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产业:给内需一个支点

2009-04-29本刊评论员

中国科技财富 2009年3期
关键词:内需支点金融危机

本刊评论员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风暴,股市缩水、资金流动性严重短缺、市场信心丧失,直接冲击世界金融体系。2008年岁末,全球经济面临大考。

中国一度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自1979年1月起至2008年,年均经济增长率高达9.8%。GDP现居世界第四,仅次于美国、日本与德国。由金融危机发轫,继尔冲击实体经济,然后冻结消费信心,来自西方的外贸定单锐减——外贸出口、投资、内需,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三驾马车,三去其一。

地球村时代,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奢望偏安一隅、独善其身。媒体天天都在“直击华尔街”,华尔街惹出的问题,在华尔街却没有答案。于是全球一片“救市”的忙碌。中国政府4万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迅速出台。但其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仍然有待后续渐次显现。

那么,“内需”,这驾马力最强劲的车,该如何如何发挥其提振经济的作用?对于一个几乎全体国民都有着良好的储蓄习惯的国度来讲,拉动内需,显然不是一门很简单的功课。有数据显示,在过去的15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合计占到GDP总值的大约80%,并且仍在以每年25%到30%的速度增长。而消费则逐渐滑落。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2005年的52.1%,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均达历史最低水平。

但是,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动地球。以内需拉动经济发展一直是经济界的期盼,特别是在世界经济面临衰退的前提下,“内需”的拉动对国民经济而言,更是一剂见效快速、后劲很足,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的良药。借用阿基米德的话,如果我们要给撬动内需的杠杆安装一个最佳的支点,这个支点应该在哪里?或许,旅游产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人所共知的一个数据是,旅游产业投入与产出比为1:9。

对旅游业来说,此番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影响已开始显现:11月13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全球旅游业景气报告称,国际旅游业自今年6月份开始增速明显放缓,其中亚太地区更是从3月份就出现下滑,8月份甚至出现负增长。根据该报告的预测,2008年国际旅游人数增长只有2%;考虑到经济衰退会持续到2009年,因此明年旅游业的表现同样不容乐观。而我国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9月,全国实现旅游外汇收入31.42亿美元,同比下降11.36%。入境旅游人数为1056.40万人次,同比下降5.94%;其中外国人同比下降了15.10%。

此次金融危机给旅游业带来的影响,其深度、广度和持久性尚未可知,不同行业、不同市场、不同领域、不同时段也冷暖各异,但福祸相依,金融危机之下的旅游业也并非全是阴霾,其中不乏利好存在,有曙光可见,亦有契机可用。

当前扩大内需十项措施将使旅游产业获益匪浅。分析起来,这十项措施大抵划为四类:加大投资、增加收入、减少税收、放松信贷,多少都与旅游有直接或间接关联,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必将利于旅游业的长期发展。其他扩大内需的政策目的,也主要是解决居民,特别是低收入人群、农村居民等人群的后顾之忧。相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说,尽管这部分人的人均旅游消费数额较少,但由于其具有更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加之人群基数较大,因此也能在某种程度上拉动中低端旅游市场的发展。

居民消费意愿仍存,国民旅游将成为重点。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良好,居民消费信心相对乐观。AC尼尔森于11月13日发布的全球消费者信心调查显示,72%的中国消费者认为本国目前没有进入经济衰退,而56%的中国受访者对未来12个月的个人财政状况持乐观态度。调查还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国消费者表示未来一年将会是消费的时机。其中,度假旅游最受青睐,53%的中国受访者表示在有闲钱的情况下愿意花钱旅游。这一比例居全球之首,高出全球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在入境旅游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国民旅游(即本国公民的旅游活动,包括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成为旅游市场关注的重点。日前国家旅游局也明确指出,旅游业要适时调整发展方向,把发展国内旅游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当然,旅游产业,给内需一个支点。这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创造性的工作——就象山东省旅游局的一系列创造性工作那样。

采访山东省旅游局于冲局长,我们感触良多。于冲局长曾任青岛市分管经贸的副市长,他带给山东旅游的是产业化发展的全新视角——山东旅游,从“一山一水一圣人”,到“走进孔子扬帆青岛”,再到“好客山东”,实际上是对旅游产业的理解从狭义旅游资源到 旅游“精神消费”本质的进步与提升;在省旅游局的主导之下,山东各地市政府已经普遍将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高度上;山东旅游在全国创造性地推出“联合推介,捆绑营销”模式,节约了营销投入,又集中了媒体的营销密度,使旅游形象宣传和推介能力大为提高;“旅游一卡通”和“惠民线路”推出、文化营销好戏连台、“山东客栈和鲁菜馆”的品牌注册、“山东人游山东”逐渐生温,山东旅游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之下,亮点频仍。

实际上,我国旅游业的功能定位从最初的政治事务到民间外交,再到后来的经济产业,都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所决定的。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旅游业的发展目标从单纯的经济功能扩展到复合的社会、文化功能。在当前我国社会“民生主题”语境之下,还原旅游的多重功能渐渐成为一种社会共识。旅游原本应该是一个实现诸多重要目标的重要社会力量。在金融危机阴云笼罩之下,旅游能否成为舒缓社会压力,协调社会矛盾的一种方式?各级地方政府在制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各种政策时能否将旅游作为促进民生福利的有效渠道?旅游企业能否承担更多的社会责?或许金融危机给了旅游业一个思考和改变的契机旅游。

山东旅游给了我们全新的启发。

猜你喜欢

内需支点金融危机
政策宽松边际加力 兼顾扩内需与产业升级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给自己一个支点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浅析中国公款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找到撬动变革的支点
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内需
北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内需与外需的动态关系——来自中国的经验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