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为了什么?
2009-04-28邢宇皓
邢宇皓
沙士比亚曾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的确,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表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国民的阅读水平。他连续6年提出建议,将我国的“国家阅读节”定在9月25日,因为这一天是鲁迅先生的诞辰日,而且是新学期开学不久,倡导读书之风,有利于学校营造书香校园。因为阅读是传承文明、更新知识、提高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2009年4月23日,第14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们的目光又一次聚焦阅读。
(编 者)
几天前,到朋友家做客。朋友的孩子只十岁出头,已是品学兼优。斗室之中,大人们叙谈,孩子在一旁静静地读书。我偶然一瞥,孩子捧读的竟是散文。好奇心驱使,便有了以下的对话:
“这书好看吗?”
“不——好——看。”孩子拉长声音强调。
“那干吗还看啊?”
“老师说多看这些书,作文自然而然就写好了。”
忽视阅读,固然是现实的困境;而缺乏与生命体验相关联的阅读,却也是阅读的尴尬。
连续几年,有关机构对我国公众阅读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尽管各方对所获数据的解读见仁见智,但国人阅读状况不容乐观却是不争的事实——生活节奏太快,没时间读书;社会压力太大,没心情读书;信息渠道太多,不需要看书;图书价格太高,没有钱买书……
阅读没有高下之分。无论是为学业前途而读、为职场进取而读的“功利阅读”,还是为获取信息而读、为体验时尚而读的“浅阅读”,不仅无可非议,而且应当受到尊重。但是,这并不是阅读的全部意义。
阅读,是为了什么?
“阅读,是为了活着。”法国作家福楼拜的回答简短而朴实。虽然不是空气、阳光、食物或水,阅读却同样是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前者关乎我们是否能活着,后者关乎我们怎样去活着。
阅读,是为了让人活得更有智慧。它令我们突破空间的束缚,与智者同行。所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无知者,固然无畏,也注定无为。有智者,所求的不是身外的闻达,而是心灵的安顿。
阅读,是为了让人活得更有尊严。它令我们跨过时间的设定,思接千年。让眼前的蝇头小利、蜗角虚名不再是我们行动的羁绊,拥有健全的人格,使我们成为自身的主宰。
阅读,是为了让人活得更有力量。它令我们克服自身的局限,无所畏惧。真正的力量体现并不是力拔千钧,而是超越趋利避害的生物本能,平凡处甘于默默奉献、危急时敢于舍生取义。
阅读,使人成为人。
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将人生比作一次单程旅行——一旦结束,没有人能重来一次——但对于一本书来说,“当你读完它时,你可以回到开头处,再读一遍,如此一来,你会对生命有进一步的领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使我们的生命体验一次次得到延展和升华。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并不是一个具象的“读书的日子”,它只是一种提醒。阅读,不应该成为额外的负担,也不应该成为一种刻意的安排,就如同拜访一位老朋友——随时随地都可以启程,就用你感到最惬意的方式。
(选摘自《光明日报》2008.4.23,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