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索马里的新故事

2009-04-30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09年4期
关键词:索马里船只海盗

胡 坚

索马里这个穷地方总是能引起全世界的注意。1993年美国在这里掉下来两架黑鹰直升机,捐躯了几个大兵,国际国内炒作一下,撤军了,热闹也就散了。那会儿还没啥互联网,国际新闻也不大可能跟踪此事,基本是与中国的群众无关的,结果谁也没想到,好莱坞的制片商们看上了这个情节,搞了个大片出来,场面很是火爆,把一个失败的军事行动包装得十分悲情,搞得全世界观众都知道了索马里和爱迪德大人。如果索马里是一个旅游城市的话,一定会因此而生意大增的,到了那时候,一定有人猜测是他们赞助了好莱坞。

但是索马里就是索马里,用一句好莱坞电影台词来说——TIA——THIS IS AFRICA——这里是非洲,非洲有非洲的基本国情,现在非洲每天都有很多旅游国家或地区拼命地向世界各地宣传自己,制造影响,每年花出去的钱买航母都够了,但是索马里再次名震全球,所花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百把人马的海盗,几艘破船,几条破枪,居然频频出击,把金融海啸之中的世界搞得焦头烂额。

茫茫大海,胜过任何青纱帐,自古以来,海盗就比梁山更让各国政府头疼。明代在我国东南沿海频频滋扰的倭寇,其实就是日本浪人勾结的一群海盗。历史上日本人总喜欢深入他国后方搞类似的阴谋,“9·18”之前,东北的很多马贼就和一些负有特殊使命的日本浪人勾搭在一起,最后下场都颇为悲惨。

显然,做坏事的话,下海比上山有前途。中国人淳朴,只出了个郑和下西洋和人交朋友,但是老外除了哥伦布麦哲伦,还出了一堆海盗,在大航海时代,海盗曾是各国政府鼓励的有前途行业。他们持有国家颁发的私掠许可证,外出打劫,回来之后拿出部分赃款向国家缴纳保护费。后来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出于对国际贸易的保护需要,海盗行为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遏制,尤其是冷战时期,东西方对峙,夹在中间不好浑水摸鱼,反而容易擦枪走火被打击,海盗生存空间一度变得很小,被压缩在马六甲海峡一带。

冷战总有结束的一天,国际局势总会舒缓,一不小心,海盗就会钻出来闹事。索马里穷山恶水,政局动荡,乃是个标准的三不管地带,加之内战多年民风彪悍,很多老百姓只好靠水吃水,干起了没有本钱的买卖。

俗话说,盗亦有道,索马里海盗虽然做的是不义之举,但是还很少杀伤人命。从近来几次劫船事件来看,基本上都是以船东交钱买平安了事。虽然这里边有船东不想惹麻烦的,宁愿花钱买平安的心态存在。但是主要还是由于想用武力抢回被劫船并不容易。

由于国际法的限制,如果海盗已经把船开入索马里领海,外国军队也不能随意进入抢回船只。而海上反恐作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船只是一个移动物体,如果是陆地上的建筑物被劫持了,那么军警可以设立多条封锁线,被困在包围圈里面的匪徒很难突出重围。就算被劫持的是飞机,它迟早也有落地的时候。只要封锁机场,仍然能把劫匪瓮中捉鳖。可是船就很难说了。根本没法令其停止。有些船又满载原油,被击沉的话,后果就是一场生态灾难。

遇到这种情况,既不能截停也不能击沉,要想武力解决只能派特种部队登舰硬拼。电影里也许很容易,但实际上大型船只从水线到甲板足有10层楼高,爬上去已经不容易了,海盗们装备再差,AK47再土,以逸待劳,射起人来也一样好使。就算特种部队枪法好,海盗枪法差劲,可船舱里光线昏暗,地面湿滑,四周满是钢板,轻武器对射起来流弹乱飞,危险性比在房间里打大得多。

相比之下,索马里的海盗熟练工干起业务来就轻车熟路了。一般都是派出几艘快艇,快艇一般都很破,“快”不“快”都难说——在夜幕下同时靠近目标,然后像日本忍者一样绳索抛上甲板。精锐的先遣武装人员率先登船,先控制船只的驾驶舱,减慢速度让后续的大队海盗上船,和苏联伞兵当年进匈牙利一个路数。

但是必须看到的是,如今的江湖已经不是海盗的江湖了。从武力规模上看,即便是最大的索马里海盗集团也没有和任何一个中等国家的海警对抗的实力,根本别说与正规海军决战了。而在大航海时代,海盗们是敢向世界海军强国西班牙海军亮剑的。30年前,马六甲海盗也曾猖狂一时,但是随着东盟各国海军插手,也就渐渐销声匿迹了。尽管眼下索马里的海盗风生水起,但出名对于海盗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后面跟着的就是大队官军前来剿灭。

毕竟,如今的江湖,不再是海盗的江湖了。

编辑/姚晟

猜你喜欢

索马里船只海盗
海盗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孟加拉船只“罢工”
海盗,又见海盗
索马里海盗报复美国
索马里首都发生交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