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自主教学”中实现学生身心的真实卷入

2009-04-28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自主教学实效性监控

刘 畅

随着课程改革进程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多地透过课堂教学表面的热闹去关注和研究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其实,课堂教学是否具有实效性,不在于教学手段有多么先进,不在于课堂活动设计有多么新颖,衡量一节课实效性的关键在于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卷入程度,只有学生身心的真实卷入才能够促成学习的真实发生。而很多时候这种发生不是外在显现的,而是存在于学生的个体实践与思考中。 由此,“自主”也就成为实现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自主程度越高,学生在学习中真实卷入的程度就越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就越好。

据此,我们从学校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各抽出两个班进行了问卷调查。学生问卷中呈现出自主学习能力的欠缺,也反映了教师指导能力的不足。不少教师对自主学习这一理念的认识有偏差,把自主学习等同于自学,在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指导与训练上也不到位。

经过全员参与的大量课堂实践研究,我们最终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自主教学”的基本模式,即:学情分析→导学→自主探究→交流评价→学生互教→梳理提升→课后拓展→课后反思。同时,围绕调研中影响学生学习的若干因素,我们开展了“自主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

策略一:指导学生建立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习活动的出发点,也是衡量学习成效的关键指标。确立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是有效学习的开始。学习目标制定得越明确、越切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学习行为才能越有效。教师在指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时,要引导学生思考以下两方面问题,即意愿和技巧:

1.我想达到什么?我的动机是什么?

2.为了达到目标,我应采取什么策略?

在学生建立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一个引导者,可以利用调查或个别访谈的方法,了解每个学生独特的需要。学生需要在教师个性化的指导下自己确立目标、制定计划、设计策略、调节学习进程。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的自主性放在首位,才能够真正达到建立学习目标的目的,使学习效果达到有效。

案例:在五年级6班教室的板报上,“让目标激励我们前行”的醒目标题下,小F同学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的学习目标特别引人注目。小F是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特别喜欢古诗词,经常会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大量的书籍。教师根据小F的特点,帮助他制定了符合自身情况的学习计划,并取得了成功。

小F的学习计划

上学期基础分析:语文“优秀”;数学、英语“良好”。喜欢写诗。

学习目标:

1.继续保持语文成绩“优秀”;

2.努力提高数学和英语成绩,达到“优秀”;

3.坚持喜欢古诗词的爱好,利用课余时间多写文章,努力争取发表在《九点阳光》校报上。

学习计划:

1.每天进行知识复习和新知识的预习,上课认真听讲,保持优良成绩。

2.利用这学期的时间阅读《诗词格律》、《人间词话》两本书,并做好札记。

3.在两个月内将小学阶段所有的古诗词整理成册,并配上我的解读。

4.整理我所写的诗词,完成我的“著作”。

从小F的学习计划可以看出,该计划记载着学生的成长愿望和实现愿望的决心。在教师的帮助下,小F同学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点,制定了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在老师和父母的鼓励下最终出版了自己的“专著”作品。

策略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今天课堂上,你回答问题了吗?”“今天课堂上,你提了几个问题?”小小的差异折射出两种不同的期待,不同的期待强化给学生的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传统的中国基础教育更多的是教给孩子们如何回答问题,孩子们习惯了“接球”,而不知道如何“发球”。“接球”是对别人思路的一种被动回应与延伸,而“发球”更多依赖的是自己的主动思考与需求。会“接球”的孩子可能变成“发球”者的翻版,但是会“发球”的孩子获得的却是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支持。

提问可以是一种困惑,也可以是一种质疑,但是最终获得的是一种对事物的深层的认识,从而完善和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自主教学”的关键。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不断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以及思维方式的指导,帮助学生从无意识的提问逐步转变成有意识的提问,从盲目的提问转变成有针对性的提问。

案例:在一节六年级的数学课上,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圆,然后问学生:关于圆,你知道些什么,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大多提到圆的面积公式。但是,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得来的,很多孩子说不清楚。于是,老师为学生们提供了探究材料,要求各小组利用手中的材料自己设计方案,通过拼接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同时,教师为各组学生提供了问题记录表,要求学生发现和记录尝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开展新一轮讨论的依据。这里是学生记录表中设计的几个问题:

1.我们拼出了一个梯形,但是我们不知道怎么找到计算梯形面积的一些数据?

2.在分割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再怎么分都没有办法把圆的弧度变成直线,这样拼摆的方法精确吗?

3.我们拼出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但是它们看起来都不太规矩怎么办?

动手活动结束后,老师马上把这些问题归因,作为新一轮探究活动的开始。对于上面的第一个问题,主要是观察层面的问题,通过伙伴互助探究完全可以解决。而第二和第三个问题就没有这么简单了,教师需要通过课件等的辅助,帮助学生进行“极限”思维,从而发现问题的解决办法。

在这节普通的数学课上,学习的开始从学生的问题开始,问题的解决又伴随着新的问题发生。学生的问题记录表记载了他们真实的思维轨迹,从而帮助教师找到有效教学的依据,引领学生走向新的发现。

策略三:倡导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总结

反思意识是“自主教学”的过程保障。倡导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总结,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把一段时间内多个学习内容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梳理整合,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温故知新,以便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发现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掌握新的有效学习策略,并帮助学生针对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时修正和补救。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过程的反思总结? 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例如,数学课上,老师在进行完“分数单元”的教学后,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单元梳理。学生五花八门的反思总结,大大超出了老师的期待:有的学生用叙述式的说明;有的学生画出了自己设计的知识结构图;还有的学生根据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撰写了数学小论文,甚至有学生借助自己的文学特长写出了数学“诗歌”。

策略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

自我监控是个体对自身行为某些方面有意识的关注。在学习过程中,自我监控是指学生个体利用某些标准评估自己学习进展的过程。自我监控的目的是在学习中及时地自我校正和自我调节。由于监控的主体是学习者自己,因此更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责任意识。

自我监控包含两个步骤:第一,辨别出自己要监控的行为;第二,记录、评估自己所控行为的某些方面。自我监控是学生在“自主教学”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适,是学习者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积累。实践证明,自我监控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课堂表现。如:语文课上针对课堂表现进行的自评、互评,可以强化学生课堂参与意识、规范课堂行为。在设计的课堂评价表中,评价方面包括认真思考、发表意见、用心倾听、提供帮助、主动参与、团结协作几项,涉及了自我评价和伙伴评价两种方式,使评价更为客观。

沿着“自主教学”一路走来,为了使每一个学生能够真正卷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在课堂上获得成长的快乐,为了使每一位教师学会引导和调动学生的真实卷入,在体验教育幸福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探索着,思考着。我们感到:在教师对教材和课堂有了较好地把握之后,学生真实、主动地参与已经成为实现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新的研究层面。□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

栏目编辑 王宇华

猜你喜欢

自主教学实效性监控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自主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探析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在线教学自主评价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