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业内外

2009-04-28

出版参考 2009年6期
关键词:郭敬明外文出版社

郭敬明:市场选出来的“副总编辑”

郭敬明受聘为长江出版集团北京中心副总编辑,负责主抓青春类图书及杂志体系建设,成为“80后”青年作家中担任出版社社级领导职务的第一人。刘永涛在《出版人》撰文说:在郭敬明身上,有多少名声,就会招来多少骂声。认同与否,是个人的权力,但情绪化的谩骂或上纲上线的讨伐,则实无必要。笔者并不是要为郭敬明开脱。在一个日益市场化的文化语境中,郭敬明早已成长为一个文化商人。既是商人,必然会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对写字的郭敬明来说,书的销量正如电影的票房,越大越强,就是大牌大片。郭敬明成为“副总编辑”,不过是消费市场的选择而已。以郭敬明为代表,青春文学已经实现流水线生产。郭敬明在这样的图书生产系统中的种种作为,都不是为文学而文学,只是以文学的美丽名义,做着商业运作的活计。本质上,郭敬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化商人,他自然要服从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与他的团队一起,生产出消费者最满意的商品,扩张市场版图。而今“副总编辑”加身,不过是为了更好地调动他的品牌效应,将市场进一步做大做强而已。不必苛求一个文化商人具有高尚的良知操守、道义担当。

投放央视广告图书业“不差钱”?

据《文汇报》发表文章说:央视4套近日出现了这样一则广告,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此前罕见的一则为图书而做的广告。据悉,这是国内民营书业公司首次在央视大规模投放图书广告。花几千万乃至数亿元在电视上做广告是很平常的事,但这事要搁在图书业身上可就不平常了。很少有人花钱在电视上为书做广告,即使是像于丹、易中天那种销量过百万册的图书,也从来没有见出版社砸钱做过广告。据悉,投放黄金时段的广告一秒的费用就在3000元以上,书一旦没有达到预计的销量,则极有可能造成出版社资金链断裂而倒闭。所以,砸钱为书做广告,无疑具有极大风险。这就是我们难以在电视荧屏上看到图书广告的原因。对于质疑,播放广告的“时代华语”公司总裁胡朋认为,公司经过严谨地计算,3亿元码洋是盈亏平衡点,也就是说卖到3亿元码洋之后,就开始赚钱了。胡朋表示,他们还计划在央视一套投放重磅广告,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际,以巨额资金做宣传营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赌一把”的心态确实值得玩味。

博弈下的传统出版:不能把书做得像“坚果”

据《解放日报》报道:3月4日,上海新老出版人在一起进行焦点对话,在思想产生“碰撞”的同时,也完成了一次交流和沟通。上海古籍出版社原社长李国章认为,在目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上海的出版社如果都能发挥专业优势,形成独一无二的资源和品牌,就有助于为出版社在全国出版业中争得一席之地。要形成优势,人才是关键。古籍出版社曾经招了很多博士硕士,但后来一个个都跑了。还有,现在编辑忙于应付经济指标,哪里还会静下心来一本书一本书磨?如何留住人才,如何创造品牌,是要下功夫研究的。《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认为,我们要重新研究读者,当读者的阅读口味从原来的“啃”变成“品”时,我们不能再把书做得像“坚果”。书怎么做,要考虑读者的需求和市场的因素。

卖的少送的多美术刊物前景堪忧

据《解放日报》报道:在很多美术刊物中,“以画换版面”成为主要资金来源。然而,这个实施了多年的潜规则,开始不灵光了,“收不到画”成了这些办刊人最头痛的事。由于近年来画价不断上涨,不少知名画家不愿再用画抵版面;其次,作品宣传的途径也开始多元化,不少主流媒体也增设了美术专版,无需花钱交作品也能得到宣传;画廊、拍卖会也会对作品进行一定的宣传。“新冒出来,上品的画家太少了。”这是办刊者的又一为难处。一位主编感叹:“刊物办到今天,成名的艺术家差不多已经轮过一遍,而年轻、有影响,值得宣传的实在太少了。”尽管刊物还在按期按时出版,但未来前景难以预料,他们希冀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各方共同助一臂之力。

市场乱相:翻译市场滥译滥编侵权现状调查

来自中国翻译协会的数字显示,随着我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深入,近几年,外文译中文、中文译外文的总体工作量激增。然而,据《法制日报》报道:与市场“蛋糕”同时膨胀的却是“市场乱相”。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目前专门从事翻译职业、拥有翻译职称的约6万余人(高校教师不在此列),将外文译为中文的翻译人数,加上国外的译者,总人数可达五六十万人。相比之下,将中文译为外文的翻译奇缺,能准确将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译成外文的一流译者,在全国不到200人。一方面,人才奇缺;另一方面,翻译市场如同一个还未充分开采的“富矿”,于是,各种不规范的行为出现了,继而变得“见怪不怪”:不法书商低价雇佣大学生、教师或从事翻译的人赶译正规出版社的引进图书;为争抢市场不惜抄袭侵权、粗制乱译以牟取非法利益……国内翻译界的乱相已经影响到图书出版业的健康发展,显现出令人忧虑的态势。

为底层作家骄傲!

《上海文学》发表陈应松的文章谈到:底层文学的意义就是把严峻的现实推向公众面前,把人们打盹的、东张西望的、羡慕财富和权力的目光拉向了社会上无助的人,从经济奇迹、富人、时尚、改革话题和霓虹灯装饰下的生活拉向了社会的最底层,从而让人们看到了触目惊心的两极分化、三农问题的严重性和劳动人民身心两难的生活。难道取消农业税就没有三农题材文学作品的一份功劳吗?作家们的心血绝对没有白费,在这一点上,笔者为底层作家骄傲!

猜你喜欢

郭敬明外文出版社
外文字母大小写的应用规则
我等待……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李鸿章集外文补遗
石油工业出版社
外文局期刊目录
林则徐与外文情报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