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报道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策略
2009-04-29曹碧波
曹碧波
【摘要】对外报道旨在塑造正面的国际形象和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当前我国对外报道工作因体制、媒体实力、西方刻板印象等原因存在种种问题,只有按照传播规律制定相应的策略才能加以改进。
【关键词】对外报道 主要问题 改进策略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需要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舆论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所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性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①所谓国际舆论环境是指在全球范围内,由有共同利益或关系的社会或社会群体就其所关注的社会现实所发表的比较一致的意见所营造的某种氛围。一个国家舆论环境好,在国际上树立的是一个正面形象,就容易获得其他国家的支持,有利于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发展。
一、目前我国对外报道中存在的主要不足
我们所说的“对外报道”,从狭义上讲就是向世界各国报道中国新近发生的事实,对国内、国际重大事件和局势发表评论和提供观点看法。它是我国进行国际交流和配合国际斗争的重要手段。它的总目的是在国际上塑造中国的形象、维护中国的利益、宣传中国的立场、介绍中国的真实情况,以争取外部世界尽可能多的人对中国的支持。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我国的对外报道工作,对外传播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报纸、广播、电视台、网站、书刊以不同形式对外介绍了我国的政治、经济、外交、改革开放、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和成就,为正确树立社会主义中国形象,为配合国家经济建设和外交斗争,为增进中外了解、合作和友谊起着积极作用。在对外报道我国四川5·12 的8级地震震灾上,我国官方和媒体对灾情信息及时、透明和全面的发布使这场波及大半个中国的地震没有造成明显的社会恐慌,外媒改变了过去在“非典”、“西藏3·14事件”以及“奥运圣火传递”中惯有的批评、负面的报道基调,而对中国政府处理灾情采取了空前一致的正面报道,使得全世界呈现出团结一致抗震救灾的国际舆论环境,从这点看我国媒体这次针对四川地震的对外报道无疑是成功的。
但纵观我国的对外报道工作,不可否认,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一些对外报道中仍存在官方色彩比较浓厚的情况。多年来在中国一个事件发生后,我国的媒体担心犯政治错误,往往集体处于失语状态,白白失去了最佳的传播时机,往往是通过层层审批,最后统一口径,以官方的姿态将信息呈现出来。这样做的后果是给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媒体以可趁之机,西方各大媒体不顾事情真相,肆意歪曲事实,给中国形象抹黑。甚至外国受众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一个刻板印象,那就是中国媒体报道实际上就是政府表态,我国的对外报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也因此大打折扣。
(二)中国目前鲜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媒体是社会公器,因其具备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被西方称为“第四权力”,人们通过媒体营造的拟态环境去认识世界。3·14西藏拉萨市发生的打砸抢烧暴力事件后,我们看到了一些西方的主流媒体的无视真相、歪曲事实、违背新闻真实性的报道,尽管我国媒体也有大量纠正澄清国外歪曲的新闻,但收效甚微。原因是我们的对外报道没有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如CNN、BBC等这样有影响力的国际化媒体,国内大呼抗议,大搞抵制活动,而对外报道中我们的声音却被西方主流媒体所掩盖。
(三)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并未完全改变。众所周知,中国是相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社会主义国家,纵观历史不同的时期,外国许多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存在许多误会乃至攻击,西方媒体曾一度称中华民族为“劣等民族”,称中国人是“东亚病夫”,只会做体力活的“蓝蚂蚁”,把中国形容成“苦海余生”。改革开放后,中国为树立良好的形象高度重视对外报道,但西方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却并没有因此而改变,CNN主持人杰克·卡弗蒂辱华言论就是最好的证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程曼丽教授对国内一份研究国际报道的杂志上发表的有关国外媒体涉华报道的分析文章作了一个考察,选取1995年、2000年、2002年、2006年各一篇文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西方媒体(主要是美国媒体)对中国报道的主基调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二、如何改进对外报道工作
针对对外报道的严峻形势,我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对外报道的效果:
(一)通过议程设置功能先发制人,争夺国际舆论制高点。我国的外宣工作往往是在国际事件发生后来个后发或补发,不易形成有影响的舆论。就拿我国发布关于拉萨事件的新闻来说,我们不得不承认最初的表现又是一次对外报道的失策。最早的一条关于此事件的报道只有一句话:“近日,拉萨极少数人进行打、砸、抢、烧破坏活动。”报道之简单,与事件实际造成的影响程度很不相称,以致让西方媒体再次抢得先机占据了国际舆论阵地。在接下来的大半个月我们的媒体才较为详尽地介绍事件的真相,查找各种事实作证据,揭露一些别有用心的媒体的歪曲报道,因为没有在事件发生的最初阶段抢占到国际舆论制高点,我国的行动十分被动。对此局势陈力丹先生也说过:“我们在抢占国际传播的制高点上,起步慢了,一步跟不上,以后扭转局面就显得非常被动。”
(二)力求从能使各国人们产生共鸣的角度作报道。根据国际传播学专家的一项调查显示,外国受众在人权、亲情、爱国等方面容易达成共识,他们同我国人们一样关心能源、环境、生态、卫生和保健、青少年教育等问题。值得借鉴的是,西方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往往从人情味的角度出发,常常以人的权利、人的发展、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生存等人性、人文、人道的视角切入,使人们在人文关怀中获得震撼和教育,甚至为他们的政治目的服务。最典型的是2001年4月1日,在中美撞机事件中,美国的主流媒体设置了“人权”的报道框架,以此激起本国公众和世界舆论的同情和支持,也借以淡化美机在别国专属经济区上空肆意侦察飞行的霸道行径。李希光教授在《全球新传播》中做出这样的评价:撞机事件发生后我们应当关心我们的飞行员,让全世界的眼光放到飞行员的生命上,去报道他的身份,他的家庭,他的亲人。可我们的媒体报道完全忽略了这一点。
(三)注意高低语境的转换。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文化价值维度研究方面根据信息传播对于环境的依赖程度,把世界文化分为高语境和低语境两种。具体在传播领域,高语境传播指的是绝大部分的信息或存在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于个人身上,极少存在于编码清晰的被传递的讯息中,而低语境传播则正好相反,即将大量的信息置于清晰的编码中。②中国是典型的高语境文化的国家,中国文化是高语境文化,很多时候表达含蓄,要他人根据讲话的当时环境以及其他非言语的线索(如声调、表情、动作)去揣测文字背后或话语背后的真正含义,因此不在中国的环境中生活,就很难真正地理解中国文化所包容的博大精深的内涵。在美国、德国、瑞士等低语境文化的国家喜欢坦率直言,有话直说。所以在对低语境的國家和地区的传播过程中,关键就是正确把握复杂语境文化传播和简单语境文化传播的转换,传播信息强调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在上海落下帷幕的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你行我也行”,非常简洁明了,可以说是这方面的成功典范。
(四)善于用事实说话。虽然这些年我国的对外宣传已有了很大改进,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如空洞说教、强加于人,凡事先作结论,爱用一些华丽的形容词和空话套话等。改进这些毛病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让事实说话,作客观报道。让事实说话不是说让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件做纯客观报道,而是通过对事实材料的选择、组织、表述,把作者希望传达给受众的思想、观念间接说出来。善于用事实说话要强调多用引语,所谓引语是指新闻工作者通过采访获得的被采访者的原话。在对外报道中使用引语,除了能让受众觉得更加可信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新闻工作者能够借他人之口表明自己想说又不便说的立场和观点。特别是如果引用的话又是权威部门负责人的话更是给报道增加了权威性。
(五)充分运用新闻背景材料。任何新闻都是在一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与新闻人物及事件形成有机联系的环境和历史条件就是新闻背景。与新闻事实有关的环境与历史材料,就是新闻背景材料。③对外宣传的传播对象是在思想意识、文化背景等方面与我国受众有着巨大差异的群体,我们在进行对外报道时切毋高估外国受众的理解和认识水平。在对国外介绍我国情况时,外宣工作者应适当地补充一些背景知识,在对外报道中应该对以下方面作必要的解释说明:
(1)政治术语、行话。对于国内受众来说一些政治术语是比较熟悉的,但对于外国受众,尤其是国家体制与我们不同的国家的受众要理解起来就很困难了。行话是指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社会习惯用语。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作为我国的核心工作,关于经济新闻的对外报道非常多,而经济新闻中提到的“公有制”、“国有企业”等行话的运用也需要解释。
(2)地理名称、历史事件及典故等。对于外国读者来说许多地理名称、历史事件及典故根本读不懂。外宣工作者要做有心人,向西方媒体借鉴学习他们在对中国事物作报道时采用的方法。
(六)注重新闻修辞的运用。有学者认为:新闻的叙事是有要求有规矩有劝告有限制的叙事。它不是单向度的封闭的叙事,而是面向受众的暗含劝服性特征的叙事,通过劝服,赢得受众的认同感④。这里所说的劝服是一种修辞手段。在对外报道中,新闻修辞的恰当运用能够很好得赢得外国受众对中国的认同感。A·梵·迪克在《作为话语的新闻》一书中也明确指出:“新闻修辞不仅限于使用常用的修辞手法,相反,它还包括为增加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合理性、正确性、精确性和可信度而使用的策略性手段。”■
注释
①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37.
②陈力丹.传播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21.
③周胜林、尹德刚、梅懿.当代新闻写作[M].上海:复旦出版社,2005:67.
④何纯.新闻叙事学[M]长沙:岳麓出版社,2006:207.
⑤刘亚猛.追求象征的力量:关于西方修辞思想的思考[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62—63.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07级新闻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