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沧桑话紫荆

2009-04-29武士靖

华夏文化 2009年3期
关键词:紫荆

武士靖

一提起紫荆,人们马上会想到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紫荆花——美观大方、蕴义深厚,而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存有一处名著于世、以紫荆冠名的古代关隘,即太行紫荆关。

巍峨的太行山脉,绵亘于华北平原西部,山高峰险,状如列屏,阻断了两侧的交通往来。但是,勤劳勇敢的古代人民并没有被吓倒,他们用脚下的双足踩踏出八条贯通东西的道路,这就是《述征记》等古籍所称的“太行八陉”(从南到北分别为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井陉、飞狐陉、蒲阴陉、军都陉)。其中,沟通晋、冀北部地区的蒲阴陉被列为第七陉,紫荆关城即雄踞其上。这里山环水绕,形势险要,东依万仞山,千峰高耸,列障如屏;西靠犀牛山,蜿蜒西向,与盘石口相接;北临拒马河,谷深流急,奔腾东去;南枕黄土岭,千山万壑,层峦叠嶂。紫荆关城就建在依山傍水、两山相夹的盆地内,以四周山水为天然屏障,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明代《西关志》叙述其“南阻盘道之峻,北负巨马之渊,近以浮图为门户,远以宣大为藩篱。一关雄据于中,群隘翼庇乎外。规模壮丽,屹然畿辅保障”。

紫荆关为我国九大名关之一,并与居庸、倒马合称“内三关”,历史悠久。据明弘治年间修撰而成的《易县志》记载:紫荆关在战国时期就作为中山国长城上的一个关口存在了。秦汉时,以上谷关为名,至东汉则以五原关或五阮关著称于世。延及北魏,更名子庄关。隋唐改作白壁关,宋辽之际,则先以金陂关称之,后因周邻诸山多紫荆树,花开时节香气馥郁,始改称紫荆关。这一名字遂沿用至今。

紫荆关素有“畿南第一雄关”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许多惊心动魄的战事正是在这里上演的。东汉建武二十一年(45),东北少数民族乌桓突然叩关紫荆,守将马援临危不乱,先做出弃城逃跑的假象,使敌人放松警惕,继而诱敌深入,歼之于关南,乌桓兵败而退,紫荆关以西地区得以保全。南宋嘉定二年(1209),成吉思汗挥师南下,即先取紫荆关,攻涿、易二州,其后由长城内侧反攻,破居庸关,给北京造成了极大恐慌。嘉定十一年(1218),蒙古大军再出紫荆关,东进途中遭遇金将张柔,双方于狼牙口、马踬等地展开厮杀。最终,金军不敌骁悍的蒙古铁骑,被打得落花流水,四散奔逃,张柔被擒。这场战役,使金军丧失了北京西南的重要屏障,华北平原诸镇完全暴露在蒙古军前,北京成为一座孤城。明朝末年,闯王李自成率领数十万农民军浩浩荡荡地进入华北,直逼北京,也曾在此大展兵威,攻陷关城,并俘获守将丁启宗。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名将阿部规秀正是在紫荆关南黄土岭上被八路军击毙的。阿部规秀,蒙疆驻屯军总司令,善于山地作战,曾名噪一时。1939年,阿部规秀亲自率队进驻太行山北部地区。在八路军的不断诱引下,日军逐渐进入八路军设在黄土岭地区的包围圈。11月5日傍晚,我军发起进攻,一枚炮弹落在日军设在校场村附近的指挥所,阿部规秀中弹而亡。名将之花,凋落在太行山上,这极大地鼓舞了当时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位于河北省中部的易县,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蜚声中外,紫荆关就建在距城45公里的紫荆岭上。明代都御史刘夔访查紫荆关,即为当地悠然、宜人的美景所倾倒,并赋《紫荆关》一首,其日:

中丞四月临边城,节条和柔草木荣。

水腻山光可入画,耕牛战马殊不惊。

沙场罢传征虏檄,闾巷剩有读书声。

更笑将军弃金甲,年年青草营中生。

与此不同,秋天的紫荆关却具有别种风情,另番韵味,都御史李仁有诗为证:

楼阁中天麾虏台,登临四望好山开。

苍溪抱石鲸波黑,粉蝶通天鸟道回。

晴日鸡豚忘紫塞,高秋戍马见黄埃。

未须闲外频求士,自有尊前颇牧才。

紫荆关为古代戍守重地,将士们虽远离家乡、亲人,却得以饱览祖国的壮丽河山,巍然屹立的古关与连绵的太行融为一体,忧思怀古之情生发心间,“紫荆关上万山攒,枯木寒泉护将坛。自古胡夷频出没,不知征战几凋残。角声永夜空悲壮,戍色深冬尚血汗。秋幕登临翻感慨,古今疑是梦中看。”“汉家锁钥惟玄塞,隘地旌旗见紫荆。斥堠远通沙碛外,戍楼高共朔云平。峰峦百转真无路,草木千盘尽作兵。谁识庙堂柔远意,戟门调雨试春耕。”这些诗篇脍炙人口,至今仍让人遐想无限。

紫荆关北门之上嵌有石匾两重,上题“河山带砺”,下为“紫荆关”,字体苍劲有致,为明代书法大家、山东聊城傅光宅万历年间亲笔所书。

猜你喜欢

紫荆
“清明花”
紫荆梅花常相伴 姜港同心绘华章
基于GEE平台与Sentinel-NDVI时序数据江汉平原种植模式提取
《新千里江山图》
清华的记忆像校花紫荆
岩石与紫荆
紫荆永恒
无岸可渡
田氏紫荆
紫荆铿锵巾帼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