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时代要求 构建和谐校园

2009-04-27

商情 2009年1期
关键词:软件校园建设

陈 亚

【摘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全党、全体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主题。作为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高校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协调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以更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关键词】和谐时代意义校园

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全党、全体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主题。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高校在传承文明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所具备的人文优势,理应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示范区和辐射源。

一、构建和谐校园的时代意义

和谐校园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等。

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思想,并将和谐社会建设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一起作为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目标。和谐社会需要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诸方面的和谐,但归根到底,人是社会和谐的主体。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地位重要、作用重大。为此,打造优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是学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主要任务。

同时构建和谐校园,也是增强校园创造活力的现实需要。创造活力是学校的生命力和学校生存发展的动力源泉,是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创造活力来源于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和对发展前景的展望,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愿景和动力。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使一切有利于学校事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一切利于增强事业发展的创造活力得到活化。

二、深刻领会和谐校园意义,处理好构建和谐发展的“着力点”

1.着力于理论与实践的和谐发展

理论教学主要是教授给学生知识,而实践教学则着力于对知识的应用,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奠定扎实的知识功底,而实践教学又能促进学生对理论的吸收和消化,二者必须和谐发展,不可偏重其中任何一个。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注重学生是否有过硬的动手能力,甚至,高学历已经不再是企业考察学生的惟一标准,“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越来越少见,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当然,这并不是说理论教学不再重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必须要协调发展,共同为学生服务,可以说二者的和谐发展制约着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同时也制约着整个学校的和谐发展。

2.着力于道德教育与知识传授的和谐发展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原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古往今来,德育一直在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在中国古代,所谓“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而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说明古代办学的目的是“明人伦”,即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并维护相应的社会秩序。在古希腊,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通过教育来培养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培养美德必须通过理性的教育、形成道德习惯。可以说,德育一直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教育发展过程的始终,而在此过程中,也形成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即德才兼备。

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德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方面,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现代教育中,德育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大学生是国家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作为培养现代高素质人才的高校,不仅担负着培养高技术人才的任务,同时起着影响学生道德品质的作用。因此,高校教育,必须把知识传授与道德教育紧密联系起来,使二者和谐发展,相互促进,共同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服务。

3.着力于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和谐发展

硬件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础,软件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二者要和谐发展。作为学校,就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条件,特别是大学阶段,专业性较强,没有专业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作为保障,那么专业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软件建设主要是学校管理制度的建设,学校校风、学风、教风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全体师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等,软件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和谐发展的魂,软件建设到位,可使校园管理有序,部门关系协调、人际关系和谐,师生中蕴藏的潜能可以最大限度的得到发挥,管理优质高效。重软件建设轻硬件建设,教学质量无保证;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管理不到位,质量同样无保证。两者要同步发展,抓好抓实。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要同步推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4.着力于队伍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和谐发展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服务学生的主体。因此,教师队伍的和谐发展,关系到学生的发展是否和谐,乃至可以影响整个学校。所以学校应关注他们的价值、潜能、作用、需求、情感体验、道德生活以及人格养成,把最优质的资源整合利用,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作用,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潜能。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师自身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专业技能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时,除“教书”之外,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也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所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能仅仅注重教师理论的培养,更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能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力量,促进学生“德”与“智”的协调发展。

构建和谐,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高校担负着为社会输送全面协调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任务,因此,构建和谐校园,理应成为高校校园建设的主题,适应时代要求,把高校建设的各项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作者单位:武警沈阳指挥学院)

猜你喜欢

软件校园建设
寒露
有趣的识花软件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丰富多彩的Android软件
如何在智能手机中安装软件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