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阳市浑河滨水住区设计探究

2009-04-29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7期
关键词:浑河水区住区

贺 勇 李 刚

摘 要:以沈阳市浑河滨水住区为研究对象,讨论了住区设计面临的问题与矛盾,结合正在进行的浑河滨水住区开发和建设实践,分析研究解决滨水住区现存问题的对策与措施,对将来的发展规划和建设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浑河滨水住区;设计

20世纪70~80年代滨水地区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据调查[1],滨水的风景将住宅的价值提高了大约18%。美国的麦克哈格[2]在对沃辛顿河谷地区等美国滨水住区规划研究中,从生态学的角度对滨水住区的选址建设规模、建筑密度等进行了详细研究。

本文以沈阳浑河滨水住区发展为研究对象,对浑河滨水住区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从滨水住区的规划,住宅密度、空间场所营造、群体组织设计等问题着手对浑河滨水住区建设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讨论,对其将来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1 浑河滨水住区现存的问题

1.1 滨水区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从某种意义上讲,基础设施建设对于项目招商将起到“筑巢引凤”的作用[3]。而浑河滩地内除已建成的五里河公园和沈水湾公园外,滩地大部分荒芜,缺少公共活动空间,这导致滨水区的亲水性不强,可达性不足;此外,浑河滨水区跨度大,开发重点区域包括长白地区、于洪新城地区、东陵地区和浑南新区等,这些地区由于本身的建设发展尚处于初中期,基础设施就难以在短时期内完善。直接导致设想的滨水开发项目难以落地,开发步伐缓慢。

1.2 忽略空间连续性、割裂城市肌理

人们在进行休闲行为时,总是希望活动的空间是连续的,滨水空间自然也应该保障这种空间的连续性。很多已经建成的滨水住区,往往忽视城市空间的存在,以自我为中心,不把园区放在区域大环境中进行考虑,而是根据经济效益进行园区建筑密度及高度的控制,这样形成的园区自然很难和城市原有空间形成有机的结合。

1.3 滨水住区规划设计单一且相对封闭

人们对居住的要求从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逐步向心理与文化领域的更高层次推进,住区不单是居住的功能,同时也是人们思想与情感交流的地方。纵观我国目前的滨水住区开发模式,可以看出大部分住区规划还是按照一种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封闭式”住区的功能主义设计手法进行的。而单一封闭的规划空间缺乏生活情趣,容易造成精神上对环境的空虚感和孤独感。

1.4 日益严重的居住空间分异问题

城市住区空间的分异过程是社会经济关系分化推动作用与居住物质环境对社会经济分化的响应、限制和酝酿作用的时空整合结果。目前我国城市滨水住区空间分异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滨水住区与周边其它城市住区间的空间分异;2)滨水住区地块内部居住空间的分异。

1.5 浑河滨水住区缺乏亲水特色

开发商、规划人员往往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住区内部的建筑单体和景观环境这些微观层面设计上,而对于住区的对外形象是否与城市滨水区的整体空间形态相协调的设计,只停留在最初方案设计时的几张沿街效果图上,结果出现了各地城市与住区面目的“似曾相识”,出现了与城市滨水区的空间形态相割裂的现象。

1.6 滨水住区缺乏生态水环境设计

目前在沈阳浑河居住区的建设中,大多数项目不注重生态水环境设计,这往往会破坏基地的自然水循环:建筑群的介入增大了基地汇水面积,而水泥路面和硬质铺装的场地取代了原有的渗水土壤,雨水系统取代了原有的自然溪流,人为的建设改造导致降水难以渗入地下水系统,同时地表径流增大,又缺乏土壤的过滤作用,很容易遭受污染。

2 浑河滨水住区设计的思路与内容

2.1 浑河滨水住区的设计原则及实施

2.1.1 生态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与实施

滨水住区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目标是实现三大和谐,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次是时间和空间的和谐;第三是人与人的和谐。根据沈阳市浑河滨水区综合规划的目标要求,在考虑浑河滨水区用地结构、建筑风貌的同时,需要考虑浑河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房产开发、商业经营等内容,为此,各项主题研究与物质形态规划同步进行,在保护沈阳浑河文化、历史、自然资源的同时,使沈阳的经济与社会得到可持续发展。

2.1.2 浑河滨水住区设计的整体性原则

滨水住宅区的空间结构必须服从城市滨水区的空间结构。住宅区的结构调整要充分分析原有滨水区空间结构的特点与不足,采用继承、调整、再生结合的设计方法。城市滨水区要有活力,必须有大量市民活动的支持,步行交通的体系化使住宅区内的居民到达滨水景观带更加便捷、合理与顺畅。

2.1.3 浑河滨水住区设计的滨水特色原则

人们对住宅的要求不断提升,希望能够亲水、近水、达水。在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中公共领域受到政府及公众的重视,它是滨水区形态特色的重要构成部分,而对于大量的住宅区的建设却忽视了。应对其采取有效的特色控制,完善城市滨水特色架构体系。

2.2 浑河滨水住区的规划设计

2.2.1 浑河滨水住区的混合功用体系

社会生活的不同内容之间既分离又联系,因此,滨水住区的设计应当延续一种“混合功用”的功能结构。在混合滨水住区内,人们所需要的设施应该搁置在需要者的步行范围附近,而非被划为单独的区域,这和混合功能开发是一致的。因此在浑河滨水住区“混合功能”模式的建构中,应当建立以日常生活活动为基本功能的主体,并带动商业零售、餐饮、旅游等其他服务功能为代表的从属功能。

2.2.2 浑河滨水住区“开放式”模式研究

“开放式”是相对于“封闭式”模式提出的。其设计特点是将原有“封闭式”住区内部的中心公共空间对外开放,并结合配套公建、商业、服务业等多种功能进行设计,使住区内部空间和外部城市空间有机交融和联系的复合空间,而居住组团相对中心公共空间封闭,从而形成了同时兼顾小尺度居住空间的封闭和中心公共复合空间对外开放的“双级模式”的优点。

2.3 浑河滨水住区建筑群体组织

滨水住宅建筑群体要有好的内部组织,以达到空间的通透性。北方地区,河的北岸离水面较远的地方住宅高度相对较高,在设计时要用视线分析建筑在平面布图上的遮挡关系进行考虑;河的南岸,由于北方气候等自然因素以及日照的影响,小区内高层住宅一般要布置在园区北侧就是靠近河岸的一侧,在开发商要求高容积率以及水景住宅大卖点的驱使下,这很容易因连续布置板式高层在河道南岸形成封闭的“高墙”,使住户失去观看水景的机会。滨水住区的通透性可通过视觉走廊和间口率(建筑面宽/基地面宽)的控制达到。

2.4 浑河滨水住区的生态水环境设计

浑河滨水住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特点,应该从有效的保护水环境自然生态良性循环,促进水资源持续开发和利用这几个方面着手,加强生态水环境设计,使其成为沈阳生态城市建设的领头军。主要做到以下几点:1)在住区推广水源热泵系统;2)结合住区设计收集并利用雨水;3)结合水景设计构建中水回收净化系统。

4 总结

在满足一般性住宅设计及文化要求的基础上,沈阳浑河滨水住区的规划设计可适当的采用“开放式”模式,创造出城市的复合且利于居民交往的住区公共活动空间;加强滨水区资源的能动分配,降低住区居民的分异现象;水景及生态水环境也是滨水住区设计中的重点部分,在进行设计时要着重的加以考虑。

参考文献

[1]大卫·路德林, 尼古拉斯福克.营造21世纪的家园-可持续的城市邻里社区[M].王健,单燕华译著.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158: 232-282.

[2]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苗经纬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1992,117-125.

[3]陈伟.城市经营中的滨水区开发与经营[J],规划师,2004,20(8):10-12.

猜你喜欢

浑河水区住区
环境要素与住区户外活动影响机制研究
浑河各河段水质随季节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
瓶瓶罐罐大世界之沙水区玩具
英国城市更新研究——以克莱德滨水区为例
基于最小开发单元模型的住区紧凑度测算与评价
流域尺度的浑河水污染防治环境经济政策
后申遗时代杭州段运河滨水区可持续保护利用思路探讨
基于随机森林的浑河沈阳段水质评价
住区适老化改造的困境与规划管理对策
基于绿色建筑理念的住区建筑节能设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