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家的道德良知
2009-04-29刘阳
刘 阳
温家宝总理出访纽约回答有关中国食品安全的提问时说,“一个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只有把看得见的企业技术、产品和管理,以及背后引导他们并受他们影响的理念、道德和责任,两者加在一起才能构成经济和企业的DNA。”
2008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这一年,纪检部门反腐风暴劲刮,诸多高官、商人纷纷落马,这一年,“公路大王”刘根山被捕、中国首富黄光裕遭调查、田文华亦被刑拘,同样是2008年,媒体和民间开始执着于对企业家的“道德”追问——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从全国劳模沦为公众眼中的“毒奶大王”、蒙牛的牛根生受三聚氰胺事件之困,被抨击为利用“民族牌”的廉价眼泪来获取公众的同情、万科的王石在“5·12”地震后慈善捐赠中的表现让老百姓大呼“为富者不仁”……这些曾经“德高望重”的企业家们开始饱受争议了。
黄光裕的“原罪”?
其实早在杨斌、周正毅等民企富豪出事以来,经济学界就泛起一股颇为声势浩大的“民企原罪论”之议,一时间,“虚报注册资本罪”、“非法占用农用土地罪”、“合同诈骗罪”、“伪造金融票证罪”、“行贿罪”等多种老百姓想也想不到的商业罪行涌出水面。
目前,我们尚不清楚“犯了事”的黄光裕是否仍在羁押状态,不过预计短期之内他可能难以自多起指控之中摆脱出来。从已透露的信息来看,黄光裕涉嫌非法证券市场操纵、重组违规、偷漏税、问题贷款、地产违规运作以及贿赂官员等六宗罪,其中有些猜测已被官方证实,只是没有披露太多细节罢了。
黄光裕一手创立的国美公司是中国本上市场开禁以来最为成功的电器零售企业之一。1987年,黄氏捕捉到人们以家电产品为单一标志的现代化消费欲求,设立了国美公司,以一种专卖店的形式闯入零售商业领域,这对当时实行批发制的国营商店体系构成了不小的冲击,
国美借助规模优势向电器厂商连连施压,促使进货成本压低,再以较低的价位通过专卖店销售给顾客,此举无疑“牺牲”了电器厂商的利益,而国美曾对一些拒绝供货的电器厂商予以封杀清场,也引发了这些电器厂商的“报复”,宣誓抵制国美卖场,此类利益冲突屡有上演。在黄氏不断壮大企业的同时,也因此积怨颇多。
他选择了家电零售这样一个微利行业,在创造不出更多利润的时候,于是寻求捷径,转而去炒作房地产。其控制的国美集团,旗下设有专门的地产公司,先后开发了鹏润家园、国美第一城等项目,在出售住宅之余,也陆续建设了一批商铺,当这些物业由于一股非理性资金的追捧而飞速升值,黄氏再将这些置地产业当中取得的利润补贴到薄利的零售业上,使得家电零售利润出现虚高。
而这本身就是一个脆弱的基础,一旦经济基本面波动,房地产业出现衰退,两个行业相互拖累,这种危险的、相互依存的生意方式将面临覆灭性打击,在此类模式上,由于黄光裕本身并不是在踏实经商,所以问题一出现,必然要想方设法填堵漏洞……
中国民营企业何时长大
回首中国民营经济走过的二十年,上世纪80年代兴盛一时的企业早已不见踪影,上世纪90年代富豪榜上的一些企业家,很多也锒铛入狱或是悲情落马。
中国民营企业缘何“长不大”?
数千年以来,中国传统社会的一大背景是官本位、商末位,这要求企业主们在市场和权力之间摆正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角色,开展一种符合中国商业现实的生意,在中国经营企业,在中国经营好企业,非常困难;国人长久以来养成的性格使得大多数中国企业组成了效能最差的组织结构——“私人关系”组成的原始组织,对这种关系的依赖,无疑是中国企业内部的“毒瘤”。所谓“成也关系,败也关系”。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云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最靠不住的就是私人关系!你培养了十年的左膀右臂,突然间就离开你自己创业去了,这简直比失恋还难受100倍。因为这个人会带着你的客户,带着你的图纸走掉。第二年,他就会成为你最大的竞争对手。”
“三乱之罪”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指出,目前,一些民营企业正在犯国企以前的错误——乱决策、乱投资、乱担保。正是这“三乱”,导致了一些曾经颇具实力的大型民营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倒了下去。
绍兴市一家大型纺织龙头企业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当地政府日前通报的初步核查结果显示,这家企业投资涉及房地产、金融、能源等多个行业,为其提供担保的有七八家当地大型企业。同时,这家企业又为十多家企业担保,这样一个大型企业,管理基本上靠企业主一个人,缺乏管理团队。当金融危机袭来时,企业资金链断裂,资不抵债达数十亿元。
说到底,民企“三乱”,还是坏在了“关系”二字上。由于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停留于家族化,决策由企业主自己说了算,这种模式无法适应大规模扩张的要求,尤其是投资涉及金融、能源、房地产等资金密集型、管理架构复杂的行业时,企业主的管理经验和学识水平就捉襟见肘,乱投资、乱担保等乱决策在所难免,
“逆向思维”
发展民营经济,需要民营企业认真吸取教训,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依靠科学管理、团队力量防范风险,抗御危机。这其中首先要学会有“逆向思维”。在大环境好,大家蜂拥而上的时候,应该把困难看得多一点,冷静、慎重地做决策;在市场冷淡,大家畏首畏脚的时候,“机会”则显得尤为重要。要敢于化“危”为“机”,脱颖而出,消极等待,只会加速淘汰。
逆向思维,又意味着要与消费者换位思考。引导消费、开拓市场。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从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的角度出发,从提升消费者生活品质的角度出发,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使用功能,充分发挥品牌和产品优势,提升品牌的内涵和价值,进一步寻找产品的差异性,更加深入地做好市场细分,市场上必然会有你的一席之地。
逆向思维,还意味着越是不景气越要抓管理,企业在辉煌时期,会掩盖很多问题和不足,成熟的企业家应具备危机管理的意识,不仅能在辉煌时期想到危机,也能在危机到来时寻求发展机会。危机面前,企业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市场疲软的压力。在这个时候,更应该加快管理创新步伐,推动管理变革和技术创新,节能降耗、提高效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外部的压力,是企业调整发展战略,推行内部管理变革,推进转型升级的大好机会,降低生
产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是抵御金融危机的最佳办法,相信危机过后,经受了冲击和洗礼的企业,一定会更加健康持续地发展。
有关道德与伦理
如果说守法经营是企业伦理的底线,那么,富有社会责任感则应该是企业家的更高追求,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的企业家们埋头挣钱,利用各种各样的资源分配通道和个人智慧,获得了财富的积累。多数的企业家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为股东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税收和就业上。但在2008年,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却因为“社会责任”而饱受批评。
他所谓的“捐赠不能给企业造成负担”等观点引来了网民的一片骂声,认为其缺乏社会责任感。虽然,企业家的慈善与否,确实不在法律范畴之内,但通过“王石捐款风波”一事,我们也可以发现,在一个新的时代,民众对企业家普遍抱有不信任感,人们更愿意看到企业家们的仁济之心,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贫富差距极大的国度。
在此次“5·12”大地震中,也涌现了一位倍受网民推崇的民营企业家——来自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公司的董事长陈光标,地震发生后陈光标即亲自率领自己公司的职员开着60台重型机械奔赴灾区参与救援,并随身带上百万余元现金,到灾区亲手给灾民发放。在此次地震救援中,陈光标共捐赠785万元现金,以及大量的物资。他的仁爱之心发自肺腑,我们可以看到,陈光标完全符合王石的慈善观点——“做慈善是一种常态”。他的出现,让我们更加有信心,中国社会确实在走向成熟,而中国的企业家也必然要同步而行。
黄光裕、牛根生、李彦宏,这些人物都是中国最为耀眼的一批企业家,牛根生获奖无数,诸如“中国企业新领袖”、“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中国民营工业行业领袖”等荣誉光环捧得手软;李彦宏不仅荣誉不断,他甚至创作过一本名为《硅谷商战》的书,还被梁冬当作主角写过《相信中国,寻找百度》一书,这些书都是中国企业家所仰慕、学习的教材;黄光裕更是胡润中国百富榜的首富,是不少商学院教材中的重要楷模,被学生们学习,而当这些新一代标杆人物出现了问题,影响深重的可能是更多以他们为榜样模范所参照和学习的人们。
在商言商,企业的盈利和发展永远是最核心的利益,至于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那些有违道德、损害消费者利益的问题,或许就那么睁只眼闭只眼地带过了。但他们正在进行一场赌博,赌时间和事业,对于企业家而言,道德并不排斥“利己”,但是你不能通过损人来利己——牛根生、李彦宏和黄光裕,他们“出事”的性质类型各不相同,受损程度也差别不小,但他们跌倒后丝毫不能引起公众舆论的支持,为什么?这值得每个中国企业家们反思。
如何让企业家身上流着道德的血液,在许多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里,都专门设有“企业道德官”这样的高级管理职务,负责企业的社会责任事宜,对于这方面,中国企业又如何呢?不容乐观,据《中国企业公民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显示,90%的国内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方面至今依然没有开始行动。国内99%的企业没有专门负责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部门设置,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表现颇为令人担忧。如果缺乏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成熟管理、如果一个企业没有站在人民一边,而在损害人民的利益,那么它必然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必然会被社会公众所抛弃和反击,这就是民意的力量!
“一个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愿中国所有企业家永远牢记温总理这句话颇具哲理的话。
民企“原罪”:把民营企业初创时期的经营中不规范乃至违法的行为,指他们通过违法乱纪,掠夺的方式来聚集财富,后来又转为做合法经营,于是就称为原罪,分改革性的探索原罪、发展性被动原罪、发展性被动原罪、道德原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