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棚青椒高效节水滴灌技术

2009-04-29周宁生苏生平陈宝宽

中国瓜菜 2009年1期
关键词:畦灌青椒软管

周宁生 苏生平 陈宝宽

江苏省东台市位于黄海之滨,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出口示范基地县(市)之一。该市常年双大棚青椒栽培面积稳定在3333 hm2以上,大多采用沟灌或畦灌,这种传统灌水方式不仅浪费水,而且灌后地温明显下降,还会造成土壤板结、硬化、紧实度增大、通气性不良,时间久了就会破坏土壤结构,使其理化性质恶化,这种土壤生态环境极不利于蔬菜的生长发育,同时还造成棚内空气相对湿度明显增加,致使病虫害加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近年摸索出了一套膜下软管滴灌技术,现已在东台等沿海地区推广667hm2

1大棚蔬菜软管滴灌设备及费用

1.1榆水软管

输水管大多采用黑色高压聚乙烯或聚氯乙烯软管,内径40~50mm,作为供水的干管或支管使用,

1.2滴灌带

由聚乙烯吹塑而成,国内厂家目前生产的有黑色、蓝色2种,膜厚0.10~0.15mm,折径30~50 mm,滴灌带上每隔25~30cm打1对直径0.07mm大小的滴水孔。

1.3软管接头

软管接头用于连接软管和滴灌带,也用塑料制成。

1.4其他辅助部件

其他辅助部体包括施肥器、变径三通、同径三通、接头、堵头、旁通。

1.5设备费用

根据不同的铺设方式及使用需要,一般667 m2费用需400~600元,国产滴灌带一般可使用2~3年。

2大棚蔬菜膜下软管滴灌的好处

2.1节水、省地

膜下软管滴灌省水效果明显,一般比沟灌节水50%~60%,比畦灌节水80%以上。另外,输水软管及滴灌带基本上不占用有效土地面积,可提高棚室内的土地利用率。

2.2提高肥效

传统的沟灌和畦灌用水量大,所施肥料易随水下渗到土壤深层,使作物难以利用。造成肥料淋失。而滴灌追肥大都集中于作物根部,避免了肥料的淋失,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2.3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传统的灌水方式易造成土壤板结,而滴灌的土壤疏松、容重小、孔隙适中,有利于青椒根系生长。

2.4提高棚室內土温和气温

膜下软管滴灌因避免了沟灌和畦灌的大量用水,加之覆盖的作用、所以能够提高地温和气温,对早熟栽培十分有利。

2.5减轻病虫危害

棚室由于密闭高湿,病害发生严重。滴灌浇水量小,又有膜覆盖,土壤水分蒸发少,从而降低了棚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推迟或减轻了病害的发生。

2.6促进作物生长,提高蔬菜产量

膜下软管滴灌为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水、肥、气、热等环境条件,因采取该项技术蔬菜生长快,发育早,生长健壮,加之病害轻,一般667m2增产青椒20%以上。

2.7省工、省力

膜下软管滴灌不用人工做渠、改口,也不用人工除草,比沟灌和畦灌省工50%左右。

2.8安装、拆卸方便

软管滴灌设备、输水软管、滴灌带、连接部件均采用塑料制成,轻便,易于安装、拆卸。

3大棚青椒膜下软管滴灌技术要点

3.1做畦或做成大小垄

做成高畦,畦宽70~90cm,畦中心高15~20cm,做成龟背状。两畦之间留30~50cm作业道:大小垄是两小垄为1组,垄距50cm,两组小垄之间为l条大垄,垄距70cm,大棚青椒每畦种植双行,在双行间铺管,大小垄在1条小垄间膜下铺管。

3.2铺管与覆膜

在8m以下的大棚中铺设软管,可在大棚的东侧或西侧铺设(大棚方位为南北延长),管上用接头连接滴灌带,向一侧输水滴灌;若大棚长度超过50 m,应在输水软管中部位置引入水源,并在水口两侧输水软管上各装1个阀门,分成2组,轮流滴灌,要注意滴灌带的滴孔朝上。全部铺设好后,应通水检查滴水情况,如果正常,即绷紧拉直,末端用竹木棍固定,然后覆盖地膜,绷紧、放平,两侧用土压严。

3.3浇水

定植水要浇足,每667m2用水15~20m3。缓苗期667m2用水量10~15 m3,掌握作物根际周围有水迹即可,此后要适当蹲苗。在大棚青椒生长旺盛的高温季节,要增加浇水次数和浇水量。

3.4追肥

滴灌只能追化肥,并且必须将化肥溶解过滤后输入滴灌带随水追肥,一般用水桶等容器把化肥溶解过滤后,用水泵将化肥溶液直接输入到滴灌带中。

3.5妥善保管滴灌设备

输水软管及滴灌带用后要清洗干净,卷好放到阴凉的地方保存,防止高、低温和强光曝晒,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猜你喜欢

畦灌青椒软管
灌溉方式对温室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不同灌溉方式对油菜生理特性的影响
软管式液压隔膜泵的研发与应用
彩泥变变变
——青椒
中班科学区游戏活动设计:软管传声筒
液施肥不同畦灌方式对土壤水氮分布及夏玉米生长性状影响
不同灌溉集成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特点的影响
青椒就要这样种
温室青椒高产栽培技术
膜下软管微喷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