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经济危机先要解决政治危机
2009-04-29罗莎琳德·马西林菲利普·斯蒂芬斯
罗莎琳德·马西林菲利普·斯蒂芬斯
全球资本主义危机催生了全球政治危机。又或者反言之,政治危机导致了经济危机。事实上,哪个是因,哪个是果,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只有好的政治制度才能清理坏经济制度留下的烂摊子。
未来可能看上去比较光明。从美国到中国、从德国到阿根廷,每个国家都签名同意了经济相互依赖的事实。但正当同步发生的经济萧条凸显出这种一体化的含义之际,政治也被卷了进来。选民们希望避开这场全球风暴。对构建新国际体系的讨论无法平息失去房屋和工作的人的愤怒。
支持者们表示,20国集团最终可能会以世界各国协作的面貌出现;美国人和亚洲人、欧洲人和非洲人、拉美人和北美人将一起坐下来维护繁荣并解决冲突。奥地利政治家梅特涅也将同意这种方式。
长期以来,20国集团一直在财长和央行行长级别的会议上碰面。各国轮流担任主席和秘书长。
但尚未达成共识的是,20国集团是否应超越金融和经济领域,成为永久性的政治组织。相反,一些富国——日本和意大利担心,20国集团定期会议将破坏八国集团。其他人认为,13国集团——八国集团加上5个最大新兴国家——将成为更有效的全球论坛。
政治领袖同意,捍卫全球化需要更为一致的全球管理,这是一回事。毕竟,在此次金融垮台的原因中,一个突出的原因是政治未能跟上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全球市场远远领先于政府监管甚至理解市场的能力。
然而,从这种分析出发,到就如何在一个新的国际体系分担权力和责任达成一致,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富国不愿放弃它们在其上个世纪中叶创建的机构中的权力:新兴国家提出,它们为什么应该在其权益如此之小的体系中担当利益相关者。
有人建议,美国应接受安排,限制其国家行动自由。美国对这些建议嗤之以鼻。欧洲人更善于说出包容的语言,但仍坚守着过去辉煌的幻想。它们也发现很难放弃权力。比利时一荷兰一卢森堡联盟在IMF的投票权为何高于中国?
对于单独一次甚至几次峰会而言,协调这些互相冲突的利益和担忧并非一个现实的任务。
那些为全球秩序寻找宏伟计划的人注定要失败。人们能够期待的最好的事情是修补“类似的集团峰会”,让责任和权力得到更广泛分配。
编者注:本文摘编自英国《金融时报》,作者系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菲利普·斯蒂芬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