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亭大鼓,曲坛一枝花

2009-04-29何宗禹

当代人 2009年11期
关键词:乐亭大鼓艺人

何宗禹

乐亭大鼓原名“乐亭腔”,也叫“乐亭调”,是中国北方的一个主要曲种,因产生于乐亭县而得名。乐亭大鼓以唱词典雅,演唱规范,曲牌丰富,腔调优美,板式灵活,表演细腻等特点而著称曲坛。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乐亭大鼓的历史渊源

乐亭大鼓属于民间说唱艺术,追溯它的历史渊源,唐代的“转变”(文学脚本称变文)、“俗讲”,宋、金时期的鼓子词,宋、金、元时期的诸宫调以及明、清流传于民间的词话、鼓词等多种民间说唱艺术与乐亭大鼓均有着血缘关系。傅惜华在《曲艺论丛》中有如下记载:“乐亭大鼓简称乐亭调,为北方俗曲鼓词之一种,产生于乐亭县,故名”。

乐亭大鼓所以在乐亭产生,是由其得天独厚的历史背景、人文地理环境所决定的。宋、金时期,战事频仍,中南部民间的说唱艺术随着战乱流向北方,为乐亭大鼓萌生埋下了种子。明洪武四年至永乐二年,朝廷为充实京畿重地曾有六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不仅为乐亭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同时带来了以黄河文化为主体的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南传杂剧、说话、小说、鼓子词、词话、嘌唱、弄傀儡等民间艺术,与当地的皮影、唱秧歌、数来宝、民歌小调、吹歌、叫卖调、夯歌、哭丧调等民间艺术的交汇融合,对乐亭大鼓优美腔调、文学脚本、演出程式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乐亭地处渤海湾沿岸滦河下游入海处的三角洲平原地区,文化发达,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河运繁盛,群众生活比较富裕。人民勤劳俭朴,善良柔顺,崇礼尚义,重视文化教育,加之天赋性格开朗,对于民间文化艺术特别是富有大悲大喜内容的文化娱乐活动,有着强烈的爱好和需求。

乐亭民风崇文重教,读书人多,出于对家乡传统艺术的热爱,许多人都曾加入过编写鼓词的行列。如京东第一才子史香崖就曾编写过《朱买臣休妻》《鞭打芦花》《金山寺》等鼓词;举人高述尧曾写过《玉堂春》《杜十娘》等书段;举人高可亭也曾写过《宫娥刺虎》《黄爱玉上坟》《刘伶醉酒》等鼓词。此后文人、艺人所创写的鼓词数不胜数。书目创作的繁荣,有力地促进了乐亭大鼓的繁荣与发展。

乐亭滨临渤海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别具特色的方言语音。其特点是:声调柔、绵、悠、长,发声轻,尾音拖长而下滑,极富旋律性。乐亭大鼓独具特色的优美腔调和道白就是乐亭方言语音的升华,进而形成了乐亭大鼓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乐亭大鼓正是在上述特定历史环境下,集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等诸多因素,在乐亭民间小调“清平歌”的基础上,采各种传统说唱艺术之长,经历代艺人改革创新,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说唱艺术。

具体地说,乐亭大鼓形成于明末清初,清中叶至民国年间步入它的成熟、兴盛时期。乾隆年间有两位说书艺人先后来到乐亭,一位籍贯不详(一说来自山东),名叫张玉琢,他开始说书时,只说不唱;另一位是北京人,叫刘月明,他说书以木板击节,有说有唱,但没有音乐伴奏。

马立元《中国书词概论》记载:“清初年,乐亭城内凡自娱好乐之人,最爱唱‘清平歌。同时,乡村中也流行着散曲之类的小调。后来有位弦子李,先以三弦配奏了‘清平歌,后加以改正,使其韵调悦耳动听,较之旧曲大有不同,于是齐呼之为‘乐亭腔。”文中只是说出“乐亭腔”源自“清平歌”,这位弹弦子的叫弦子李,是他用三弦伴奏了“乐亭腔”,具体的时间、他本人是说书艺人还是伴奏人员,文中并无交代。

“乐亭腔”的成型,促使这一民间艺术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和提高,除加入三弦伴奏和鼓板烘托外,还进一步完善了“说而兼唱”的演出形式。张玉琢、刘月明等前辈艺人,沿袭曲艺界梅、清、胡、赵四大门派,把乐亭腔归属于清门,立序为玉、月、和、德、来、学、文、智、华、开十代。张玉琢以“玉”字辈排位第一代,刘月明以“月”字辈列位第二代,温荣,艺名和卿,以“和”字辈排在第三代。嗣后,齐祯(艺名齐德贵),以“德”字排行第四代。韩香圃(艺名韩来儒),以“来”字排在第五代。张学圃,以“学”字序列第六代。

“乐亭腔”改名“乐亭大鼓”,史书虽没明文记载,但乐亭庙上皇粮庄头崔家带大鼓艺人温荣进京献艺,得到了恭亲王赏识,王爷提议“乐亭腔”改称“乐亭大鼓”的一段传闻却应置信。因这一口碑,绝非街谈巷议,道听途说之词,确实出自温荣的第三代传人乐亭大鼓艺人韩香圃之口。韩香圃老先生在文化工作座谈会议的正式场合当众说:他的介绍来自他老师齐祯(温荣大徒弟)口授,并说:“这是我老师齐老先生亲耳听他老师温荣传授的。”

温荣进京献艺“乐亭腔”定名“乐亭大鼓”后,遵照王爷的口喻,将鼓、板、鼓楗、醒子、鼓架等演出用具进行了规制,并以原来用木板击节改用铁板伴唱。改制铁板的具体过程是:温荣在崔家从艺期间,一次田间散步,遇有人耕地撞碎了犁铧。温荣俯身拾起两片碎铧片,随意敲击,铧片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灵感所至,他将铧片磨制成两片月牙形铁板儿,随之把过去的“乐亭腔”以木板伴唱,改换成以铁片击节的“乐亭大鼓”,开创了铁板伴唱“乐亭大鼓”之先河,由此温荣在大鼓界获得了一个“温铁板儿”的绰号。

乐亭大鼓的定名,推动了这一曲种的发展,使这朵艺术奇葩绽放得更加多姿多彩。

乐亭大鼓进京演出,使它在京城扎下了根,在本土逐步完善之后,很快向周边各县如滦县、昌黎、芦龙、抚宁、丰润、玉田、遵化、迁安、迁西、青龙等地延伸。民国六年,艺人胡少兰第一次进入唐山,相继向西传到京、津。随着经商活动的繁荣,也迅速传入东北奉天(今沈阳)各地。光绪四年,奉天小东门的“老君堂江湖行祖师碑”上已有乐亭大鼓艺人杨长久的名字。

乐亭大鼓的流派

乐亭大鼓发展到清末民初,艺术完美,成熟丰满,流派纷呈,人才济济。因艺人说唱音乐曲调、演唱风格不同,解放后逐步形成了以韩香圃为代表的韩派(亦称东路),以靳文然为代表的靳派(亦称西路)和王佩臣为代表的京津派等三个流派。

韩派的特点是唱词固定,绝不趟水,讲究字正腔圆,唱腔质朴豪放,不事雕琢粉饰。新中国成立前后备受推崇,被尊为乐亭大鼓正宗。

靳派的特点是腔调委婉优美,板眼灵活多变,表演细腻传神。

以王佩臣为代表的京津派的艺术特点是在乐亭大鼓的曲调基础上板式有了变革,加强了掏板、闪板和垛板,追求歌喉清脆,字眼真切,委婉动听,风格诙谐俏皮,听众戏称为“醋溜大鼓”,或“滑稽乐亭大鼓”。

乐亭大鼓的曲调、鼓词及演唱形式

乐亭大鼓的曲调词牌创制始自温荣,之后,历代大鼓艺人对于乐亭大鼓的改革创新都做出了不同的贡献。温荣首创了乐亭大鼓的“四大口”,其徒陈际昌(绰号陈活埋)进一步发展了“四大口”并首创了“四平调”“大悲牌子”“紧打慢唱”等慢板腔调。齐祯研创了“八大句”“上字流水”等中、快板腔调。与陈际昌、齐祯齐名的早期乐亭大鼓艺人王恩鸿独创了“小妾口”“凡字流水”等腔调。继前辈艺人戚永武等富于创新精神的大鼓艺人,博采姊妹艺术之长,不断有所突破,相继创出“西皮尾子”等优美腔调,进而形成了乐亭大鼓泛称的“九腔十八调”。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靳文然、戚文峰等后起之秀集前辈艺人艺术之大成,对乐亭大鼓的曲调又有了创新与突破,从而使乐亭大鼓的腔调更加奇绝新颖、丰富多彩。承德有一位乐亭大鼓艺人,名叫钟响鸣,鹰手营子人。他在乐亭大鼓的唱腔中揉进了京韵和奉调大鼓的精华,委婉细腻,深沉流畅,被称为“北口乐亭调”。

乐亭大鼓鼓词内容十分丰富。长篇书中的道白、唱词各有千秋。道白多用于叙述故事,状写景物,刻画人物。唱词则为道白的补充、烘托、润色和书韵的升华。长篇书的诗、词、赞、赋,文词清丽,格调高雅,说唱中可起到提挈神韵,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唱词结构基本为七字句和十字句。但在此基础上根据内容需要,随着“垛句”“连环句”“楼上楼”“滚口句”等句式的出现,常常变格为由三字句、五字句、六字句、八字句甚至多至十几个字几十个字的句式组成的长句。异彩纷呈的句式和腔调,使短篇书段的优美音韵几乎达到了鼓曲艺术境界的极致。因此在民间留下了“听书听段儿,吃饺子吃馅”的口头禅。

乐亭大鼓曲目浩繁,书目分长篇、中篇和段子三类。经常上演的长、中篇大书有《施公案》《刘公案》《于公案》《包公案》《七侠五义》《小五义》《隋唐演义》《太原府》《呼延庆打擂》《回杯记》《烈火金刚》《平原枪声》等。长、中篇书目可说数日,乃至经月;短、微篇书段则有《朱买臣休妻》《鞭打芦花》《金山寺》《杜十娘》《拷红》《十问十答》《草船借箭》《双锁山》《樊梨花送枕》等。这些书段,如《小两口儿分家》等书帽、接纲段儿只唱几分钟,一般的段子可唱十几分钟乃至几十分钟不等。传统书目,长、中、短兼具;现代书目以短篇书段居多。就体裁而言,传统长篇书多为公案、侠义、传奇、铁骑、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内容多是惩恶扬善、劝世醒人之作。现代长篇书目一般是根据近现代革命历史体裁所移植、编创的近现代故事。短篇书段则多为配合当前形势宣传为主要内容。另有一部分来自清宫廷的“子弟书”,多为八旗子弟附庸消闲猎奇之作。但所编作品,文词高雅,内容含蓄,有些词句虽显晦涩,但在乐亭大鼓书词中占有一定地位,它的产生与乐亭大鼓进京演出的影响分不开。

乐亭大鼓音乐为多种调式调性灵活多变的板腔体,板式基本有一板三眼的慢板、一板一眼的流水板、有板无眼的快板和散板四种。常用曲调有四大口、八大句、四平调、流水、小妾口、学舌、十字紧、凄凉调、慢起程、撤单程、蚂蚱登腿、狗耷拉舌头、写状子、昆曲尾子、二簧腔等30多种。

乐亭大鼓书的演出,没有更多的道剧,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副铁板,一副木板、一鼓、一楗、一把折扇、一具惊堂木(醒子),精悍,轻便,灵活。演员一般为二人,基本取站唱形式,这也是乐亭大鼓的长处。演员表演时,一手操月牙板,一手操鼓楗或执折扇表演各种动作,一人一台戏。演员代言说唱,讲究手、眼、身、法、步,刻画人物,描写景物,时进时出,半进半出,抑扬顿挫,跌宕起伏,发头卖相,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伴奏乐器一般为一把大三弦(近年随着大鼓进入大剧场演出,有的班组启用二胡、四胡、洋琴等乐器参与伴奏)。伴奏者双手操大三弦,坐式伴奏。一个优秀的伴奏者,场上演出注意和演唱者在感情上有机配合,其琴音可代奏出戏曲文武场的音乐节奏和场面效果。

在抗日战争和革命战争年代,乐亭大鼓小型灵活、贴近群众、贴近社会的演出形式,鲜明的革命内容,对于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曾发挥过轻骑短刃的战斗作用。

乐亭大鼓的演出习俗自成体系,各班组与民间相约成俗。从前集日、庙会多有艺人在书馆或撂地演出。民间遇有秋收冬藏、喜兴庆贺或了却平日人们许下的誓愿,多有人出资说书。出资者谓之书东。东家事前要找鼓书班的说书先生(因乐亭大鼓进京演出曾恩受皇家顶戴花翎,说书艺人知识渊博,演员被社会尊称为说书先生。各种大鼓均取站式,唯乐亭大鼓演员说书时可以坐唱)预约,俗称“写书”。定准日期,讲好演出费用(书价),到了演出的日子,东家派车去接。书班到后,或是堂内,或是院外选好场地,摆好桌椅,之后就只等演员登台演出了。

从前没有电子传媒,听书、看影(皮影)几乎成了民间重要的娱乐活动。一地说书,十里八里也要走街串巷,步行赶车前去听书。对此《乐亭县志》有“邻村鼓声相闻,路不绝人”的记载。听书回来,说书的内容几乎成了群众议论的重要话题。村民打架斗殴,人们常用书文中的道理加以劝解。平日妇女做起针黹,常是哼着大鼓穿针引线。农民庄稼地里干活儿,一到地头儿,嘴里即兴唱起大鼓书来。小商小贩沿街叫卖,吆喊声里也离不开皮影、大鼓的韵调。乐亭大鼓和乐亭影在乐亭民间受群众欢迎的程度,是其他艺术形式无法与之相比的。

(责编:孙达)

猜你喜欢

乐亭大鼓艺人
有趣的乐亭话
大鼓声声
大鼓
老艺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灵石县马和村晋祠庙及其乐亭考
王安石两首“众乐亭”诗考
简述乐亭大鼓
花灯艺人
大鼓敲响基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