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后叶素与硝酸甘油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肝性脑病的预防探讨
2009-04-29张英
张 英
[摘要]目的 评价垂体后叶素与硝酸甘油预防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Esophageal and gastricvaricose bleeding , EGVB)后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EGVB患者分为二组:生长抑素组42例;生长抑素、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组(联用组)36例。观察二组的止血成功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二组的止血成功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抑素组肝性脑病发生率23.8%(10/42),联用组肝性脑病发生率5.56%(2/3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垂体后叶素与硝酸甘油联合治疗肝硬化EGVB,肝性脑病发生率明显降低。
[关键词]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垂体后叶素;硝酸甘油;肝性脑病
[中图分类号] R354.8+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8650(2009)12-074-02
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ose bleeding , EGVB) 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上多见出血后并发肝性脑病,常导致抢救成功率下降。
2004年1月~2009年05月,我院分别应用生长抑素、垂体后叶素与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EGVB, 我们比较了生长抑素与联合垂体后叶素、硝酸甘油对于肝硬化EGVB的临床止血疗效,也比较了肝性脑病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选择2004年1月-2009年05月入住我院的肝硬化EGVB病人78例,分为二组:1.生长抑素组42例,男33例,女9例,年龄29-62岁,中位年龄47.57岁。2.生长抑素、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组(联用组) 36例,男31例,女5例,年龄34~63岁,中位年龄48.39岁; 两组的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判断标准
所有患者的肝硬化EGVB参照2000年9月西安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1]。
1.3 治疗方法
二组均同时使用维生素K1、酚磺乙胺、氨甲苯酸、奥美拉唑,生长抑素组加用14肽生长抑素,首剂静脉注射250μg ,再以250μg/h的速度持续静脉滴注泵入。生长抑素、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组(联用组)垂体后叶素组以14肽生长抑素,首剂静脉注射250μg ,再以250μg/h的速度持续静脉滴注泵入,同时垂体后叶素0.2U/ min、硝酸甘油6.25μg/min持续静脉滴注泵入。生长抑素由海南中和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垂体后叶素由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硝酸甘油由广州白云山明兴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1.4疗效判断标准
(1) 止血成功:患者呕血、便血停止,出血症状和体征消失,复查大便隐血阴性,血尿素氮下降。(2) 止血失败:患者仍有呕血、便血、低血容量症状无改善,血尿素氮进行性升高,或死亡。
1.5观察指标
止血成功率、肝性脑病发生率、不良反应(心悸、胸闷、心绞痛、心律失常、腹痛及大便次数增多、恶心、出冷汗等)。
1.6统计学分析SPSS软件统计分析。
2结果
2.1止血成功率生长抑素组为95.2%(40/42);联用组为97.2%(35/36)。两组比较止血成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肝性脑病发生率生长抑素组为23.8%(10/42),联用组为5.56%(2/36)。联用组与生长抑素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不良反应生长抑素组病人出现2例恶心、3例胸闷, 未处理能自行缓解。联用组出现腹痛7例,大便次数增多20例, 胸闷2例,心悸2例,经垂体后叶素减量处理后均能好转。
3讨论
目前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提倡使用生长抑素类药物,其止血疗效佳 ,不良反应小,优于垂体后叶素[2、3]。 生长抑素是一类存在众多组织神经外胚层的肽类激素,能抑制体内多种激素,如胃泌素、胰高血糖素等的释放,减少内脏血流量。生长抑素作用机制为:(1)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间接阻断血管扩张,使内脏血管收缩,血流量下降,降低门静脉压力;(2)选择性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减少门静脉及肝脏血流,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奇静脉血流,降低侧支循环血流量[4]。(3)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刺激胃液分泌,减少毒素对胃粘膜细胞和肝细胞的损伤,保护血凝块作用。(4)增加食管下括约肌的肌张力,减少胃液反流,保护食管粘膜。生长抑素对全身血液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副作用少[5]。
垂体后叶素通过收缩内脏血管,减少门脉系统血流量而降低门脉压,同时收缩肝动脉,使肝窦内压暂时下降而进一步降低门脉压,达到止血效应,但该药对内脏血管收缩选择性较差,故出现一些副作用,使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意外的患者用药受到限制。它能收缩全身小动脉和胃肠平滑肌,并促进其蠕动, 有报道应用生长抑素首次排便时间较用垂体后叶素者延长[6]。垂体后叶素通过促进排便达到了减少血氨的目的,减少了肝性脑病的发生。它常引起腹痛、腹泻、头晕、恶心、心动过速、心绞痛、高血压等不良反应。但若联用硝酸甘油,则可有效降低其收缩全身小动脉等不良反应,同时对其它平滑肌也有松驰作用,减少腹痛、腹泻等症状的发生。在扩张外周血管的同时,可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且使用方便,对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已存在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无明显影响,
我们发现垂体后叶素、硝酸甘油联合生长抑素三药治疗肝硬化EGVB,止血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小,肝性脑病发生率显著低于生长抑素单用组,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医师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S].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9.
[2] 王超,罗辉.生长抑素与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72例疗效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3,25(3):106-108.
[3] 黄林,曾华.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成本—效果分析[J].四川医学,2007,28(5):507-508.
[4] Saruc M, Can M, Kucukmetin N, et al. Somatostatin infusion and hemodynamic changes in patients with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 pilot study[J]. Med Sci Monit, 2003,9(7):184-187.
[5] D'Amico G, De Franchis R,Cooperative Study Group.Upper digestive bleeding in cirrhosis. Post-therapeutic outcome and prognostic indicators[J]. Hepatology,2003,38(3):599-612.
[6] 万晶.施他宁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 20 例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6,6(2):110.
(收稿日期2009-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