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价值与企业价值背离的思考

2009-04-30钟兴强

财会学习 2009年2期
关键词:计量资产价值

钟兴强

持续经营的企业,都反映会计对其价值有所低估;进入清算的企业,其资产价值又大大缩水,这一现象反映出会计计量的企业价值(以下简称“会计价值”)与企业自身的价值(以下简称“企业价值”)存在背离,此原因是经济理论、会计基础理论、会计准则和制度与经济规律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企业由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三个因素构成,而我们在资产负债表中对劳动者这一因素只做了部分反映,对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计量也与其实际价值存在偏离。会计价值与企业价值存在差异有其客观的原因,也反映出会计计量手段的欠缺。认识差异的存在,不断进行研究,改进会计计量手段是不断努力的方向,使会计价值尽可能接近企业价值。

持续经营的企业,尤其是经营效益较好的企业,各方都反映会计对其价值低估了;而进入清算的企业,其资产价值又大大缩水,这一现象反映出会计计量的企业价值与企业自身的价值存在背离。笔者在此对会计价值、企业价值进行一些探讨。

一、会计价值背离企业价值的因素

会计价值与企业价值背离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涉及经济理论和会计理论两个方面。会计理论又可以分为会计基础理论及会计准则和制度。为了明晰易懂,下面就其三个方面:经济理论、会计基础理论、会计准则和制度进行叙述。

(一)经济理论方面

马克思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商品价值反映的是商品中包含的人类劳动的货币表现,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经济理论对会计价值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货币的时间价值理论与投资理论。先来看一个例子,某人现在有100元钱,他可以花掉它,也可以将它存入银行,还可进行投资。假如此人选择存入银行,银行利率是10%,那么一年后,此人可从银行取出110元,与一年前相比,多出了10元钱,这10元钱是怎么多出来的呢?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货币时间价值。

根据马克思经济学原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流通的变化形态是G-W-G。企业首先将一笔资金G投入生产,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等必需资源,产出产品后,将产品销售出去,最终获得资金G 。在生产过程中,企业投入物力、财力等,它们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并转换成产品价值的一部分。而且,工人除了创造了补偿其劳动消耗所必需的价值之外,还创造出了剩余价值,这部分价值使生产出的产品的价值(C+V+M)大于初始投入的价值(C+V),因此,销售产品所获得的资金G 大于投入资金G。即货币如果闲置不用是没有时间价值的,只有当作资本投入生产和流通后才能增值,因为货币时间价值来源于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如果闲置不用,也就是企业未将资金投入生产,没有必要的生产资源,工人怎么可能创造剩余价值,那又怎么可能产生时间价值呢?由此可见,多出的十元钱是由于银行将其存款投入生产流通领域,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增值即货币时间价值。

2.同一资产的不同价。例如:假设分处于两个不同阶段的企业(一个为正常经营阶段的企业,一个为进入破产清算阶段的企业)在同一时点购入同一品牌同一价格的汽车。这两辆同款、同时、同价购入的车一年后的价值(会计价值)有什么不同吗?大家都很奇怪,按理说这两辆车的价值(市场价值)是没有差异的,这里还有什么疑问吗?但企业价值评估理论认为,企业的价值在其持续经营和破产的情况下是不等的,这是为什么呢?企业破产清算时的衡量标准是在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已丧失增值能力情况下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这时变卖汽车的收入是企业出现财务危机而导致破产或停业清算时,把企业中的实物资产逐个分离而单独出售得到的收入,这种方法未考虑目标企业持续经营的价值。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企业是由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三要素构成的,其价值也是由这三部分组成的,持续经营企业的价值之所以高于破产企业的价值,根源在于持续经营企业有人的因素,新价值的创造源泉,而破产企业的价值仅剩实物资产的价值,所以是不等的。

(二) 会计理论方面

企业的资产是支持企业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基础,现行会计制度、准则对企业资产价值的计量与其实际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主要是由于会计理论、会计准则和制度所引起的,分述如下:

1.固定资产的折旧。固定资产是一种可供企业生产经营中多年使用,并提供大量服务的资产,折旧的计提、摊销是一种成本分摊的程序,而非一种资产评估手段,即用某种系统、合理的方法将长期资产的成本摊入各服务期间的一种程序。财务管理理论认为,固定资产使用初期运行费用较低,价值递减较快,以后随着设备逐渐陈旧,性能变差,维护费用、修理费用、能源消耗等逐步增加,运行成本与持有成本呈反方向变化,两者之和呈马鞍形。见图1:

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固定资产价值变化是非线形变化的,但现行固定资产折旧办法:直线法不能正确反映其价值变化的规律,加速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总体情况与固定资产价值变化的趋势相符,但缺乏充分的理论支持,并在许多情况下被企业作为一种降低税负,减少现金流出的方法,向股东报告业绩时将会计报表中的折旧额调为直线法下计提的折旧额。

2.多种财务理念共同支持会计理论。资产的计价是以历史成本原则和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但是企业清算时,其资产价值大量缩水,这从侧面反映出资产计价的基础理论存在不足。于是在会计中引入现代财务理论——货币的时间价值与投资的风险价值理论,用未来现金净流量的观点计量、评价资产的价值,将未来现金流量的净现值低于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基础的净现值的部分确认为当期费用;并且公允价值、收付实现制也在部分财务事项的确认中使用,使会计核算成为以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未来现金流量的净现值、公允价值、收付实现制为修正,计提减值准备为补充的混合的理论体系。

(三)会计准则、制度方面

会计准则、制度是会计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是会计人员用于度量企业经济活动的工具。折旧的计提是一种成本分摊的程序,会计基础理论的混合性,决定了准则、制度的多样性,操作中的可选择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固定资产方面主要表现为:其一,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可选择性。其目的是为了企业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但已成为决策层规划利润的有效工具;其二,同一项固定资产的购建由于其资金来源不同、价格不同。使用借款购建的固定资产利息可以资本化,自有资金购建的固定资产利息不予资本化,这就会出现同一项资产存在多个价格。

2.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在核算中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或同时可以选择几种用于发出存货的计价,这也为规划企业资产的价值和利润提供了合法的政策依据。

3.资产负债表中对无形资产——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商誉等只对外购部分予以全价确认。自创部分如果符合新准则规定的相关条件,则应进行资本化处理,否则仍进行费用化处理。另外,自创商誉不能确认。企业自创的图纸、先进的管理制度等也是无形资产,不与确认。

4.企业是由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力三要素构成的经济体,资产负债表对前两项进行了完整反映,而对劳动力只做了部分反映。劳动力在企业中是最具有活力的因素,是激活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唯一因素,而目前成本核算采用生产成本法,管理人员、销售人员、技术人员等以期间费用的形式反映,无法进入资产负债表。

5.八项减值准备的计提是为了修正现行会计核算中的不足,对无法准确计量的资产,在期末依据该项资产未来现金净流量的折现值与成本价进行比对,高出部分不予反映,低于部分作为当期费用确认。这也从侧面说明现行会计制度、准则存在资产价值高估的空间。

6.资产价值的增量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土地的增值,土地随着周边基础设施的完善、政府对耕地工业化的限制,其存在或已经产生较大的升值空间,由于遵循历史成本原则、谨慎原则,无法对其增量价值上调,存在价格低估。其二,对一定区域矿产资源的买断,在勘探、开采过程中发现比过去的预测增加,引起增值。其三,通货膨胀引起企业实物资产价格上涨,由于遵循历史成本原则、谨慎原则,无法对其增量价值上调,存在价格低估。

二、会计价值计量、企业价值计算方法的探讨

从以上的分析反映出会计价值背离企业价值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有理论指导的偏差、会计准则制度选择多种计

量标准的混合使用、企业要素计量的不完整三方面,我们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一)对企业确立一种正确的观念

1.人的生命周期经历幼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四个时期,在幼年期和青年期是一个纯消费的时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衣、食、住、行、教育等资金,为其进入社会储存体质和知识。企业也同人的生长过程一样,筹建期和开始运行的初期是一个不断投入的时期,社会对其所生产的产品也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因此,初期的大量投入,产品的销售不畅必将使其产生较大的亏损,这是一个正常的、也是必须经过的过程,会计核算强行调节企业的前期和初期的经营业绩,使其不亏损或少亏损,这是与事实不符的,也给社会一个错误的信号。

2.对会计价值与企业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会计核算是面向过去的,对已发生经济活动事项选择适当的时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是对过去经济决策行为实现程度的评价,因此,它是面向过去的,是一个绝对值;企业价值评价的着眼点是对企业未来创造价值能力的评价,更多关注的是企业未来创造价值的能力,两者不是同一个概念,关注的对象不同,结果也不会相同。

(二)客观计量劳动力资源的价值

1.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是反映企业劳动者的两个方面,并不存在本质的区别。资产负债表中,人力资源以资产的形式反映在资产方,人力资本以资本的形式反映在权益方。

2.企业是由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力三要素构成的,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唯一的途径是充分使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调动全体劳动力的积极性,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3.工资(薪金)是通过市场公平交易的结果,一个账期(一个会计年度)应该支付的工资就是这一账期人力资本的成本,是与货币资本同质的资本,企业原始投入的股本是货币化的积累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一个动态的数据,不同的账期人力资本的金额是不同的。

4.人力资本与货币资本存在一定的区别,货币资本一般随企业而存在,没有增资、减资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变动;人力资本存在于劳动者自身,随劳动者进入企业而进入,随劳动者离开企业而离开。

5.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一定时点企业的成本价,评估的企业价值是该时点的企业的市价,即就像商品,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是它的成本价,评估企业需要的是市价。

(三)夯实资产,客观公正反映资产价值

1.组织会计、经济、统计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实践工作者对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实物、非实物资产中的各类资产,研究各类资产及每种资产的价值变化规律,探索科学、唯一的计量方法,客观公正地对其进行计量。

2.计算机和会计软件的广泛应用,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先进的工具,可以使会计核算走向精确计量,折旧的计提、存货成本的计算和结转等经济业务内容向一对一的个别计价法转变。

3.对于增量资产中的土地,采取表外披露,披露土地的面积、市场价格、总价格。

(四)企业价值计算方法的探讨

1.企业价值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企业实物资产的价值,另一部分是企业已实现或预计可实现利润按资本平均利润率或预计的资本平均利润率换算的价值。企业已实现或预计可实现利润的资本利润率采用社会平均资本利润率,代表的是社会中所有企业的平均盈利水平。对企业价值评估采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为基础,依据社会平均资本利润率对其调整,企业创造的利润大于零时,企业的价值高于资产负债表反映的价值;小于零时,则企业的价值低于其资产负债表的价值。

2.计算办法为:企业价值=会计价值+本年度实现的净利润/资本社会平均利润率。会计价值指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资产总额。

企业是由股东和劳动者作为原始投资所组成的共同体,股东提供的资金只有劳动者的参与才是实现其价值增值的唯一源泉,股东的资金是劳动者创造价值的基础;劳动者的劳动可以创造高于工资的价值、等于工资的价值、小于工资的价值。企业的价值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值,决定市价高低关键的因素是利润和资本平均利润率。

作者单位:延安市会计管理处

猜你喜欢

计量资产价值
高速公路合同计量变更管理策略
基于信息系统的计量标准管理
对公司计量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
资产组减值额确定方法探讨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报告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
中国计量出版社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