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杂技瑰宝:《上刀山》
2009-04-29杨双印冯国丽
杨双印 冯国丽
《上刀山》在吴桥民间又叫《上大杆》,是吴桥民间杂技节目中最具代表性的节目之一。过去,一些杂技团以具有《上刀山》节目为最高标志,甚至杂技团以此为名,如“同乐刀山班”等。
《上刀山》是中国最古老的杂技节目之一。最早见于汉代,当时叫《都卢寻橦》《寻橦》,或简称为《都卢》。“橦”即是杆木,“寻橦”形容那杆木很高,“都卢寻橦”则指这个杂技是从都卢那个地方传来的,传入的年代应该早于公元前一世纪。
《西京赋》记录描写了杆头技艺的惊险超群:
伥僮程材,上下翩翩,突倒头而跟挂,譬如陨绝而复联……橦末之技,态不可弥……
特别是小演员表演的倒挂腹旋,突然失手下坠而又平安稳在杆上的精彩动作,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李尤的《平乐观赋》也对此赞叹不已。
汉代石刻壁画里留下的《寻橦》形象更为有趣,比较几幅不同的壁画石刻,还可看出节目由低级到高精的发展过程,四川郫县发现的石刻,描绘着宴会厅外的空地上一个人盘腿坐着顶杆,但他顶的是空杆没有载人。山东肥城孝堂山发现的石刻里的杆技逐渐复杂起来,地上竖起长杆由一个大力士用手扶稳,杆上有横木呈丁字形,木上和杆顶共有三个小演员做着倒立、倒挂、浮水等动作。这是一种半固定式的爬杆。
山东沂南发现的东汉末期石刻中的上杆技术,又前进了一步,图中的两种杆上技艺都是高难的。一种是车杆,在三辆马拉的车上,竖起两根高杆,杆顶各有一个小平台,小演员能在小平台上倒立起顶,这是中国传统杆技的演法,古代用车作战,所以十分讲究车上的技术。到了汉代,战车虽然被淘汰,而车上的技艺仍保持发展。这是秦汉以来流行在中原的传统杆上技艺。而沂南石刻的另一幅顶杆图,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大力士赤膊顶着十字形长杆,头部支撑着三百斤以上的重量,杆上有三个演员、两边横杆上的两人正做着倒挂动作,杆头的一人,正在表演腹旋,用腹部支撑着全身盘旋,十分惊险!这就是《都卢寻橦》的形象记述。
从春秋时代晋国出现的“侏儒扶芦”,小矮人爬兵器杆,到汉代用手扶着长杆表演或在车杆上表演的半固定杆技,直到把力技顶杆和爬杆结合起来的《都卢寻橦》,进化过程十分明显。当时从都卢地区引进的新演法,对这项技艺的进步起了推动作用。
“都卢”在什么地方?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说是国名,有人说是一座山,据近代有人考证,认为是缅甸的“甘夫都卢”。东汉时期的张衡、李幼描写它的时候,《寻橦》已经流传全国并和中国原有的爬杆、车杆等技艺融为一体了。
《都卢寻橦》为我国杆木技艺的发展开拓了一个新局面,到了汉末和魏晋南北朝时代,各类不同的顶杆形式已有10多种,正由于这项技艺经过了六七百年不断发展,才把盛唐的杆木技术推向顶峰。
1954年春,山东南部的沂南县北寨村的一所东汉墓被发掘,从中发现了珍贵的石刻壁画60多幅,布满在墓室的门额、横枋、斗拱和柱础上。这些石刻对于东汉的丰收宴享、水陆攻战、祭祀出行等社会现象作了不同角度的描绘,尤其是中室横额上的“乐舞百戏图”,描绘了一场规模宏伟、节目丰富、生动异常的杂技表演。
这一场完整的杂技表演有开场、有压轴,还有大乐队伴奏、层次分明。画面上54名演员的不同活动,构成了一幅完整的杂技汇演图。
节目开头是手技《跳剑》,一位银须飘拂的老艺人正聚精会神地抛着4支短剑,用力时身体作微蹲的架势,神态极为逼真。他的足边放了5个圆球,看上去是他刚抛弄过的丸铃(球上凿了孔,抛在空中会发出响声)。老艺人的旁边是一位虎背熊腰上身赤裸的中年男子,头顶着载有三个小孩的十字长杆,正在表演《都卢寻橦》。
南北朝时期橦技盛行,陈暘撰写的《乐书》中“三朝大会四十九等”记录了萧梁时代春节游艺演出的次序,49个节目中有9个是杆木的杂技表演,花色品种和表演风格都各有不同,涌现出特色风格多样的杆木技巧。不久,隋朝统一中国,把杆木技艺又集中到了洛阳,使隋朝的杆木技艺发展到了双杆对跳的高水平。
盛唐有完备的杂技组织和训练机构——教坊。艺人们练就了不少绝活,唐玄宗时洛阳曾出了一位杰出的少年演员,据崔令钦所编的《教坊记》所载:“……教坊一小儿筋斗绝伦,乃衣以缯采梳洗,杂于内伎中,少顷,缘长杆上,倒立,寻复去手,久之,垂手抱杆,翻身而下。”
在杆顶上表演“拿顶”“头顶子”和“跟头下杆”等惊险动作,这样的惊险技艺,使观众们如醉如痴,连玄宗皇帝也不由拍案叫绝。诗人张祐写到:“车驾东来值太平,大酺三日洛阳城。小儿一伎杆头绝,天下传呼万岁声。”
唐代顶杆发展是人才济济,好手辈出。唐玄宗时的女艺人王大娘别出心裁,在头上顶着的百尺杆头上安置一座雕刻精美的木山,小演员手持节鞭爬杆而上,在杆头异常灵巧地出入于木山的峰峦洞隙之间,在云端高渺之处表演种种歌舞险技。这可算是爬刀山节目的前身。
宋代顶杆技艺又有新的发展,诗人晏殊吟咏:“百尺杆头袅袅身,足腾跟倒骇旁人,汉阳有叟君知否,抱甕区区亦未贫。”赞扬了一位老艺人在百尺杆头惊险作艺的情况。诗人杨万里写道:“猛士缘杆亦壮哉,踏空阔舞四徘徊,一声白雨催花鼓,十二杆头总下来。”技巧和着鼓点,十分热烈动人。
宋代顶杆技艺较之前代有明显的进步,首先是道具上的改革,杆木本身缩短了。宋代叶梦得的《避暑录话》记载:“仁宗初即位,秋宴,百戏有缘橦杆者,忽坠地,碎其首死……诏自是橦杆减去三分之一……余往在从班待宴时,见百戏橦杆才二丈余。”
据以上记载宋代杆长两丈,与现代的规格大体相同。帝王哀怜艺人,下令把杆木锯掉三分之一,殊不知杆越短,越难顶,重心容易偏移,难度反而加大了,这样更迫使杆木技艺进了一步。
宋代杆木技艺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花样——“投坑”,在高杆顶上绑上一个椅子,上杆艺人表演到最后爬到顶端坐在椅子里,然后从数丈高空掉下来,准确落入地上安排好的“棘坑里”。这样的惊险技巧,近代已不复出现。但杆顶上那把座椅的形式,却保留下来沿用到今天。
宋代杆木技艺的第三个成就是“金鸡杆盛行”。金鸡杆是把杆子竖立在地上,和底座演员头顶上晃动的杆木大不相同,作艺时用不着小心翼翼,担心杆木的倒下,因而演员是以激烈勇猛的姿态忽上忽下,开拓了杆木技艺的新天地。
吴桥上演的《上刀山》节目最盛行是在清末时期。由于市场的要求,艺人追求以险惊人,大杆越来越高,风险也越来越大。高高的大杆上,没有任何的保护装置。演出者担着十分的危险,观众也看得心惊胆战。
近代的《上刀山》,是在广场上架起用数根长木绑接而成的一根大杆,四周用绳子打桩固定。立杆顶端绑一到两道横杆,也有三道横杆的,这要看表演的节目内容而定。横杆上设置各种道具,供演员在上面完成各种技巧。大杆一边设由锋利大铡刀所制的刀梯,一边是皮条、小吊子等设施。演者赤足画符念咒之后,踏着刀锋攀援而上,到杆顶,踏足舞蹈,而脚底不被刀所伤。
在民间,据老艺人说,《上刀山》节目一直是最惊险的保留节目,以杆的高度来评价节目的水准高低。当时有杆高三丈三,六丈六,九丈九之说。还有一尺不能加,艺人们相信,离地三尺有神灵,一层天,一个神,立大杆那是要先敬神的,上大供,要整鸡、整鱼、猪头供,然后才能立起来。可以想见,一分高一分险,艺人乞求神灵的保佑也是情理之中。在民间演出市场上,很自然的,不同高度的大杆,演出费用也就不同。
另外,杆上的技巧也是很丰富,有24道之多,每道都各有名字:如八仙饮酒、老鼠偷吃面、猴子捅马蜂、南天门、鬼门关、箭杆、野雀窝、单杠、皮条、出溜杆、跑立绳、砸踢个子、钻圈(三环套月)、夜叉探海、顺风扯旗、三上吊、肚里砸、铁板桥、霸王三拉弓、神坛老祖大睡觉、张飞卖肉(倒挂金勾)、上刀山等等。当然,上演多少道,也跟演出费用相关联。据说,民间赶会,要不要请《上刀山》节目,那也是一件不小的事,请多高的刀山大杆,上演多少道“活”,都得是“会首”亲自批准。就因为这节目惊险,能吸引人,能让一个会赶“火”了,可也风险太大,真要出了事,那就事与愿违了。
《上刀山》已经是失传节目,主要是部分技巧的失传。如上面所说的24道“活”,如今已经无人能全部表演下来。每个名字所说的是一个什么技巧动作,已经没人能说清楚了。在吴桥杂技大世界挖掘展演的《上刀山》节目,也只保留了其中的6、7道“活”。这个节目最初由老艺人王士林表演。后来有了传承人,是一位年轻的演员,他叫李亮,从小学艺。李亮在传承的过程中,虚心,勤奋,刻苦,较好地继承了这一节目的技巧与风格。由于这一节目的特殊性,在中国其他地域的杂技舞台上,已经见不到《上刀山》的表演了。
传承于远古的“寻橦”技巧,体现了人类攀缘技能。体现艺人无惧险难精神的《上刀山》节目,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宝贵文化遗产,它至今仍具有很大的魅力,是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中最具吸引力的节目,也是吴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保护内容之一。(责编:孙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