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定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09-05-04李红梅

关键词:民营企业信用人才

李红梅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政府职能的转换,安置就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党的十七大又提出:“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发展民营经济可谓意义深远,民营经济的发展正面临着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保定民营经济经过30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成长期的民营企业数量较多,从成长期向成熟期迈进的过程中,很多民营企业败下阵来,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如何直面机遇和挑战,保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发展现状

(一)民营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在全市经济发展中作用日益突出

截止到2008年底,保定民营经济组织发展到23.4万家,从业人员198.9万人。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048.4亿元,同比增长14.4%;上缴税金60.3亿元,同比增长16.0%;出口交货值234.2亿元,同比增长19.4%:其中以机械类出口为主的南市区,实现出口交货值38.5亿元,同比增长51%:以纺织服装出口为主的容城、高阳实现出口交货值45亿元,同比增长17%。民营企业出口产品由过去的纺织服装独树一帜,发展为纺织服装和汽车制造并驾齐驱的格局,为保定民营企业出口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安置就业主渠道作用明显,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全市民营经济拥有职工人数达到198.9万人,成为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复转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的重要渠道。在扩大吸纳社会就业的同时,企业职工工资也在逐步增加,据统计,2007年全市民营企业劳动者报酬累计5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5%。同时,民营经济带动了农村小城镇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捐助教育、修路、建设基础设施,极大改善了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规模企业快速发展

2006年的《保定市民营规模企业排行榜》上,前100名企业的职工人数为7.39万人,营业收入为278.78亿元,资产总额为254.23亿元,前45名企业上缴税金为3.69亿元。2007年的《保定市民营规模企业排行榜》上,前100名企业的职工人数为12.21万人,增幅为65.2%;营业收入为495.69亿元,增幅为77.8%:资产总额为405.31亿元,增幅为59.4%;前45名企业上缴税金为17.14亿元,增幅为364.5%,前100名企业上缴税金为20.33亿元。

(四)主导行业优势更加明显

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为代表的机械加工业、纺织服装业、皮革皮毛业、纸塑制品业、建材矿产业等十大主导行业,完成增加值229亿元,同比增长32%,占全市总量的41.6%,比去年同期提高73.5个百分点。

(五)产业聚集加快

全市初步形成各类产业集群44个,其中年营业收入10-50亿元产业集群发展到9个,5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发展到4个。集群内营业收入达到1300亿元,有力拉动了区域特色经济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产权制度仍存在问题。产权明晰本是民营经济的一大显著特点。但是,保定民营企业中目前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产权关系模糊。产权模糊所导致的后果严重妨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二是产权的封闭性。企业的经营决策变成了家族化的经营决策,难以形成科学、高效的决策及监督机制,企业缺乏长期发展战略规划。

(二)民营企业融资难。全市23万家民营经济组织中,各类银行授信户仅1.8万户,占7.8%,90%以上的企业不能得到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另一方面是银行放贷难,2007年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比仅为42%,比河北省平均水平低15.8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

(三)民营企业信用缺失,阻碍发展。一方面,一些企业拖欠贷款、偷税漏税、产品质量低下,忽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严重影响了其他民营企业信用形象。另一面,一些地方信用环境差,信用体系不健全,缺乏民营企业信用监管,对诚实守信经营的民营企业保护不力,助长了部分民营企业的失信行为,影响了整个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人才和人力资源短缺。全市人统工业企业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职工占24%,民营企业仅占7%,全市民营企业经营者队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高级职称的仅有1%。据对容城5家服装企业、高阳6家纺织企业调查,初中文化以下职工占75-90%,高中、中专文化职工占5—15%,大专为5%,大学本科以上专业人才屈指可数。受传统就业观念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影响,大中专毕业生不愿去民营企业。据定州市调查,81%的求职者首选都不是民营企业。许多民营企业之所以不能招聘到合格人才,也难以留住人才,主要是由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物质待遇和工资性收入低。由于许多民营企业是建立在县域范围内,远离大中城市和教育、科研中心等人才汇聚的地方,因此,民营企业过低的工资和福利难以吸引到人才,或者吸引来了人才也不能长久留住。二是许多地方的社会发展水平,主要是文化教育水平、城市发展环境不理想,人才不愿意来。三是民营企业往往不能给人才发挥更大作用提供足够的空间。

(五)社会服务组织体系建设滞后

民营企业普遍存在投入不足,人才匮乏、技术力量薄弱、产品开发缓慢以及信息不畅等问题,这些问题仅仅靠企业自身难以解决,迫切需要得到社会服务组织的支持。虽然各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已成立,但由于与合作银行等金融部门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担保机构的资本金需进一步扩充等因素制约,业务开展不顺,资金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2008年全市共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87.5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金融机构贷款14亿元,占7.5%,引进资金6亿元,占3.2%,自有资金161亿元,占85.9%。符合众多中小企业需求的创业辅导、融资服务、管理咨询、人才培训、市场开拓及信息服务等方面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未形成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

三、对策

(一)积极推进民营企业内部的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企业产权,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无论是有形资产还是无形资产,均应确定其权属。产权结构要合理化,向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乃至更大的范围开放;股权向其他民营企业,主要是同行业和相关行业的企业开放;股权向国企包括国有风险投资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开放;股权向海外风险投资公司和外国投资者开放。

(二)着力突破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瓶颈。大力发展中小企业融资机构,以专门扶持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为目标定位,政府应对其予以高度关注,尽快出台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在严格监

管、规范管理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灵活高效的融资形式,充分发挥其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及对金融市场的补充作用。加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和民营企业担保体系。提高民营企业自身整体素质和信用形象。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各项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向银行和相关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提高融资的资信水平。

(三)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

中小企业具有广泛性、灵活性和自主性的特性。政府必须因势利导加以管理,应该做到:1、从“管理者”到“服务者”。政府要为其提供良好的政策咨询和宽松的外部环境,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保护其合法权利。2、从“强制型”到“引导型”。在民营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必须采取引导的办法,来促使企业的经营活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要多服务、不干预,多帮忙、不添乱,多设路标、不设路障,努力打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绿色通道”。

(四)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健全度、服务理念和服务手段是否先进、适用是关系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应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营造有利的全民创业、兴业环境。

首先,政府应该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建立有效的创业辅导体系,提高创业成功率。组织开展工商管理基础知识、创业辅导、市场营销、融资担保、信用体系、企业诊断、信息网络技术、产业集群等民营企业急需的知识培训。其次要建立信息技术服务体系,政府应当开发各类信息资源,根据本区域民营企业的技术需求,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民营企业技术开发、产品设计、产品检验检测等提供开放式服务,提升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第三要建立管理咨询服务体系,培育民营企业管理咨询服务队伍,完善咨询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其健康发展。最后要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设多层次、多渠道的信用担保体系首先要加快建设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应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化民营企业信用征集和评价的信息平台,通过公开的、真实的企业信息数据改善民营企业在申请银行信用评级、授信、信贷和担保不利的局面。

(五)引进高技能人才

人才决定企业有效资源的利用水平,决定企业的竞争力。企业要树立人才为本的新理念,在工作生活中关爱人才。形成一套促进创业人才汇聚的机制,培养一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不仅要用好现有人才,而且要加快培养人才,关键是实行科学灵活的机制,大力引进人才。尽快在民营经济中引入年薪制、股票期权制等激励机制,吸引现代化建设急需的优秀人才到民企工作。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事业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

(六)推进企业创新步伐,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是企业长盛不衰的关键所在,创新体现科技进步的程度,科技进步的表现。推动技术创新,着力促进民营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当前,保定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关键生产技术的装备比较落后,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小。政府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逐步建立多层次的研发队伍,开发“新、特、优、名”产品及低消耗、低能耗产品,形成企业独有的市场竞争力。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与民营企业进行合作,帮助民营企业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进行利益补偿、风险分担、研发支持、融资担保,让民营企业“愿意创新”、“敢于创新”,积极引导企业改变落后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开展各类国际认证,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民营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2008年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结项课题

(作者单位: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信用人才
人才云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