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玩得起的投资
2009-04-29李斌
李 斌
你知道1908年洋人眼中的清朝风俗及慈禧太后“奉安大典”吗?你看见过1894年甲午海战的历史现场吗?你见过梅兰芳当年《天女散花》现场剧装照吗?你知道1900年老北京天主教南堂被毁之前和未被修复的清漪园(今颐和园)到底是什么样子吗?这些历史信息,老照片都帮你储藏着。
一张老照片拍出290万美元天价
在中国嘉德拍卖公司举办的一次拍卖会预展上,上百张记录着特定历史阶段中国民众集体记忆的老照片作为拍品展出,尤其是收录了71张珍贵老照片的中国《影像大清国》(1873-1877)影集的上拍吸引了众多藏家的眼球。
2003年7月,中国嘉德两张估价1000元的上海外滩景色长卷和外国舰船行驶在江上的老照片,就曾以14.85万元拍出,轰动一时,引起了中国拍卖界和收藏界对老照片收藏市场的关注。2005年摄影名家郎静山的《飞泉幽涧万壑松风松荫静坐》更是以48.336万元高价拍出。不过,这仅仅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的老照片价格还在低位。
在纽约、伦敦、旧金山等大城市,每年都会定期举办摄影作品拍卖会。2002年,一张拍摄日期为1825年的老照片以39.8万美元的成交价被法国国家图书馆购藏。法国著名摄影家罗伯特杜瓦斯诺50多年前的名作《市政大厅前的吻》,其原版照片以2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而2006年2月由美国摄影家爱德华斯泰肯拍摄的一幅《池塘月光》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竟拍出290多万美元的天价。专家指出,目前由于海外市场成熟,而中国藏家对老照片冷漠,老照片国内外的价格差距极大,已经有些国外的收藏家长年在中国搜罗老照片。
晚清老照片整体价高于民国作品
老照片收藏专家宋文清指出,国内一般是把1949年之前的照片称为“老照片”。其中,第一类是1850年到1911年之间的照片,也就是从摄影技术传入中国开始到民国建立之前的晚清照片。第二类是民国作品,即从1912年到1949年之间的照片。宋文清告诉记者,民国时期由于摄影技术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照片的数量,因而民国时期的作品整体价值要低于前期作品,也就是说年代老的照片价格更高。
收藏时除了看年代之外,还要看照片尺寸。由于早期照相技术的限制,大尺寸的照片冲印不多,加之照片尺寸越大越不易保存,所以早期的老照片尺寸越大越值钱。
其次,名人老照片是收藏价值较大的一类,这包括摄影师的名气和被摄者的名气。中国早期摄影界涌现了郎静山、吴中行、吴寅伯、刘半农等许多名家,善于将西洋摄影技法与中华文化相结合,他们拍摄的照片价值相对要高一些。
再次,真实记录一个时期某种习俗和风尚的照片,这是普通藏家相对容易收藏到的照片。比如反映上世纪20年代初中国妇女剪发的照片、上世纪40年代北京天桥艺人练把式的照片,以及旧上海外滩全景图的照片等,都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最后,旧时代著名景物的照片由于具有重要的文物资料价值也值得收藏,尤其是该建筑或人文景观已经不存在或有了巨大变化的最值得收藏。
■ 鉴别真伪
赝品多为翻拍做旧
市场上老照片作伪主要集中在一些重大历史题材或历史名人的作品上,收藏者需要掌握一定的鉴定知识。北京报国寺文化市场票证研究专家吴英说,目前常见的老照片作伪主要通过翻拍原作做旧、旧底片重新冲印等方法。
翻拍做旧就是将老照片原作或者印刷品翻拍后,用茶水泡或用化学制品洗成棕色,或用特别拍摄手段仿造老照片的成色。鉴别时特别应注意看照片的背面,是否与正面一样。因为年代久远,日光照射使得老照片的颜色自然泛黄,而伪造品是用药水洗出来或人工涂漆而成的黄色,有渍斑且不均匀。
还有一种是用彩色胶片翻拍老照片原作。这种作伪方式是将老照片翻拍后再用彩色纸洗印,得出与原作一样的色调与形态。但真品老照片上有很微小的旧划痕,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细小的、深浅不一、方向不规则的划痕、折痕或裂纹,而赝品尽管做旧发黄,但照片上无痕无纹,纸质还比较新。
市场上还有极少量用当年的底片重新印制的“老照片”。作伪者用当年照片的底片,直接印制后再进行做旧处理。此类伪作本身技术含量较高,虽是赝品,其实也具有一定收藏价值,只不过不是当年原物,价值上打了折扣。(责编:孙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