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处方质量分析
2009-04-29顾秀兰
顾秀兰
[摘要] 目的 对我院门诊处方质量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提出存在的问题,促进药物合理使用,提高门诊处方质量。方法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和《江苏省医疗机构处方评价标准(试行)》规定对我院门诊处方进行质量分析。结果 处方合格率89.3%。结论 我院门诊处方质量存在一定问题,需加强监督管理。
[关键词] 处方质量;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 R197.3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8650(2009)12-195-02
处方是由注册的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定期处方质量分析是了解临床用药情况和规范临床用药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就我院2008年8月1日-2009年7月31日医务科和药剂科每月门诊处方质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本文资料来自我院2008年8月1日-2009年7月31日医务科和药剂科质量抽查的普通门诊处方,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皮肤科、急诊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感染性疾病科等11个科室。
1.2方法
我院2008年8月1日-2009年7月31日共开处方96756张,抽取每月第二个星期的七天处方共21693张,按照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江苏省医疗机构处方评价标准(试行)》进行门诊处方质量分析。
2结果
21693张处方中不合格2328张,不合格率10.7%,包括处方前记中项目未填全、修改未签名和签名无时间、没有使用通用名、药物剂量、剂型、用法错误、不合理配伍、无下划线、医师未签全名等,详见表1。
3讨论
3.1书写质量不合格
包括前、后记栏目缺项,发生率为16.28%,如缺门诊号、无处方时间、性别、年龄、民族、无费别选择、缺疾病诊断、药师没有签名或无复核药师签名等。签名不规范,发生率为2.49%,如有医师印章而无签名、签名与印章不符、药师签名不清或不签全名。儿科处方婴幼儿年龄未写到日、月龄,发生率为3.65%,只写多少岁(其实为虚岁,如2岁,其实还没有到1周岁)。未实行二行全量书写,发生率为2.28%。未使用规定的通用名,发生率为5.33%,而使用药品习惯名和商品名,如TAT、安痛定、病毒唑、西比灵、灭滴灵、寿比山、芬必得、生理盐水等,药品通用名称书写有误,且把药品通用名称书写为药理作用名,如阿卡波糖写为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氯化钾写成化学名KCl等。药品剂量、单位书写不正确或不清楚,发生率为3.13%,如药品名称书写字迹潦草,无剂型,无剂量单位,规格、剂量单位省略,无使用剂量,无给药方法(途径),中成药无规格等。处方上应有而未注明皮试结果,如青霉素皮试结果仅写在病历上,未写在处方上,或者再次使用青霉素时未写“续用”字样。修改处缺签名或缺修改日期,发生率为2.28%。处方下方的空白处未划斜线,发生率为9.28%。字迹难以辨认,发生率为1.16%,字迹潦草、不规范简化字等。《处方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处方书写应当符合下列规则: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江苏省医疗机构处方评价标准(试行)》也规定,处方凡存在下列问题之一者,为不合格处方:前记中“医疗机构名称、处方编号、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室和床位号、临床诊断、开具日期”等栏目有缺项。后记中“医师签名、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签名”等栏目有缺项。这些问题技术含量不高,只要医师、药师对工作认真负责就不成问题。
3.2不合理用药
单张处方超过5种药品,发生率为10.61%。有资料表明[1],5种药物联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2%,如同时应用20种以上药物的不良反应上升到45%。处方超过规定使用天数,发生率为17.74%,这与农村药店少,病人要求多带点药有关。《处方管理办法》、《江苏省医疗机构处方评价标准(试行)》也规定,急诊处方用药3天量、普通处方用药7天量、慢性病可适当延长。多带药不仅造成医药资源浪费,还易造成药物副作用。药品间有配伍禁忌,发生率为1.24%,如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用,繁殖期杀菌剂与抑菌剂联用可出现药理性拮抗作用[2],罗红霉素与头孢克肟不宜合用。不当配伍还可引起药物作用的增强或降低,如环丙沙星与茶碱类合用时对药酶竞争性抑制,使茶碱类肝清除明显减少,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升高,出现茶碱中毒症状[3]。药品的适应证与临床主要诊断不符合,发生率为9.36%,如诊断为感冒,使用抗生素,而且有两种抗生素联合应用的现象,如克林霉素与罗红霉素联合应用。诊断为左颈部淋巴结炎,处方中同类抗生素联合用药,如注射用阿洛西林钠8g,静滴/日与阿莫西林胶囊0.5g口服。诊断乳腺肿块,使用抗生素,根据《抗生素使用指导原则》,肿瘤、肿块通常不宜选择抗生素。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及再次签名,发生率为4.34%。
3.3有关政策执行不力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开具权限不符合要求,发生率为9.19%,《江苏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规定,抗菌药物分为三类,并规定了各级医师的处方权限,部分医师超权限使用抗感染药物,因此科主任、药剂科人员都要严格把关。
参考文献:
[1] 戴善梅.肝源性糖尿病35例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07,8(8):34.
[2] 郭冬梅.我国抗感染药物市场现状分析[J].中国药房,2004,15(9):528.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59.
(收稿日期2009-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