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海早春双层大棚西瓜高效栽培技术
2009-04-29陈宝宽薛瑞祥丁同华杭太升
陈宝宽 薛瑞祥 丁同华 杭太升
江苏省东台市位于黄海之滨,沿海岸线85 km,年平均气温14.6℃,受海洋气候影响,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日照充足,无霜期220d(天),极端最低气温-11.8℃,极端最高气温38.8℃。年平均降水量1051mm,且多集中在6~9月份。沿海土壤为沙壤土(夜潮土),昼夜温差较大。东台市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出口示范基地县(市)之一,2007年被命名为中国西瓜之乡,“东台西瓜”2006年被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原产地中国地理证明商标,大棚西瓜年种植面积1.56万hm2,双大棚西瓜占50%,收入超过10亿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1双层大棚建造
生产实践表明,西瓜忌重茬,宜选择在3年内未种过瓜类且无污染源的沙壤土栽培。定植前30 d搭建双大棚,覆盖无滴膜,提高地温。双大棚为南北走向,应用青竹(直径3 cm)搭棚,竹子入土深度30~40cm,间距1m。内层大棚宽度4m,棚架上覆盖6m宽普通农膜:外层大棚宽度4.5 m,棚架上顶膜覆盖宽5.2 m无滴膜,裙膜宽1 m:内外大棚顶层农膜间距20~25cm,底边间距15~20cm,大棚顶高1.6~1.8m,长度50~150m。与此同时,健全四周水系。
2品种选择
近年来东台地区栽培的优质礼品西瓜品种主要有早春红玉、特小凤、小兰、京阑等。其特点是果个适中,单果质量2kg左右,含糖量较高,食口性佳,商品性好,很受消费者欢迎。搭配种植的中果型品种有京欣1号、京欣2号、早佳(84~24)、超级冬春。
3关键栽培技术
3.1穴盘育苗
东台沿海地区瓜农一般于1月上中旬浸种催芽,在大棚内应用电热线(每m280~100w)及穴盘轻基质育苗,每667m2备70孔穴盘12张,选用新宏扬生态有机肥公司生产的“田粮”牌有机无机复合基质20 kg。出苗前棚内白天保持28~32℃、夜晚20~22℃;70%的种芽出苗时及时揭去床面地膜,以防形成高脚苗:子叶展平到破心后白天保持22~25℃、夜晚15~18℃,避免温度过高形成高脚苗;出真叶时适当提高温度,白天保持25~27℃、夜晚19~20℃。苗期适当补水,水温30℃左右:适时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预防早春低温高湿引发的苗期病害。移栽前5~7 d适度降温控湿,避免温度过高、湿度过大形成旺长苗。苗龄30d,以2叶]心为定植苗标准。
3.2合理密植
定植前10d在棚内做畦,并喷洒除草剂。畦宽1.8m,中间走道0.5m。667m2用72%都尔100mL或96%金都尔50mL或48%仲丁灵(地乐胺)100 mL对水40 kg,均匀喷洒畦面,预防杂草,尔后在预留定植行旁布滴管,并在畦面平铺地膜,预热土壤。采用双大棚+小棚+地膜覆盖栽培西瓜,于2月上中旬大棚内地下10cm处土温在12℃以上,最低气温8℃以上时定植。定植选择冷尾暧头的晴好天气进行。一般采用地爬式栽培(1.8 m宽畦面中间定植l行,株距0.33~0.35m),每667m2定植700~750株。定植后浇足缓苗水。封好定植孔,覆盖小棚薄膜,关闭大棚,形成双大棚+小棚+地膜4层膜覆盖。
3.3施足基肥,推广配方施肥与软管滴灌
栽培优质西瓜,应施足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基肥改过去的条施为全层施肥法,冬前结合挖翻冻垡整地,667m2施腐熟鸡粪1500~2000 kg,腐熟棉饼或菜饼200~250 kg,翻人底层;上层肥为过磷酸钙50 kg、45%硫酸钾复合肥50kg(忌用氯化钾)。在第2朵雌花授粉后、幼瓜开始膨大时,667m2施尿素20 kg、硫酸钾10 kg幼瓜膨大期遇持续干旱天气,要注意适量浇水或用膜下软管滴灌抗旱。第1批瓜采摘后,在大棚架下脚内侧地膜下再追施尿素15 kg+磷酸二铵10 kg作为接力肥,促进第2、3批瓜生长。
3.4科学整枝,推广人工授粉
小型西瓜前期长势弱,果个小,适宜留多蔓结多果。通常采用的整枝方式有2种:一是留主蔓整枝法,即除留主蔓外,再选留基部2~3条强壮子蔓,摘除其余子蔓和孙蔓,最后保留3~4条蔓:优点是雌花出现早,能使头批瓜提早上市。二是摘心整枝法,于主蔓5~6片真叶时摘心,子蔓抽生后保持4~5条生长相近的子蔓平行生长,其余子蔓或孙蔓全部摘除:优点是各子蔓间雌花出现节位相近,开花结果较一致,果形整齐,便于结瓜期管理。中果型西瓜采用1主1副双蔓整枝法。为了提高西瓜坐果率、商品率,通常选择第2雌花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在晴天8:00~10:00进行。授粉要均匀,同时作标记,不得漏授(以免空株),确保株株结瓜。值得注意的是大面积栽培早春红玉西瓜,应搭配种植能提供足够花粉生育期相仿的花皮西瓜品种。西瓜坐果后,要注意疏果、摘除畸形果,头批瓜每株选留1个果。
3.5调节温度
根据西瓜生育进程和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揭、盖薄膜,调节棚内温度。西瓜苗定植后5~7 d,保持日温28~30℃,夜晚16~18℃;缓苗后营养生长阶段保持日温26~28℃;开花结果期30~32℃:果实发育期及成熟期最低气温20℃,最高不超过35℃。一般头批瓜上市后撤去内层大棚。需要注意的是,当外界气温25℃以上时,可撤下外大棚围裙膜,但外大棚顶膜不宜撤去,以免遇上连阴雨天气造成西瓜裂果。
3.6防病治虫
选择抗病品种,注意轮作换茬,西瓜在结瓜初期若发生枯萎病,应及时应用40%杜邦福星乳油20 mL+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g对水160kg灌根,每株250mL,可有效预防枯萎病。西瓜在结瓜期间遇上连续阴雨天气时,667m2选用45%百菌清烟剂或15%腐霉利烟剂250g熏蒸,防治菌核病、灰霉病;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疫病,炭疽病。一旦发现蚜虫与烟粉虱为害,则选用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0倍+0.5%虫螨立克(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喷杀。
3.7适时采收
东台西瓜春季双大棚栽培头批瓜在授粉后32 d(4月20日左右)成熟,第2、3批瓜在授粉后25 d左右成熟。西瓜采摘后,及时分级、贴上商标、套袋、包装上市。
4产量和效益比较
根据调查分析,双大棚西瓜与单大棚西瓜比较,上市期提前了30~40 d,填补了市场空档。667 m2总产量5500~6000 kg,总产值10 000~11000元。总产量比单大棚增产1500~2000kg,总产值增加4500~5000元,总成本增加1280元,纯收入增加3200~36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