“只有心灵才是真实的,只有心灵才能涵盖一切,所以一切美只有在涉及这较高境界而且由这较高境界产生出来时,才真正是美的。就这个意义来说,自然美只是属于心灵的那种美的反映,它所反映的只是一种不完全不完善的形态。”

从黑格尔对自然美的有关论述及评价的事实看,黑格尔并没有给自然美应有的地位。但是,黑格尔对自然美的轻视却从另一个方面给我们启示:自然美和人的心灵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人对自然是否有和谐感,影响着美感是否能产生。

四、中国当代美学对自然美的探索

在新中国美学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当代美学的主流——实践美学对于自然美看法的变化:李泽厚提出“自然的人化”,周来祥提出“美是和谐”,刘纲纪提出“美是人的自由的表现”,蒋孔阳提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美是恒新恒异的创造”,张玉能提出“美是显现人类自由的形象的肯定价值”。这是一个对自然和人的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如果说李泽厚的认识还带有骄傲的征服的特点,人和自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对抗,或者说,李泽厚还只是把自然看成是被征服的对象,那么,20世纪80年代后的实践美学就具有了生态学的眼光,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人和自然之间应该是一种和谐相处的关系,因此,也就深刻地认识了自然美美感的根源在于自由实践所创造的和谐。正如蒋孔阳先生所说的那样:“只有当人类通过劳动实践,发展和丰富了自己的本质力量,离开自然,从自然状态的人变成有文化教养的人,这时,他再回到自然,他才能发现和欣赏自然的美。因此,自然美是人类劳动实践的产物。”这是新实践美学对自然美美感根源的根本观点,也是中国美学对世界美学的一个不可忽略的贡献,因为它科学地揭示了美感产生的奥秘。

综上所述,自然美既与自然现象、自然事物本身的独特形象相关,更与人的心灵密切相关,因此,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当代社会,必须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必须把是否达到和谐作为衡量改造自然是否成功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和谐、幸福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学旧作集[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2]蔡仪.唯心主义美学批判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3]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4]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M](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

[5]蒋孔阳.浅论自然美——学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体会[J].文艺研究,1983.2.

[6]周来祥.古代的美 近代的美 现代的美[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7]周来祥.论美是和谐[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

[8][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9][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0]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1]刘纲纪.美学与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12]蒋孔阳.美在创造中[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3]张玉能.新实践美学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黄健云(1965—),男,广西玉林市人,文学博士,玉林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西方美学。

猜你喜欢

敬亭山黑格尔美感
绝对者何以作为实存者?——从后期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看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独坐敬亭山
轻轻松松聊汉语:安徽敬亭山
《敬亭山》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为什么要去敬亭山(诗)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史观与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