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文化在生活德育中的借鉴意义刍论
2009-04-29董红亚
董红亚
摘要: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之一,既是一种社会治理结构,也是道德实践的主要途径。礼文化所具有的仁爱内涵和育德成人的目的性,以及含德性、持续性、实践性、社会性等,既与当前提倡的生活德育有关理念相契合,也能为生活德育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礼文化;仁;实践性;道德自觉;生活德育
中图分类号:D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09)11-0058-04
生活德育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德育模式,其目的是改进我国道德教育低效的状态,以矫正传统德育中的无人德育、学科取向、灌输为主的道德教学方式,体现德育向其自身育人目标及最终实践道德生活的回归。有关生活德育理念的科学性、重要性。并没有太多的争议,关键是如何实践。这既是任何德育模式的最终指向。也是道德研究和教育一直以来的结症所在。这里很重要的是,需要找到一个有效的抓手、载体和途径。分析我国传统的礼文化,可以从中借鉴其有益的做法。
一
我国享有“礼仪之邦”的盛誉。顾名思义。礼在中华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区别于异域文化的根本性标志之一。
总的来说,礼在中国古代具有泛化现象,是一种泛礼学。《礼记》开宗明义:“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涖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成不庄。”礼涵盖了一个国家的价值核心、制度规范、观念体系、行为心理,是几乎无所不包的社会思想和行为规范。也是古人有关组织社会的理想方式。但古人对“礼”的理解,比较混乱,可以是“道”,也可以是“德”;可以是本质,也可以是形式;可以是目的,也可以是手段。礼道、礼义、礼制、礼乐、礼俗、礼教、礼仪等,既可以同时指代礼,也可以相互之间进行指代。礼的核心思想主要反映在《周礼》、《仪礼》、《礼记》等“三礼”及《论语》等儒家代表著作中。其最初意思是指人们对于丰收以及与此相关的幸福的祈祷,反映的是我们祖先对于丰收和由此所决定的人类幸福与宇宙秩序及其运动规律之间紧密关系的深刻认识。“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礼记·礼运》)这种深刻认识赋予了“礼”是可以正确预测的、永恒的而又和谐的宇宙的秩序及其运动规律的含义。是人类社会必须服从遵循的对象。由宇宙天地,至家庭个人,都在这一规则下生活,遵循之则国家安宁。“是故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礼记·礼运》)以此引申开来,礼是自然和人类社会总体规则——“道”的体现。
在实践中,礼逐步形成两大系统,用孔子的话概括:“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礼记·礼运》)一是“承天道”,可谓天人系统,通过一整套制度、程式规定人和天、地、祖宗、鬼神等的关系。五礼中吉礼即祭祀之事、凶礼即丧葬之事等,主要反映这方面的内容。二是“治人情”,可谓人伦系统,也是通过。整套制度、程式规定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的关系。五礼中嘉礼即冠婚之事,宾礼即宾客之事,军礼即军旅之事的一部分。主要反映这一方面的。无论哪个系统。都是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服务的。对于人民群众来说,礼的约束、礼的威严,更主要的表现为对统治秩序的自觉、自愿的遵守。所以,人伦系统在其后的发展中更加世俗化、普遍化,其内容也更加严密,并臻于完善,渐成必须执行的两类社会规则:一类是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包括夫妻、父子、兄弟的“礼”的准则;一类是规定社会等级关系“礼”的规范。
在礼的普世化过程中,孔子和儒家起到了关键作用。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逐渐成事实。究其原因,之一便是礼在形式化过程中出现的形式与意义的分离。礼的本来意义是什么,诸候们或说不清楚。或本来就不愿意遵守、受其束缚,故有楚王问鼎。也有“八佾舞于庭”的现象。女叔公在评价鲁昭公时就指出,鲁昭公看上去十分尊重礼仪制度,但他的实际行为只“是仪也,不可谓礼”(《左传·昭公五年》)。孔子对此深为忧虑,在采集诸候国现存礼制的同时,不耻下问,所谓“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以考察礼的意义,并不遗余力的推广。最终,他把“礼”和他的核心思想“仁”结合起来,使礼成为一种社会治理模式。孔子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情况,对“仁”作不同的解释,但最基本的精神是爱人,两人为仁,“仁者爱人”,由家人开始,逐渐由家、家族内扩充到家外、族外,因具体对象的不同,倡导孝、悌、忠、敬、惠、恕、友、信等一系列具体道德规范。“仁”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普遍的道德准则,是统御众德的“德”,是与诸德不同的一个形而上的概念。“礼”与“仁”的结合。使得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礼文化,具有了明显的泛道德特征,追求的是一种伦理导向。如何体认并实践“仁”,使之服务于社会?孔子提出了“复礼”的主张。“克己复礼为仁。”如何“克己复礼”,孔子强调“为仁由己”,用“四勿”概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用于处理社会秩序、伦理关系、相对来说比较虚的“仁”,便有了明确的实践途径、操作手段,外化为可以执行的外事之功,即一系列成文、不成文的规定和程式,这就是所谓的礼制、礼仪。宋以后,礼的生活化更加明显。宋儒与早期的以礼治国的论调明显不同,更加强调适应于宗族、家族生活的通礼、冠、婚、丧、祭等家礼,体现向日常生活规范的全面转变,使它成为与我们现在最为接近的礼学传统。
应该说,经过历代学者和统治阶级的不断完善、宣扬。礼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严密的逻辑结构。“礼道”、“礼教”可以看作礼的最高层次,“礼制”、“礼仪”则是礼的外在表现形式和操作程序。礼的坚固根基是“仁”。“仁”是魂,“礼”是形,“仁”是实质,“礼”是形式,“仁”是内在的道德价值要求,“礼”是“仁”得以实施是途径和手段。其关系应该是仁→礼→仁,“仁”通过“礼”表现,在实施“礼”的过程中。实现“仁”。“礼”手段,是修己安民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仁”是目的,是每个个体的道德自觉,其最终目的,就个体而言就是通过礼仪程式规范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准则,由初始的教化,到最终的自省、自觉。成为良民、顺民、圣人;就社会而言就是通过礼仪程式的规范。保障尊卑有别、内外有别、男女有别的相应社会秩序,建立和谐有序的社会。“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礼记·礼运》)这样,礼就与政治相联系,作为社会治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所谓“德主刑辅”、“内圣外王”,“德”和“圣”都有礼的内容,都可以表现为礼、外化为礼,礼成为社会的一般价值取向,成为大本大义大经大伦之社会一般的价值体系,进而具体化为无所不包的社会生
活的总规则,由此维系着整个传统的社会制度。
二
撇开古之礼的阶级属性,应该说,礼文化及其发生机制,和生活德育多有契合之处。
首先,是教育目的的同一性。生活德育的最终目的是育德成人,通过引导学生采取感性的、实践的方式,经历、感悟生命,提升生活质量,乃至生命质量,塑造符合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公民。也就是实践道德生活,使学生在亲历中获得本源性、基础性的教育。礼的终极目的也是育德成人,主要围绕修身律己、以诚相待、尊重他人、同情关怀、承担社会责任等形成一整套有关伦理道德的理论体系。它通过生活中各个环节,参与完成各种程式、仪式,体悟个人在家庭、家族、社会中的位置,学会应对、进退之节,懂得事父、事兄、处友之道,了解成仪之则、衣服之制、饮食之节等,从而维护整个社会秩序。因而,具有道德功能和道德教育的意义。也正是从这样的角度。我国把“明礼”纳入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组成部分,同时强调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充分肯定了礼的教育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礼直接构成了道德教育的一个部分。
其次,是教育内容的含德性。生活德育,以德育人,寓德于生活中。通过日常生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得到熏陶。古之礼,本身就是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以德说礼、以德概括礼、甚至以德代礼。宋时。礼仪与礼教相杂,行礼为劝德服务,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即便是作为礼节仪式和待人接物的方法,也包含德的内容。行仪是为了体现礼,礼仪中充斥着德的内容。“齐之以礼”的社会管理,“养之以德”的伦理秩序,是礼之为礼的关键。礼体现了一种日熏日染的教化之功。通过长久的熏陶、潜移默化,在不知不觉中蔚然成习。所谓“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习也,谓之化。”(《管子·七法》)正如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所说“抽象的道理,远不如具体的礼乐。具体的礼乐,直接作用于身体,作用于血气,人的心理情致随之顿然变化于不觉,而理性乃油然现前,其效最大最神。”在这个意义上,礼不仅是行动的限制,也是在道德上自我表述的有效方式。可以说,礼是培养德性最好的手段,也是展现美德的最好方式。
再次。是教育过程的持续性。生活德育面向的是学生的道德生活。讲究的是动态的、连续的和累积的过程。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学生在不断学习和受教育中成长,成为带有一定社会性的社会存在者。因此,德性的形成不是脱离社会关系的纯粹的个体认知过程,必然是一个社会过程,必然是学习不同道德规则的过程。古代礼呈现的是一个由内到外、由低到高的递进过程,也是连续不断的。远在西周时期,就将一个人的受教育过程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不同阶段学习不同的礼仪。“古者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大戴礼记·保傅》)南宋朱熹认为“学以渐而至”,因为礼的要求是内涵在个体的、社会关系和角色当中的,所以要随着个体社会关系的拓展和角色的提升。自然地学习。他甚至提出8岁以下、8至15岁、15岁以上三个年龄阶段礼仪教育的不同内容,强调礼仪教育要序列化。
第四,是教育途径的实践性。生活德育最重要的特点是其教学过程的体验性和方式的实践性。通过人际互动与交往,实现德育的现实性、人际性、多向性,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合理有序的伦理关系。人的道德发展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道德行为的选择离不开对他人的理解,也是自身德性获得的过程。它包含的是对自己角色的认知,对他人的期待,以及根据他人行为调整自己的行动等道德内容。古之礼的特殊性正在于它的实践性。礼在不断的实践中教化社会成员。使社会成员在每一个仪式中感悟所承担角色的社会意义。每个人通过礼的实施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才具有最终的地位和神圣的尊严。如“冠礼”,即成人礼,成人的意义主要在于由此进入本氏族的宗法序列当中。围绕这一意义,由此展开各种仪式。如嫡长子的冠礼要在阼阶上举行,“故冠于阼,以著代也。”(《札记·冠义》)意为他取得了代父而为主的资格。再如男女成年都要取“字”,在男的字前冠以伯、仲、叔、季等行辈的称谓,由此来区分大宗、小宗的行辈关系,表示成人后正式加入本氏族组织的序列。再如“昏礼”。不仅标志男女两性的结合,而且标志着宗族关系的延续,是其他社会关系的源泉。《礼记·昏义》里说:“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昏礼者,礼之本也。”家庭以外的社会关系,同样通过相应礼仪来确定。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孔子讲“立于礼”。这些仪式,非常感性,目标十分明确,易于理解和接受。
第五,是教育功能的社会性。生活德育除育个体之德,提升个体生命质量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功能是帮助个体完成其社会化的过程。而礼以其鲜明的可操作性及不同年龄段的具体要求使其成为个体逐步实现其社会化的最好途径。可以说,个体在礼的规制中成人。具体来说,古之礼作为社会规范而言,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礼犹如一张社会之网,而个人则是网中之结,礼仪连起了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生活以礼仪为中介,人是通过仪式性的存在体现他的社会存在;礼使人社会化,人只有通过礼仪程式,在由礼仪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中才成为真正的人。
三
借鉴礼文化的意义,要以扬弃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首先,十分明确的是,古代礼文化具有强烈的阶级性。是直接服务于封建等级制的社会制度。这是需要剔除的。其次,礼文化中的“承天道”部分,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在事实上也已废除。第三,“治人情”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于整个社会必须执行的普遍规则,也就是等级秩序。我们宜应通过立法的方式,亦即通过完善法律,培植现代公民的法制理念。使之遵守社会的运行的各类准则。二是于每个社会成员而言。通过修养而形成的道德自觉。这是生活道德律,亦即生活德育部分。这其中不少过于迂腐的程式,都应革除。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中国的社会是一个很老的社会,一切组织形式及风俗习惯。大都陈旧不堪,违反现代精神而应当改良。”因此,在借鉴时,要以现代精神为基础,进行不断的创新。
一是以仁爱为核心的人本理念。古代礼文化通过家庭生活中男女、父子、兄弟之亲,确定社会生活中君臣、上下、长幼之位。进而维护整个社会秩序。剔除其腐朽的等级制度,其本质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闪烁着人本思想的理性光辉。“克己复仁为礼。”“爱人”始终是“仁”的核心。樊迟问仁,子日:“爱人。”(《论语·颜渊》)“人而不仁,如礼何?”当林放问礼之本时,孔子回答“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讲的就是礼的本质,是对生命的尊重。而这正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生活德育的实践,要注入“爱人”、“爱生命”的内核,让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以学生价值存在、关系和行为为基础。培养学生协调自我身心关系,引导学生对崇高精神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使他们在生活世界中,重视爱,珍视生命;在社会交往和处理人际关系中,以爱为主旨,以平等互爱、互帮互助、开放宽容、诚实守信为价值尺度,尊重、体谅他人,不强人所难。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文中子·魏相》)从而使德育过程成为作为生活主体的个体德性之自主生成、自我建构的过程。
二是寓教以生活的教育途径。人们的生活一般可分为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两类。日常生活是个体的生存和再生产的各种活动和要素的总和,由日常生活资料的获取的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日常观念活动等构成,主要涵盖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礼尚往来、生老病死等一些领域,具有自在性、直观性、重复性等特征。非日常生活是对那些旨在维持社会再生产或类似再生产的各种活动的总称,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教育、宗教等领域,具有自觉性、创造性等特征。与生活德育对应的“生活”,大多为日常生活。礼文化尽管内含了社会最高的价值要求,但它却是从生活细节、生活小事和身边人开始。从每天经历的人与事的规范做起。从“小、近、实”处人手的,以实现“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润物无声的效果。有效的生活德育就是要使道德教育回归到日常生活,在生活过程中通过道德的生活而进行德育,实现德育目标的转向,从培养“圣人”走向培养现实人,从而使过去定位于“高、大、空”的抽象的道德理想主义目标回到现实生活中。这种回归,突出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性,以平凡习俗、日用常识为基础,从生活开始、在生活中进行、又回到生活,贯穿于生活实践的全过程。在内容上,让德育回到普通个体的日常生活伦理世界,使学生学会做人、懂得礼貌,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基础德性的形成,在耳闻目染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现代社会公民理念和现代文明生活方式。
三是不断重复的教育手段。礼是一种将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品德信念以及将人们的品德信念外化为具体的品德行为的道德体验模式,这就切合了德性形成的规律。其外在表现递进性、程序化、重复性。通常讲的礼仪,就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制定的一整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便于人们反复学习、执行。按照孔子的比喻。礼的学习就如音乐演奏,先是熟悉音调,然后是练习演奏。反复练习之后就变得流畅和谐。依次类推,自我修养的程序必须包括一个获得和熟悉的阶段。对所有人而言。只有经过多次练习之后,才能对某种德行的意义和程序有正确的理解。例如儿童时期。孩子没有其他资源可以用以判断其行为及意义。此时模仿别人是主要的学习方式,重复正确的行为也是道德学习的基本方式。生活德育面在方式方法上,在教育手段上,是完全可以借用礼文化这一特点的。在课程内容设计,在课程结构上,可以根据学生成长的动态性特点,形成相应的规范、程式,便于反复执行,在不断重复中增强品德信念。
四是以自觉为特征的道德追求。礼文化的主要精神是序、节、中、理、义、敬,最重要的实践方式是自省。孔子讲“为仁由己”。对每个人来说,礼的外在表现为恭敬和辞让:一要恭敬诚恳,二耍善良宽容,三要节义有度。相应与有关的词联系在一起:“恕而行之,德之则也,礼之经也。”(《左传》隐公十一年)“礼,身之干也;敬,身之基也。”(同上,成公十三年)“让,礼之主也。”(同上,襄公十三年)“忠信,礼之器也;卑让,礼之宗也。”(同上,昭公二年)。但所有这些外在的态度,都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是诚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不是徒具形式的繁文缛节。“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礼记·曲礼上》)如果表面上恭敬热情,而内心虚伪,或是仅仅内心尊敬,而毫无表情,都是不够的。要做到表里一致,才能互敬互爱,友好相处。在待人时,要一视同仁,不分贵贱。《论语·子罕》载:孔子看见穿丧服、戴礼帽穿礼服的人和盲人。相见时,即使这些人年轻,孔子必定站起来。行过别人面前时,一定快步走过,以示敬意。实践生活德育。就是要充分强调学生的自为、自觉、自愿,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自本性、发自内心,只有自觉的道德追求。才是牢固的,才是建立了厚实土地上的道德大厦。
总之,在当前生活德育实践探索中。我们应积极汲取中国传统礼文化中的精华,在对传统蒙养教材进行现代诠释的基础上,认真抓好青少年读物的编写工作;学校要制定相应的礼仪常规,切实加强日常性教育和实践;开拓、实施诸如成人礼等这样的仪式。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提升现时德育实效,塑造合格的现代公民。
责任编辑杨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